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对高职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2021-03-24 11:03张华
参花(下)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审美能力

摘要:随着人们对经典古诗文美育影响力的逐步重视,古诗文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经典传统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把经典古诗文诵读融入高职学生学习当中,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 文化素养 审美能力

经典古诗文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厚的底蘊、坚韧的精神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反复诵读经典古诗文,往往会使学生在知识文化、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拓展与提升,因而,古诗文诵读对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一、品味古诗文独特的文化内涵,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职语文教师可立足于选编教材、扩大诵读内容范围,充分利用教参及相关的经典读物、影视资料,采用讲授法、指导法,实现诵读中的意境营造、思维激活和情感体验,从古诗文审美特性出发,激发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更多的优美古诗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吟字诵句,化诗为境,让学生感受古诗文语言的凝练精辟,体会古诗文言简意丰的无穷韵味,甚至感受到仅凭一个字就能收到奇特效果的写作技法。如让学生感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的深刻内涵,“绿”本是一个朴素的仅表颜色的字,因其在诗句中独特的位置和恰当的应用,就使得诗句十分生动。既让读者了解到客观真实的时令季节轮替,又因“绿”这一形容词在这里所起到的动词作用,而感受到诗人在外的羁旅之思,抒发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的慨叹,也因此引发了漂泊游子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乡愁,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一字千金的价值,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怀着崇敬的心情诵读古诗文。

教师要加强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文以载道,古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晚,当空却有皓月倾洒;群芳已谢,林间却有青竹如盖。加之清冽山泉于山石之上淙淙流泻,画中静谧悠然、幽清明净的自然之美便跃然眼前。诵读古诗文,让学生融入诗情之中,感受到写景如画、画中静谧的意境,领略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崇高人格之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这样,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净化学生的灵魂,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感受古诗文的至纯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中华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教育,传承情感美育,以其至纯至诚的情感影响学生的审美认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高职学生正处于情志、情感的懵懂状态,古诗文的诵读学习,能让他们明白青春之爱情的纯美,不可盲目追随,更不可以亵渎,要在合适的年龄去追求一生的幸福,要用一颗诚挚之心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芳华之时的美好爱情。

诵读《诗经》中纯真至爱的诗篇,用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洁净至上的情感,教育学生摒弃世俗偏见,以个体生命流露出真情实感,感悟可贵的人性之美,并深入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使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认知。

反复诵读《野有蔓草》,结合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梳理出整首诗关键的三个词:露珠、邂逅、佳人。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诗中情感的质朴和纯真,领悟到晶莹的露珠配有佳人就足矣,领悟出一首朴素而高尚的爱情之歌。没有利益的纠结,没有我高你低的不合节拍,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去追攀权利和地位,他们之间是纯粹的爱情,是情真意切的爱情,是去除世俗条条框框、狭隘思想的爱情。青年男女之爱真切纯洁,与自然天地共美,这就为高职学生传达出在青春之际对爱情的素洁审美认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世代相传的盟约,把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刻到内心深处。这些古诗词的诵读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性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认识观、审美观,使学生具有高雅的文明,并获得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三、通过诵读古诗文活泼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感受力

语言是抽象的,但却往往能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力,产生具有不同个性的画面。诗歌是语言的精粹,其语言准确传神、含蓄凝练、言简意丰,反复诵读会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感受美的真实存在。

古诗文的语言总能散发出无限魅力,语言或婉转流畅,如百灵鸟歌唱,如溪流淙淙;或悠扬绵长,如石上清泉,如竹林清风;或雄浑有力,如江河澎湃,如高山巍峨……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和诵读古诗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读到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会体会到“接天”“映日”两个词语虽然质朴简单,却透出了宏大的气象,感受“碧”“红”因色彩分明而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学生会在眼前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荷花美景图,亭亭荷花,在骄阳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绚烂。满眼的美,满心的美,学生被美簇拥着,让学生能真正从内心感受到美的真实存在。引导学生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从这仅有的十个字中,感受到由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构成的一幅悲壮的边塞风景画。

四、通过鉴赏古诗文优美的意境,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尽的诗意空间”。诗歌的意境是诗人将客观景物与自己的主观情思相交融,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和谐浑然的艺术境界,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优秀的诗歌,形象鲜明具体,意境深邃阔大,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诵读古诗词,置学生于意境当中,通过感受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审美评价能力。

“没有情感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也就是说,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正统,因此,高职语文教师在进行美的教育时,要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美妙的情感,引导学生主动产生与古人进行灵魂交流的欲望,切实挖掘、体悟美感因素,陶冶学生美好而高尚的性情,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诵读到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时,要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挖掘其想象力,把三个意象巧妙地组成一个整体,体味诗句“试问闲愁都几许?”的意蕴,达到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再调动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感情,让学生想象出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那青草漫无边际,若满城飞絮狂飞乱舞,似黄梅时雨凄清迷茫。诵读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领悟豪迈旷达的词风,并融入词的雅化意境之中,使学生从内心真正体悟到苏轼的坚强、乐观、不卑不亢。让学生主动学习苏轼那种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都能处之泰然的洒脱,领悟人生真谛,面对生活的艰辛,已经不只是达观,而是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达。这对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生活不会一帆风顺,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人性本身所存在的弱点,学习诵读诸如苏轼等人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能够勇敢乐观地面对各种生活困扰,收获博大的胸襟,具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的勇气。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理解力就越透彻,审美能力就越高,从而提升他们对美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五、感受古诗文抑扬顿挫的节奏,提升学生的语言节奏感

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主要表现因素,诗的节奏往往是由语言次序排列的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有规律可循的抑扬顿挫。

教师可设置抑扬顿挫的背景音乐,通过诵读的形式,把这种回旋往复的节奏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从悠扬的旋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心与旋律结合,使内心与旋律发生链接,产生共鸣。古代诗歌多以四言、五言、七言的形式出现,所以,节奏一般是四言诗分为两顿、五言诗分为三顿、七言诗分为四顿的结构,其中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节奏往往因诗句意思表达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构,也正因为诗歌结构的丰富,而使得诗歌呈现出灵活多样的节奏,这种合乎意蕴、情理、规律的节奏表现出具有运动变化状态下的美感。如《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它的节奏表现为“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形式,诵读时因文字优雅且恰到好处的组合特质,展示出自然和谐、音韵高低的美感,由节奏美感捕捉诗意美,仿佛触摸到桃花的娇艳鲜亮,真切体会诗经比兴表现手法的特点和内涵,使学生在动态变化中提升自己语言的节奏感,从而从更深层地理解和把握诗人在不同环境下所抒发的情感。也使得学生得以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合理采用语言节奏,明白不同的情感要用适宜的节奏来表达,情感激昂兴奋时加快语言节奏,情绪凄凉哀婉时减缓语言节奏,做到张弛有度,起伏跌宕,从而收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感受古诗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悟语言节奏的魅力,品味语言节奏所带來的艺术效果,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辨析能力、整合能力、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结语

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思想的精髓。诵读其悠扬的旋律,感受其丰富的内涵,感悟其深沉的底蕴,让学生徜徉于广阔的古诗文领域,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血液,并且得以内化、创新,会提高高职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成为知识的传承者,心灵的净化者和技能的拓新者。

参考文献:

[1]佟德伟.古诗文诵读对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策略[J].教育,2017(08):87.

[2]高姝.让吟诵走进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23):42-43.

[3]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03(04):83.

[4]王新.在古诗教学中加强文化传统教育[J].学周刊,2011(04):143-144.

(作者简介:张华,女,本科,宣化科技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处理
试论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及路径提升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