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

2021-03-24 10:01左晓光
师道 2021年2期
关键词:动植物传授形式

左晓光

大量的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远古人类生活的地方,多半有岩画存在,而其中的内容又大多与动植物有关,有些就直接展现古代渔猎与农耕生活的场景。说到底,这就是远古时代的教育,或者说是教育的起源。从这里不难看出,教育最初的内容就是传授渔猎本领、生产技能、生活经验等,教育的本质就是教给人生存的能力。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知识也越来越丰富,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渔猎、农耕到骑马、射箭、驾车,再到术数、礼仪与文艺。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科学在人类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教育也自然地更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

在内容日趋丰富的同时,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我们可以想象:远古时候,人们在居住的岩洞石壁上刻画各种动植物图形,部落内的长者在休息时教给少年儿童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在渔猎、采摘、种植的时候直接传授经验。那时的教育没有固定的形式与时间,一切都是随机进行的。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有了专职教师和专门的学校,教学内容偏向于各类文化知识,以教师的面授讲解為主,没有严格的年级分别,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听讲、背诵、练习。近现代以来,知识的分类更加全面与科学,开始了班级与年级、学段授课制,有了大中小学的区分,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质疑、练习并实践。这个阶段,开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学能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教学形式有了更大的变化,网络教学成为了一种趋势,不仅有了网络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教育也更多地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丰富,教学方法也因为多媒体的介入而多姿多彩。特别是疫情肆虐期间,网络教学得以更广泛地普及。从面授到网教,形式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极大的改变,很多教师开始探索网络教学的新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多,对自学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教师更多的是要探讨学法,而不仅是教法。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师自身也存在再学习的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成长。

当然,无论教学的内容如何发展,教学的形式怎么变化,教育的本质却是不变的:教学生成人、成才。教育工作者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扣这一中心。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动植物传授形式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小议过去进行时
传授技艺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锋视觉
谈初中生英语授课方法
我的十年教学之路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干花手作达人亲自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