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021-03-24 11:42夏小建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3期
关键词:手工活动动手能力创设情境

夏小建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契机展开设计和调度,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动手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提升。创设适宜情境、开展手工活动、延伸生活训练,教师从更多角度展开教学运作,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动手实践环节,就能帮助学生完成学科认知能力的构建。

[关键词]美术教学;动手能力;创设情境;手工活动;延伸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9-0007-02

美术是视觉艺术,但在绘画、雕塑、制作等学习中,都带有动手实践的属性。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设计和组织意识,为学生投放更多手工操作的任务,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围绕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展开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完成认知内化。

一、创设适宜情境,增强学生的动手意愿

创设适宜学习情境能够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意愿。教师不妨展示一些经典的美工作品,给学生提供更多示范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主动操作的意愿。

1.展示美工作品

美术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展开情境设计,能够生发出更丰富的调度力量。展示美工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特别是一些美术制作方面的活动,如编织、雕塑、版画等,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美术创作,能够引发学生主动去实践的意愿。

美工作品有诸多形式,教师在具体展示时,要注意做好筛选,只有能够带给学生心理触动的,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才能形成调度作用。如教学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形体的组合》时,教师先拿出一些石膏像,要求学生展开观察,对这些石膏像的长、宽、高进行目测,找出其突出的特点。学生开始观察,并自发进行讨论。为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白萝卜、土豆等材料,要求学生模仿这些雕像,现场制作美工作品。学生对美工制作比较有兴趣,都纷纷行动起来。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方法指导。经过一番操作,学生的雕塑大多成型。教师挑选几个作品進行现场展示,介绍其突出的特点。

一个简单的现场展示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学设计,其学习激发效果十分突出。

2.进行示范操作

小学生模仿意识比较强,教师在具体引导时,不妨现场为学生做一些示范操作,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操作视频,让学生展开模仿训练,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美术学科有太多动手操作的契机,教师需要做出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自然进入操作环节。

在教学《抽象雕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抽象雕像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观察活动,对这些雕像的制作材料进行梳理,对制作方法进行归结,对审美设计展开推导,逐渐找到抽象雕像的基本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身边最基本的材料,自行设计抽象雕像制作方案,并自主实践,制作出个性化的抽象雕像作品,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学生遇到困难,教师跟进指导,确保了学生制作过程的顺利展开。在成品展示环节,教师先对一些有特点的抽象雕像进行专业化的点评,然后要求学生推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对其进行拍照留念,并将这些照片放到网络交互平台上,让更多人进行观赏评价。如用纸片搭建成的楼房,还有用旧画报设计制作的桥梁,都带有抽象性,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手工操作是学生最为青睐的美术活动,教师将学生的制作成品投放到网络平台上,这对学生形成的心理冲击十分剧烈。学生大多很在意他人的评价,自然会格外地留心,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契机。

二、开展手工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频度

开设美工活动,这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实际,组织学生展开多重手工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学科能力。美工操作是美术学科的重要任务,学生接受度更高,自然能够产生更丰富的教学契机。

1.设计制作任务

美术制作任务有很多,教师要注意多投放一些手工操作任务,以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频度。手工制作是美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借助一些辅助手段,展示美工制作程序,搜集美工制作材料,进行更多示范展示,都能够形成激发调度力量。

在教学《让剪影动起来》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然后进行引导:这是皮影戏的视频,也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表演形式。通过观看皮影戏,你能够从美术角度展开探索和感知吗?如何制作这些皮影呢?学生开始欣赏皮影戏,对皮影制作话题展开热议。有学生认为,皮影就是一些平面画,然后用剪刀剪下来;有学生说,这些皮影应该是立体的,需要借助剪切、粘贴、折叠等手段来制作。教师现场为学生制作皮影,对制作过程进行梳理和归结,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学生进入操作环节后,教师又从学法指导方面进行介入,确保了学生制作活动的顺利展开。

设计手工制作皮影的任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因为皮影是学生生活中不曾见过的东西,对其制作方法更是陌生,如何将学生带入制作环节,这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组织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不仅要学会筛选,还要在组织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和实践。课内手工制作时,要科学分组,展开具体操作,借助集体力量进行实践感知,这样的调度作用会更为显著。在课外训练时,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独立创作的任务,或者是要求家长给予协助,以产生更丰富的实践效果。

在教学《十二生肖》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对十二生肖进行认知和梳理,并从美术角度展开观察,说说这些生肖图画有什么特点。学生开始观察和讨论,学习气氛浓重起来。为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师给每一个学生发放了一些彩泥,要求他们制作自己的生肖,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对自己的生肖最为熟悉,自然会主动接受这个任务。在具体制作时,教师针对性做出指导,为学生进行示范操作,对一些基本的技法展开对应的传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操作,很快就找到了感觉,彩泥塑像显出了模样。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制作成品。学生展示彩泥雕塑,并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操作过程。

一点彩泥,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手工操作环节,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操作主动性。

三、延伸生活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美术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教师借助生活背景展开具体训练,引领学生进行生活观察、自然写生、手工制作等,能够创造出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提升教学的适配性。

1.进入生活观察

美术活动丰富多彩,教师在美术训练设计时,要有延伸意识。引领学生結合生活实际展开美术观察,对一些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做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实践行为都带有动手操作的属性特点。世界中的万物都带有美术因素,外形、状态、颜色等都是美术的外化表现,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展开生活观察,可以激活学生的美术学习思维。

学生的生活认知呈现出差异性,教师对此需要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展开对应设计,以顺利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特别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实践,其调度作用会更明显,教师要从更多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如教学《风筝的魅力》时,教师要求学生介绍放风筝的经历,说说风筝的飞行原理,然后组织学生现场制作风筝。教师课前准备了一些制作材料,要求学生分组操作,每一个小组制作一架风筝。学生进行详细分工,并对制作程序进行讨论,逐渐找到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习小组中,对学生风筝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的指导。经过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各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在放飞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教室外,对每一个小组的风筝展开验证性放飞。虽然有些小组制作的风筝出现了问题,但学生从中获得的学习体验是极为丰富的。

一个简单的风筝制作任务,将学生带入生活实践中,学生对美术元素展开多重探索,逐渐形成了学科认知基础。

2.丰富自然写生

写生是美术学习的重要操作形式,教师在具体组织学生操作时,要对学生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的美术写生基础有一定的把握。自然写生未必要到大自然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更多观察途径,如借助多媒体画面进行写生操作,也能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美术创作有多种操作形式,在写生学习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模仿,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画面观察中建立起写生操作基础。如教学《宇宙之旅》时,因为不能进入宇宙展开观察,教师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和图片展示。教师要求学生观察从宇宙飞船上拍摄的太空照片,并发挥想象力,展开美术创作,画出宇宙图像。学生开始观察图片,教师及时跟进解读,对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对一些细节进行指导。学生进入绘画阶段,教师在技法操作方面做出对应启示,确保了学生创作的顺利展开。课堂展示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绘画操作情况进行点评,学生从中获得了丰富的学科认知体验。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具体直观的展示,相比实地写生,更有画面感,指导也更为到位,使学生在技法探索方面获得了不少收获。

小学美术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动手实践内容,教师要有启动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教师示范操作、设计制作任务、展开手工活动、发动生活观察、组织自然写生等,都可以将学生带入实践环节。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感悟,就能够获得学习品质的有效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手工活动动手能力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手工活动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在手工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