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领航高中地理教学

2021-03-25 04:39于蓉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于蓉

【摘要】结合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新课程调研,总结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以来全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经验、存在问题。依据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理念以及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思考并提出深入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调研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3-0020-03

一、基本经验

全省高中地理教学总体上能较好地体现全面育人的价值导向,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广大教师能积极探索核心素养落实的路径和方法,努力践行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面对新高考评价改革,能够积极应对并努力将改革的要义贯彻于实际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基本经验:

1.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标要求。

自2017年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能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领会其中的内涵与要求,积极探索课程标准的落实。调研中大多教师都能用2017年版课标指导教学,同时也在尝试探索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对于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变化能有所认识,并能将其体现在教学中。在教学中也能尝试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中,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转变。

2.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能积极采取各种对策和措施来推进新课程的落地与实施。在视导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都能关注到学生素养的养成,在加强学生地理能力,提升地理素养水平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能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积极创设真实复杂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主动地去理解和探究地理问题。

3.建立集体备课的常态机制。

针对当前师资紧张和结构性的问题,很多学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保障校本教研机制。集体备课是一种较好的校本研修形式。它重在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情境创设、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落实、教具支撑和教法选择等方面。在注重规范性和统一性的基础上,一些学校的集体备课还加强了教师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建立常态的集体备课机制不仅能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各自所长,集思广益,保证授课内容严格遵循课程标准和要求,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拓展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涵,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发展,也阻碍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

1.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认识不到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对其中所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缺乏应有的认知。有的教师尽管知道地理核心素养,但是对于核心素养所体现的育人价值理解不到位,对核心素养落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没有充分的认识。由于缺乏核心素养目标理念的指导,教学中仅仅关注地理知识,而忽视地理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仅仅重视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正确地理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方面的提升和发展。

2.教学中“无效”“低效”的狀况没有整体改观。

一直以来,“有效教学”都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尤其是我省新高考方案颁布以来,很多教师为了应对高考采用“题海”战术来强化训练。在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复习教学中,存在用试题内容替代教学内容,用试题情景替代教学情境,用讲评试题的方法来替代教学方法的现象,使得教学效益低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3.教学研究缺乏机制保障,氛围不浓。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师资紧张,各地地理教师课务量明显增加。课务负担的加重使得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都面临更多的挑战。很多教师无暇进行教研,即使参与教研活动也只是“应付差事”或“蜻蜓点水”,难以持久和深入,教研效果欠佳。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因地理教师紧缺,课时安排密集,教师被迫放弃参加区域性备课活动或教研活动的情况。

4.师资不足,专业支撑后劲乏力。

在当前师资结构发生变化,年轻教师大量增加的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也面临严峻考验。很多学校为了弥补师资的不足,近几年招聘了相当数量的新教师,其中有些甚至是非地理专业教师,有些是从初中学校抽调上来的。非地理专业和初中学校抽调上来的教师在学科专业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另外还有众多新人职的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地理教师队伍中,这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历练和提升。

三、思考和建议

新的课程改革是机遇也是挑战,这需要广大教师去积极思考其中的要义以及所体现的目标和价值,要能充分理解本次课程改革在育人导向上对地理教学和评价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地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可以通过地理核心素养来回答“地理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地理素养”的问题。此外,地理核心素养体现了地理学的本质,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表现在其看待世界上具有综合的、区域的、动态的眼光以及多样的方法。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也能更好地探索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下,地理教学要以核心价值为引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以关键能力为重点,以必备知识为基础,引导高中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贯彻到教学中,并积极思考教学实施的路径和方法。

2.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探索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

教师不仅要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更重要的是要能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要积极探索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实施路径,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复杂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和素养。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也要关注瞬息万变的社会经济發展,并能从地理的视角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地理核心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地理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师不仅要充分理解其内涵和表现,更要将其中蕴含的学科思维方式与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并将其转换为地理学习的方法论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形成高品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教学中还要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方面。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文字、图表、数据等地理信息载体,引导学生学会有效提取地理信息,准确、快速、全面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特征、过程和联系并能够说明和解释它们;面对真实复杂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调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运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

3.增强教研机制保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加强教研机制的保障,建立健全区域和校本教研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重视区域教研工作的开展,要建立健全区域教研的保障机制,为广大教师进行教研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平台。针对当前地理教师课务量普遍增大,没有时间进行教研活动的情况,可以采取“走出来”和“引进去”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研员送研到校,在校内组织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升研究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此外,要加强校本教研机制的建设。学校要将集中备课形成常态机制,为集体备课提供便利。例如,同一个备课组的教师可以安排在同一个办公室内,每周为备课组集体讨论设置专门的时间等。有些地区还实施了区域大备课和学校小备课相结合的方式,这也值得借鉴。针对不同备课组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可以建立备课组审核和评估机制,定期由专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成果进行审核和评估,以保证备课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