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城市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关键问题

2021-03-24 11:06张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摘   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迈入新阶段,人口发展进入新拐点,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开始出现,并被视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从地理学的视角,围绕收缩城市的基本内涵、识别标准、空间特征、内部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收缩城市的科学调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收缩城市;新型城镇化;研究动态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5-0036-03

引言

在城鎮化迈入新阶段、人口发展进入新拐点的大背景下,城市收缩这一新现象开始出现,并被视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之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和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连续两年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拟从地理学的视角,围绕收缩城市的基本内涵、识别标准、空间特征、内部机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我国收缩城市研究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

一、收缩城市的基本内涵

收缩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开展收缩城市研究的理论起点,也是构建收缩城市理论大厦的基石。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曾提出过收缩城市的定义,但由于城市收缩现象具有复杂的形成与发育过程、多维度的表现形式,且与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种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使得学术界仍未就收缩城市的概念达成一致[1]。纵观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学界并未就收缩城市的人口基数、收缩期限和收缩阈值等具体问题达成一致,但将城市人口的持续减少视为收缩城市的核心特征已经基本成为了共识。此外,城市经济的转型或衰退、城市建筑的空置或废弃也是文献中经常被提及的两个重要特征。为了更好整合收缩城市的主要特征,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体两翼多维度”的收缩城市概念体系,将城市收缩的多个维度视为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关系[2]。

二、收缩城市的识别标准

由于学术界尚未就收缩城市的基本内涵达成共识,使得学者们在收缩城市的识别指标和判断标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常见的识别方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单维度人口指标。由于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人口减少是收缩城市的核心特征,因而大部分研究均使用单一的人口变动状况指标来判断城市是否收缩。但是,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学者们所使用的人口指标和判定阈值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在人口指标的选择上存在着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口比例、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总人口/城区人口/非农业人口等多方面的分歧。其次,在判定城市是否收缩的阈值标准上也出现过年平均人口流失率大于0、大于0.2%、大于0.625%、大于1%等多个标准。而且,收缩阈值的确定也多是基于各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和选择,科学依据较为缺乏。(2)多维度综合指标。许多学者认为,虽然人口减少是收缩城市的重要特征,但是仅用人口是否减少来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收缩仍然有失偏颇。因此,学者们主张使用失业率、高新技术产业下降率、人均纳税水平、居住空置率等社会经济指标;硬质地面占比、建筑物拆除比例等城市景观指标,以及叶面积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最大斑块指数等景观生态指标来识别城市收缩。也有学者尝试建立了一套涵盖城市人口、经济、社会、财税、城市扩张等多个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识别城市收缩现象。但是,引入过多的识别指标非但不能增加收缩城市判定的准确性,反而容易引起概念分歧,导致研究结果的混乱。此外,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也常常会造成指标赋权和指标聚合过程中的误差。因此,在收缩城市的识别过程中,选择单一的人口变化指标还是多维的综合指标体系已经成为了一个两难问题。准确的讲,收缩城市的识别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收缩城市的基本概念逐渐清晰和准确之后,对于收缩城市的识别才会慢慢规范和统一。

三、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

研究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与模式有助于了解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总体上看,目前关于城市收缩模式的研究要远远少于城市增长模式。已有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尺度:(1)区域尺度。刘春阳等人[3]比较了中外收缩城市的表现特征,发现国外收缩城市的空间模式主要表现为“中心空洞,边缘丰满”,而国内收缩城市则呈现出“中心丰满,边缘空洞”的空间模式。邓沛勇等人[4]将我国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概括为“一核心(川渝黔核心收缩区域)、两带(东部连绵收缩带、西北连绵收缩带)、两片区(蒙辽冀收缩片区、蒙吉黑收缩片区)”。张学良等人[5]将成渝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概括为全域式收缩、边缘式收缩和局部式收缩三种主要类型。(2)城市尺度。学者们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多个收缩城市的典型空间模式,如以欧洲工业城市为代表的穿孔形收缩模式、以美国东北部锈带地区为代表的圈饼形收缩模式、以法国巴黎为代表的反圈层收缩模式、以美国底特律为代表的星状收缩模式等。

总体上看,国内的收缩城市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空间特征研究仍集中在区域尺度上,对城市内部收缩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较为匮乏;国外的收缩城市案例研究较为丰富,也总结出了许多典型空间模式,但是这些空间模式能否涵盖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四、城市收缩的内在机制

(一)驱动机制

城市收缩现象的驱动机制一直是收缩城市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多来自于典型收缩城市的个案分析。全球化、去工业化、郊区化、人口老龄化、城市结构、经济转型等被视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以及经济危机引发的人口迁移等也被认为是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战争、社会制度转型与社会动荡等也会对城市收缩产生重要影响;种族差异、社会空间不平等被视为造成美国城市收缩中心城区衰退和城市边缘无序蔓延的重要原因;人口老龄化则是日本城市收缩的首要原因。国内的研究则多属于宏观尺度上的定性判断和分析,全球化、去工业化、郊区化、人口老龄化、资源枯竭等常见的城市收缩驱动因子均有被报道。此外,学者还发现了城市户籍制度、高铁建设、政府宏观调控、行政区划调整等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驱动因子。

总体上看,目前的驱动机制研究仍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之间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针对个别城市的定性研究成果往往难以直接复制到其他城市。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针对各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数理模型和空间分析模型定量探讨各种宏观和微观因子对我国城市收缩现象的驱动机制,对于深化人们对收缩城市现象的认识,开展收缩城市的合理调控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形成与演化机制

目前对收缩城市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引入相关的概念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收缩城市的演化过程与内部机制,如城市生命周期理論、城市发展阶段理论、连续衰退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城市论等。二是通过长时间序列的城市收缩现象观察,分析其时序演化过程,总结其演化规律。例如,Wolff等人[6]对1990—2010年间欧洲城市的人口轨迹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探讨其集中化和分散化的演化模式;Danko等人[7]分析了1990—2010年美国五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轨迹;Alves等人[8]利用葡萄牙130年的人口数据,分析了葡萄牙25个收缩城市的人口演变路径。三是模型模拟。例如,Lee等人[9]利用土地转化模型(LTM)模拟了芝加哥市空置土地的时空变化;Rienow等人[10]利用元胞自动机(CA)和多智能体系统(MAS)模型,模拟了德国鲁尔的城市增长与人口衰减过程。但是,由于空间化输入数据较为缺乏,使得收缩城市的空间演化模拟研究还非常少。如何利用地理空间模拟模型来深入分析收缩城市的空间演化过程与机制,是未来收缩城市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中的重要挑战。

五、结论与展望

城市收缩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挑战,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由于国内对于收缩城市的研究刚刚起步,所以在收缩城市的概念界定、识别标准、收缩机制等关键研究领域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之处。相比而言,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口收缩现象持续时间更长、程度更深,其对收缩城市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研究成果也更为丰富。如何吸取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将其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等特色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有序开展收缩城市的合理调控与科学管理,探讨其瘦身强体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是未来收缩城市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Haase A, Rink D, Grossmann K, et al. Conceptualizing urban shrinkage[J].Environment & Planning A.2014,46(7):1519-1534.

[2]   张伟,单芬芬,郑财贵,等.我国城市收缩的多维度识别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3):32-40.

[3]   刘春阳,杨培峰.中外收缩城市动因机制及表现特征比较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7,(3): 64-71.

[4]   邓沛勇,刘毅华.中国县域单元城镇人口收缩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8,(3): 31-38.

[5]   张学良,张明斗,肖航.成渝城市群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6):1-14.

[6]   Wolff M, Wiechmann T. Urban growth and decline: Europe's shrinking citie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990-2010[J].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2018, 25(2): 122-139.

[7]   Danko J J I, Hanink D M. Beyond the obvious: A comparison of some demographic changes across selected shrinking and growing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90 to 2010[J]. Population Space & Place,2018,24(6):e2136.

[8]   Alves D, Barreira A P, Guimar?es M H, et al.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of currently shrinking Portuguese cities: A typology of urban shrink

age[J]. Cities,2016,(52):20-29.

[9]   Lee J, Newman G. Forecasting Urban Vacancy Dynamics in a Shrinking City: A 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 Information,2017,6(4):124.

[10]   Rienow A, Stenger D. Geosimulation of urban growth and demographic decline in the Ruhr: a case study for 2025 us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cells and agent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2014,16(3):311-342.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