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与意义

2021-03-24 18:05李宗轩涂亚娟张浩威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引导传统文化

李宗轩 涂亚娟 张浩威

摘要:在高校现有教育体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渗透式教育意义重大。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象征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重要文化根基,同样也对我国的未来发展产生着重要的文化推动作用。对于广大高校而言,要切实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并明确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的价值,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式教育创新提供必要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引导;意义

引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需要一代代青年人心系国家、甘于奉献、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要不负青春,抓紧时间学习知识、充实力量,争做有用之才,自觉承担起国家和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要内容

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带来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从政治、经济、民生、思想、艺术等多个领域中有所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包含尊老爱幼的家庭规范传统、与人为善的社会处世传统、广交朋友、友好相处的人际关系传统、艰苦磨炼中成长的传统、国家利益重于生命的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能够从大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能够从多个层次改善大学生面临的教育问题,能够从教育体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实现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各族人民经过数千年来积淀,最终形成的各类美术、文学、天文、地理等体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审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综合体。这些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无一不对华夏儿女有着积极影响,甚至于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们血脉当中,成为了文化传承的“DNA”。随着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成为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大学生学习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瞻仰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出强烈的人格魅力、审美情趣、哲学思想、艺术涵养等,能够让大学生积淀雄厚的人文素养,让自身成为受到他人欢迎、效仿、尊敬的对象。而从宏观层面来看,大学生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保证了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提高了群众文化素养水平,为我国知识性社会建设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是利于学生、利于高校、利于社会、利于国家的重要举措。

三、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创新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凝练,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是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充分融合,诠释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当今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全球政治局势瞬息万变,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前所未有的迅速和频繁。大学校园是思想交流、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思想活跃却对过度丰富的信息缺乏根本的判断,迫切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虽然内容形式丰富却缺乏系统的内涵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高校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从校园环境设计、校园景观设置、楼宇道路的命名、校园氛围营造等外显的物质文化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校园文化形象、具体易感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大学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熏陶,以优良的精神力量浸染大学生的心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融合

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发深入,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要着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式教育,探索创新路径。因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学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实现渗透式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因此学校在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现有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研讨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进行集中讨论与交流,并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带有现代价值的部分,将其进行深入理解与发扬。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有效融合,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其他课程中的有效渗透。

(三)学校丰富创新培育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校丰富创新培育活动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功能前文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除此之外,学校党支部要发挥引领作用,带领教师丰富创新培育活动,包括文旅活动、辩论活动、红色文化学习、非遗文化学习和实践等。文旅活动指的是通过一段旅程,让学生了解民情、民俗,建立乡愁情怀,只有乡愁才会让大学生对故乡感恩,愿意回乡支援建设;辩论活动活跃大学生思想,帮助他们找到自身问题,并形成对应的针对策略,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对个人职业观念、人生观念等产生积极影响;红色文化学习则是通过红色遗存、红色遗留等让大学生体会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并建立起“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意识,传承朴素的革命精神;非遗文化学习和实践则是可以分别将苏绣、苗绣、板画、红拳等融入到校内,保证大学生思想、技能、体能等得到改观,同时也让传统文化能够传承,让祖国传统文化宝库熠熠生辉。

(四)应用智能网络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主体地位

当前已迎来了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开展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时,要进一步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智能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各类智能网络和智能因素可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开展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时,可以积极应用各类智能化技术,提高渗透式教育效果,增强教育的水平和能动性,但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高校中華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式教育重点,更加在于文化,而并不在于智能化技术,因此教师需要特别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为了不断提高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创新效果,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用好各类智能技术手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我国是教育大国,目前全国有各类学校50余万所,在校生近2.8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引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这是一个“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更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基石,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的校园生根发芽。通过这个过程,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认识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从而生发出更加浓厚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石爽,邵明虎,卢明宇.谈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大学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3-24.

[2]胡冰.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J].文教资料,2019(21):80-81.

[3]田宇婷,杨阳.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思考[J].知识文库,2019(13):7-8.

[4]陈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5]薛乔珲.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的启示——以儒家文化为例[J].汉字文化,2019(12):146+148.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引导传统文化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