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与全面推进研究

2021-03-24 11:41江新红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模式

江新红

摘   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当涂县在安徽省最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本价值。乡村要全面振兴就必须要给自己准确画像定位,找准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模式。乡村振兴模式如何选择,应从乡村自身无可替代的生态环境优势、乡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以及乡村所处地特殊区位等关键资源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模式;当涂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21.01.020

Abstrac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roposed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hui is the experimental field of China s rural reform. Dangtu County was the first to carry out 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 in Anhui Province, which has the sample value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order to revitalize the countryside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necessary to locate the correct portrait of the village and find a suitable model fo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 to choose the mod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epends on the irreplace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ocal culture, the basi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pecial location of rural area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model; Dangtu county

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的乡村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如何实现全面振兴?这就需要我们能准确梳理每个乡村振兴的支撑性资源,给每个乡村画像定位,挖掘乡村振兴资源。农业是人类的基础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党中央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17个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问题”为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当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当涂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安徽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当涂县的乡村振兴模式值得研究,具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本价值,值得剖析。

一、乡村振兴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振兴乡村模式和主要做法

对于乡村的改革和改造,世界各国的做法不尽相同。从当今世界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四种模式[1]。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美国“乡村发展计划”强调重视城镇与农村的均衡发展,注重社会保障和规划。二是西欧模式。西欧模式则更加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和城镇化的适度均衡,重视质量,如“德国模式”以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为特色,注重发展都市农业,是欧洲最早发展都市农业的国家。三是东亚模式。以日本和韩国为典型代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大城市,乡村和小城市面临人口过疏问题,日本通过发起“造村运动”增加农村人口收入,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治,韩国则注重政府的力量和国民精神的教育培养,韩国在“新村运动”中特别注意政府的引导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四是澳洲与南美模式。澳大利亚以“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见长,政府十分重视对农民的科学素养和技能培训,不断增加农业方面的科研经费投入,重视农业成果的实际转化,同时注重精准施肥、用药,注重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国内振兴乡村的探索与主要模式

中国有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曾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对世界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今天深挖细掘。1926年晏阳初在河北定县进行了长达10年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在农村办扫盲班,改变农民落后习惯。[2]新中国成立后,在1957年就曾提出新农村建设[3],对农村进行改革和改造,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农村改革率先启程,成为整个中国改革的先锋。20世纪80年代农村又进行了小康社会的探索,进入新世纪后,中央在2005年又再提新农村建设,对中国农村改革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大确立中国农村要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战略,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在乡村产业发展上,强调要走融合发展的新路,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在生态方面强调要发挥乡村生态优势,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之路;在乡风传承方面强调要发挥乡土文化的巨大价值,弘扬新时代乡村文明;在基层治理方面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广大农民的参与和监督;在生活水平方面强调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全国各地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形成了四大典型模式[4]。一是浙江安吉模式。安吉利用自身乡村生态资源,因势利导,打造美丽乡村,走出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江西龙南虔心小镇模式。虔心小镇深挖乡村文化,特别是传统工艺和茶文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土文化振兴乡村之路。三是四川眉山模式。四川眉山利用传统优势产业泡菜,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以及新型产业的融合。四是陕西袁家村模式。袁家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定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打造农民创业平台。

(三)振兴乡村的规律与经验

从国外振兴乡村的主要做法和国内发展乡村的探索可以看出国内外发展乡村有其共性:一是以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均衡发展;二是在乡村改造中,着力提升农村发展条件[5],大力提升乡村的水电气以及道路、桥梁等硬件设施,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三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确保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和合理补偿;四是注重产业支撑和规划引领。

二、当涂县乡村振兴模式划分的主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未来的城乡关系是城乡融合发展,要最大限度发挥乡村和城镇两种资源各自优势。当涂县乡村要振兴就必须要最大限度挖掘每个乡村自身独特的资源禀赋,找准适合自身发展和振兴模式,在与城市的互动发展中实现乡村的振兴。

(一)理清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要素

如何进一步挖掘安徽农村发展的资源,对于乡村振兴异常重要。近年来,关于如何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问题,学术界关注非常之高,温铁军指出要有效地启动过剩劳动力,变负担为资源,最后变为社会资本[6];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陈文胜认为乡村有其特殊性,城市化的理念不能简单地套在乡村发展上[7];中國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认为乡村振兴有多重目标,但核心的核心应该是让农民富起来[8];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认为乡村要振兴一定要把乡村发展摆在优先位置,产业兴旺应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目标[9];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认为乡村振兴要让乡村和城市两者之间互相吸引,城市要吸收乡村生态和环境优势,不能一样化[10]。在利用农村资源优势上,浙江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打生态牌,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安吉从美丽乡村走向“美丽经济”;钱文燕认为武义民宿是美丽经济的好样本,浙江在利用农村生态优势发展美丽经济上走在前列[11]。实际上上述学者的代表性观点都或多或少揭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要素。

(二)找准乡村振兴的支撑资源

安徽既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缘起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试验田,从1978年的小岗村的大包干到今天的乡村振兴,安徽人一直在探索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当涂县具备乡村振兴的良好条件,2012年在全省曾最早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独特的当涂模式。在这一轮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当涂县如何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乡村振兴模式,这就需要结合中央政策,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找准乡村振兴与国家城镇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发挥各自优势,梳理好地方城市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从城乡融合的视角协调城乡之间现实的发展差异,深挖乡村的资源禀赋。从当涂县当前实际看,当涂农村有极好的生态禀赋,乡村有其独特的优势,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湛蓝的天空是乡村最为平常的资源;乡村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浓浓旧时光的味道、淡淡的乡愁是亿万国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味道和精神家园,这是宝贵的精神资源和巨大的财富;乡村有安全、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乡村更是风景这边独好;同时不少乡村还有较为深厚的产业基础,一部分乡村区位较好,与大的城镇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支撑性要素资源,必须进行深度利用。

三、当涂县乡村振兴模式主要类型分析

(一)实现关键要素分类

从总体看,可以从乡村振兴的支撑性资源角度给当涂县乡村振兴做个分类,当然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从当涂县目前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极少的。从当前看,当涂县乡村振兴模式有四种类型:一是产业支撑型,这类乡村原有的产业基础较好,乡村的振兴主要依托优势产业发展;二是环境生态资源型,这类乡村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优势,不可复制;三是乡村文化发展型,这类乡村或有悠久的乡土文化或从事文化创意方面的发展,乡村文化成为这类乡村发展的动力;四是城郊、城乡结合型,这类乡村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它们地处城镇的郊区,与城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展主要依托城镇的带动。

(二)四种主要类型的发展支撑分析

一是产业支撑型。这类乡村发展的主要依托是其自身产业。但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产业传统的农业一产占有较大比例,多数产业发展还是停留在过去的老时光,产业的融合度较差,多数还是老一套,还是过去发展农村产业的老思维,不是单一地发展农业一产,就是单打独斗地搞工业和服务业,造成产品单一、品种少、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聚集能力弱,产业的融合度不高,与周边地区产业的发展定位有一定的重合,后续发展的竞争压力较大,且传统产业占比较高,后续转型压力不小。二是环境生态资源型。这类乡村的发展主要依靠其生态资源,乡村在发展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好生态资源,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注重发展的可持续,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防止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生态的破坏。三是乡村文化发展型。这类乡村的发展主要是依托乡村传统文化。文化是村庄的灵魂,这类乡村在发展中一方面要传承好乡村传统乡土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注重与时代的结合,关注文化的创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要把好文化脉搏,找准文化定位,打好文化品牌。当前,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怀旧文化”和“乡愁文化”正一枝独秀,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注意找准乡村传统文化与“怀旧文化”和“乡愁文化”[12]的结合点,这也是当涂县目前这类乡村在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四是城郊、城乡结合型。这类乡村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它们与城镇相连,与城镇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经济活动与人员的往来非常紧密,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类乡村发展面临的挑战是城镇和乡村发展的互动性还较差,两者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与城镇的融合还需一个较长的过程。

四、当涂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注重理清发展定位

乡村振兴需要科学定位,当涂县精心谋划,理清了乡村发展定位。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科学谋划工作思路。陆续出台了《当涂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一批有效的制度安排,完成了全县14个乡村振兴示范点、8个省级重点示范村以及18个省级示范村的规划方案。同时编印了《当涂县乡村振兴工作指导手册》,集中开展了村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乡村振兴等专题培训,分6批次组织乡镇、园区负责同志和村党组织书记到江浙等先进发达地区学习考察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好的经验和做法。围绕乡村振兴7大类38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直部门、乡镇园区和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当涂县下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需要在产业布局、产品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乡村文化、绿色发展和“互联网+农业”等一体化中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13]。理清乡村的发展定位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搞准自身所属的发展类型和未来自身发展定位。每个乡村自身特点和资源禀赋都有很大不同,我们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描好自画像,给自己科学定位,找准自身所属发展类型,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设定目标时要切忌人云亦云,防止千村一面和脱离实际。二是乡村发展格局。格局的大小影响乡村未来的发展。每个村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宏观的视野,不能一叶障目,坐井观天,乡村的发展要结合中央、省的定位以及市一级的具体要求。三是差异化发展。即如何与周边城市乡村以及与同类乡村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这需要超前谋划。四是注重乡村特色的塑造。乡村有其独特气质,这既是乡村的特质,也是他与城镇的天然差异,这种差异化的特质在乡村振兴中必须加以留存。要保护好乡村的历史原貌、乡土文化、特色田园、村庄布局与结构、山川与河流的演进,要突出每个乡村自身关键特质的塑造[14],在乡村振兴中不搞运动,不搞形式,尊重村庄历史和现实,既注重一个乡村地区风情的塑造,也有每个村庄自身特点的影子,突出每个村庄自身的鲜明个性特质。五是要选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在一个时期内,乡村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二)坚持城乡融合共进

乡村要振兴就必需整合各种资源,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是整合和利用城市发展资源的有效手段,可以达到两种资源的最佳配备和利用。[15]近两年,当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工作,加大了建设和资金注入的力度。表现在:一是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监管力度。2019年全年总投入资金约1.97亿元,共实施完工260.405公里;查处超载超限及非法改装车辆260台,卸载超限部分货物6787.24吨;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85%,县、乡公路年均大中修比例达到7%;全县客车通达率达100%;获安徽省“四好农村路”先进县;二是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2019年全年投资4642万元,受益人口20余万人。三是提升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投入资金906万元,新建移动通信铁塔18座,存量改造89座;光纤到村覆盖率达100%,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升;城市和农村4G/光纤网络全覆盖,移动宽带人口普及率位居全省前列。四是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19年投入资金108万元完成了25个村卫生室改建;全县10所乡镇卫生院、115个村卫生室服务范围全覆盖;组建家医签约服务团队130余个,常住人口签约18.56万人,重点人群签约8.48万人;投入70余万元完成全省第二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投入106万元建设了9家乡镇卫生院标准化中医馆;建立了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下一步,推动当涂县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需要狠抓四个方面。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特别是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及时更新理念,树立城镇、乡村是一家的思想,城镇要主动接纳,乡村要积极融入,消除认识上的分歧,取得发展共识。二要统筹协调利益主体矛盾。发展过程是一个利益格局再调整的过程,必然涉及利益分配问题,相关主体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必须要协调好城镇和乡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利益问题[16]。三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当涂县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县“十四五”规划谋划,加快总体规划的修改,推动“多规合一”工作进程,合理布局城镇和乡村产业与交通,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引导资金、人口等发展要素在城镇乡村自由流动。四要引导建立推动城乡协调共进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发展要素、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提升主体建设能力

农民是乡村振兴舞台的天然主角[17],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注重汇聚广大农民智慧,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培养出一大批适合乡村振兴需要,有文化、有技能、有新理念的新型农民。近年来,当涂县加大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教育培育的力度,积极支持乡村创新创业发展。2019年当涂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分别增加1个,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省级以上产业化联合体8家。马鞍山金色田园农业生态园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区,安徽盛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2019年当涂县分7批,培训职业农民346人,参训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推荐科达新材料、金菜地食品等4家企业申报了第十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累计发放农民创业担保贷款323笔,贷款金额4583.5万元,直接扶持自主创业人员323人,带动(吸纳)就业1012人。下一步要从五个方面提升主体的建设能力:一要改变部分党员干部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传统乡村工作思维模式。要逐步化解传统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桎梏,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政策壁垒,改变重城轻乡的现有政策设计,逐步向农民、农业、农村倾斜,真正树立乡村振兴时不待我的新理念,大力推动乡村的改革和改造,不断出新招、实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逐步缩小现有的城乡差异。二要逐步化解农村空心化的风险[18],千方百计留住农村青壮年农民。要不遗余力提升乡村发展的内在动能,改变乡村失血的现状,增加自身发展力量,要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不断提升政策对在外务工人员的吸引力,引导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积极返乡创业,积极想办法留住农村各类能人。三要解决乡村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民的技能培训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地方培训项目时要精挑细选,选择适合地方发展,农民有强烈培训需求,市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四是解决农民自身现代化的问题。乡村要振兴,农民的头脑必须要跟得上,这就需要把现代社会的各种游戏规则灌入农民头脑,只有有了现代理念的农民,才可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者。五是要切实提升农村教育水准。乡村的教育水平对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支持力度,切实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从根子上提升乡村振兴的能力。

(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使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有效支撑,只有产业的发展和不断壮大才能真正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要坚持产业支撑,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美丽经济[19]。近年来,当涂县聚力融合抓发展,注重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一是特色化带动。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获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村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二是产业化培育。当涂县在产业化培育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经营主体培育,截至目前,当涂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1家、家庭农场463家。三是坚持融合发展。按照“抓一接二连三”思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商贸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融合发展,现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8个。积极培育“金色田园”等田园综合体,先后举办农民丰收节、桃花节、葡萄节、螃蟹节等节庆活动,帮助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户开拓市场。当涂县周边城市群较多,这为县发展都市型农业提供了难得机遇。当前,当涂县可以利用乡村良好的生态优势,厚重的鄉土文化,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一是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科技是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支撑,作为县级层面,我们在乡村振兴实践中要更多从科技应用的角度出发,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中多下功夫。二是打造乡村特色旅游升级版。当涂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桃花节等乡村节庆活动在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力,要以此为契机,打造当涂乡村旅游升级版。三是打造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经典休闲线路和品牌。当涂县乡村旅游发展较早,但发展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其他元素的汇入,应将地方的生态、人文等地方元素渗入其中,不断进行新的加工和融合,这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从当涂县乡村旅游现状看,全县的乡村旅游经营点和线路不少,但普遍处在低水平运转,处于守在深山无人识状态,缺乏品牌认同。我们应该想办法将这些散落的旅游点,串点成线,将独特的地方生态和特色融入进去,谋划线路和品牌塑造。南京高淳的桠溪国际慢城就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我们也可认真谋划,精心选址,利用发展特色小镇的机遇,打造出当涂县慢城的升级版。四是要发展特色产业。当涂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县内的水产养殖和优质粮油生产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有发展特色产业的良好优势,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种植、精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五是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当涂县应该积极谋划和布局。用智慧农业发展引领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可在县农业示范园等园区,布局无人农场、发展“互联网+农业”,将园区打造成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积极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五)大力提升乡村承载能力

乡村承载能力提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有效整合乡村发展资源,突出发力重点。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对自身的条件和需求以及发展的节奏要有正确的认知。在一定时期,乡村发展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来解决乡村发展所面临的无限问题,显然既不现实也不经济。综合承载力的滞后是我们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面临的一个短板。当涂县近年来从四个方面提升乡村承载能力:一是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设立县级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9年,全县117个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共26个,50万元以上的共65个,占比55.6%,率先完成12个村“脱壳消薄”任务。二是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制定并印发了《当涂县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完成了2个村共1821户试点任务,并建立数据库;投入经费422.162万元,完成了全县10620宗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同时建立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数据库并通过了省级验收。三是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 改革。当涂县已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在“安徽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2019年11月底代表安徽省接受中央督查组督查,获得高度评价。四是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县综治中心实现示范化,镇村两级中心实现标准化,10个乡镇、142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达到“国标”标准;县本级、10个乡镇、22个村视联网工程已与上级综治中心实现互联互通;配备1302名网格员;安装各类高清视频监控摄像机913个,新建高清电子智能与流媒体卡口87个、电子警察96套,完成了全县68所中小学校、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联网;全县3件重大问题得到有效化解、4件涉稳隐患实现清单销号、2032件一般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平安乡镇”覆盖率达100%,“平安村(社区)”覆盖率达94%。下一步,我们还要注重四个方面的提升:一是要尽快完善乡村与外围链接的快速通道,特别是要打通乡村与乡镇、县(新)城、城市主城区的路网链接,尽快形成便捷廉价的交通出行与低成本的物流。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贯彻好有关政策,落实好冬春维修农田水利的责任,保障田间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三是加快农村的电网改造和升级,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电力支持。四是加强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扶持。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尤其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逐步建立农民筹资投劳、政府持续投入、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集聚乡村振兴人才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要注重人才建设,发挥人才专长。要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引进和留住乡村振兴所需专业人才[21]。近年来,当涂县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两个方面突出乡村人才集聚: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县村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60%,补齐配强15名村“两委”成员,确定245名村级后备干部;建立24个产业型党组织;创建市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3个;拨付村级运转经费共计1050万元,拨付全县村干部报酬共计2380万元。二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2019年投入4286.81万元推进农村教育项目;全年培训达3900多人次,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11所学校被评为2019年“体验科学快乐成长”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骨干教师130人,补充紧缺学科教师共计118人。从我们的调研来看,解决乡村人才这个问题仅仅靠县乡(镇)基层政府,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来整体谋划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22],仅从乡村自身的视野和平台,难以化解问题。乡村留住专业人才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至少应该从市一级来统筹谋划乡村振兴中的人才问题,省级层面谋划效果更好。省一级聚集乡村人才的制度设计至少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一要考虑如何留住乡村现有人才,提升他们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应是最起码的制度设计内容;二要考虑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为乡村人才的成长提供更高更好的平台,让人才的才华有展示和发挥的空间;三要考虑加快人才的引进,乡村公共服务的提升,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要吸引大中专毕业生来乡村干事创业,特别是要出台吸引高层次人才来乡村的实招;四要考虑如何不断提升乡村自身魅力,为人才成长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让乡村独特的风情、优质的公共服务、良好的发展潜力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唐珂.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128.

[2]张忠民.和谐的努力与幻灭——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J].社会科学,2008(7).

[3]王先明.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百年演进(论纲)[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4]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

[5]冯亮,彭洁.农村社会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借鉴[J].河南社会科学,2018(2).

[6]温铁军,高俊.重构宏观经济危机“软着陆”的乡土基础[J].探索与争鸣,2016(4).

[7]陈文胜.防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八种偏向[J].中国乡村发现,2016(4).

[8]党国英.乡村振兴的规划须防止几种倾向[J].农村经营管理,2018(10).

[9]韩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八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乡村发现,2018(4).

[10]郑风田.乡村振兴应与城镇化融合发展[J].中国农村科技,2018(5).

[11]钱文燕.武义民宿:美丽经濟的好样本[J].浙江经济,2017(3).

[12]范玉刚.乡村文化复兴视野中的乡愁美学生成[J].南京社会科学,2020(1).

[13]吴群.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8(10).

[14]王云庆.保护传统村落 留存乡村记忆[J].城乡建设,2015(1).

[15]李增刚.农民进城、市民下乡与乡村振兴[J].学习与探索,2018(5).

[16]张晓山.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8(11).

[17]高文宇.新农村建设中制约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因素探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8]黄开腾.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3).

[19]潘晗艳.安吉生态之县反哺绿色工业[J].小康,2019(6).

[20]陈双群.欠发达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6(4).

[21]王思斌.后脱贫攻坚中贫困群体经济——社会韧性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1.

[22]冯俊锋.乡村振兴与中国乡村治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128.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模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