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

2021-03-27 14:10马星星许文杰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眼部

马星星,许文杰,张卫华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顽固性面瘫是指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初期失治、延治、误治,或因病邪过盛、正气较虚等因素导致的面瘫病程达3 个月以上仍未能恢复正常者[1]。张卫华教授是国医大师郭诚杰学术技术传承人、嫡传弟子,陕西省名中医,陕西杰出名中医,陕西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卫华从医近40 载,秉承郭诚杰的学术思想、临床针灸技法和经验,善用针刺手法。“滞针法”就是张卫华临床应用的特效针法之一,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张卫华应用“滞针法”为主治疗顽固面瘫的经验总结如下。

1 明确受累部位

周围性面瘫为针灸临床优势病种之一,其诊断并非困难。然而对病程超过3 个月以上者,张卫华治疗前要求先明确受累部位。患者一般表现为一侧眼部症状(眼睛不能闭合或闭合无力、流泪等)和口部症状(主要为口角歪斜、夹食等)。有的患者表现为平行性受损,即症状严重程度基本一致;有的则表现为不平行性受损,即仅有眼部而无口部症状或以眼部症状为主;有的仅有口部而无眼部症状或以口部症状为主。说明病变损害程度的不一致性。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和程度同样也不尽一致,有的眼部症状恢复快,有的则口部症状恢复快,有的则相反,对此在治疗择穴与手法操作上也应不同。

2 治疗特色

2.1 单用滞针法 滞针法是指在毫针刺入应刺深度并得气后单方向捻转针体,使针身周围的肌纤维及其他组织缠绕在针身上而产生滞针现象。此行针手法在进针后留针期间(一般留针30 min)及出针前各操作1次,每次1 穴,操作时间约30~60 s,手法不宜过重。当滞针现象出现后,针刺局部常有被牵拉、发紧、酸胀及可接受的微痛等感觉。其主要作用在于加大局部的刺激量,提高针刺效果,适应于躯体各种痛症而痛位局限,多伴有结节、肿块以及顽固性面瘫或体表局部筋肉挛缩、发紧者。

单用滞针法是指针刺行针仅用滞针手法者。对于顽固性面瘫治疗而言,滞针行针法一般每2 天1 次,7~10 次1 个疗程。由于患者的病程、病情轻重、体质状态以及对滞针法反应的敏感度不同,疗程亦不一致,大多1~2 个疗程可见效。只要坚持治疗,一般后遗症相对较轻,病程不是很长。对滞针法较为敏感,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者疗效较好,有的病人患病2~3年也可达到临床痊愈。

2.1.1 眼部症状 眼部症状主要指上下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无力、流泪等,对此张卫华常取3+2 穴(或称面瘫眼5 穴)。3,是指患侧头维、太阳和完骨下(完骨穴下0.5寸处,为面神经出颅处)3穴,每次3穴均取,并均用滞针法。操作方法:常规消毒,取1.5 寸毫针向后上方平刺头维1.2~1.3 寸;取1 寸毫针2 根,分别向后平刺太阳0.8~0.9 寸;取1.5 寸毫针,向内直刺完骨下1.2~1.3 寸。此3 针均先行捻转并得气,再行顺时针捻转并使之滞针。2,是指每次均取患侧阳白、四白2 穴,但1 个行常规平刺法,另1 个则行捻转滞针法,2 穴轮换进行。操作方法:取1 寸毫针,向下平刺阳白0.8~0.9 寸(实际已透刺了鱼腰穴);取1.5寸毫针,向外下方平刺四白1.2~1.3 寸。均先行捻转并得气,再顺时针捻转滞针,再行逆时针捻转滞针。

2.1.2 口部症状 口部症状主要有口角歪斜、颊部夹食,甚至流涎等。张卫华常用三向颊车滞针法,穴位为患侧迎香、地仓、承浆、颊车。操作:常规消毒,取1.5 寸毫针4 根,其中3 根分别自迎香、地仓、承浆3 穴进针,均向颊车方向平刺,另1 根从颊车向地仓平刺进针,4 穴针刺深度均在浅层肌肉,进针长度均为1.2~1.3 寸。迎香、承浆行捻转并得气,再顺时针行捻转滞针;地仓、颊车同样,先行捻转得气,再行顺、逆时针捻转滞针。

2.1.3 口眼症状同现 对眼部和口部症状皆有或是以眼部或口部某一个部位为主者,张卫华则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2.2 滞针为主,辅以动针 临床中张卫华在应用滞针行针后常辅以外甩、提拉等动针手法,以增其效。

2.2.1 滞针加外甩法 刺穴捻转得气并行滞针手法后将针柄轻轻向外甩动 3~5 下,如此滞针甩动为1 次,一般操作4~6 次,使穴位处肌纤维缠绕于针身且受针柄外甩之牵拉而局部酸、胀、抽感等针感明显。要求外甩针柄时力度应适中、均匀,以免局部组织受过度牵拉而使患者产生疼痛。

2.2.2 滞针加提拉法 刺穴捻转得气并行滞针手法后,施术者压手轻轻地按住被刺穴位外围皮肤,刺手向外轻拉针柄,后放下恢复,这样一提一放移动针身,若麻雀啄食之势。如此反复3~5 下为1 次,重复4~6次。要求提拉力度均匀,动作快慢适中(勿过快、过慢)。该手法借刺手和压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增强其刺手的刺激强度和刺激形式。

2.3 滞针法配合他法 在应用滞针法的同时可配合局部艾灸、闪罐、热敷、按摩、DTP 灯照射等方法,给予局部温热、舒适的良性刺激,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而利于本病的康复[2]。

3 病案举例

周某,男,53 岁,2015 年9 月8 日就诊。5 月前突然出现右侧额纹消失,右眼睑下垂、眼裂增宽、闭合不全,右鼻唇沟变浅,口角向左歪斜,鼓腮漏气,吃饭右颊夹食。咸阳某医院按“周围性面瘫”药物、针灸治疗2 月症状有所减轻,后间断针灸治疗3 个月。来诊时见右额纹不明显,右眼睑闭合不全,眼部受热流泪,口部症状基本消失。诊断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期(眼部)。应用滞针加外甩法针刺眼部穴位,1个月后,右额纹出现,右眼睑可闭合,但仍有轻微的无力感。后期回访疗效巩固。

4 讨论

针刺手法是针刺发挥效应的重要环节。滞针法是术者针下“针滞”以加大局部刺激,激发经气快速来临,并引起循经感传、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手法[3]。滞针法不同于针刺意外情况的“滞针”。前者属行针之法,是医者依据病情需要在进针“得气”后有意而为,操作手法虽属单向捻转,但捻转的角度是在人为控制下的穴位局部组织的凝滞、缠绕,患者针刺局部以酸胀或胀抽感为主,若再与外甩、提拉等运动类手法结合使用,可伴有轻度可忍性微痛;后者系针刺过程中患者精神紧张或留针期间体位改变,或医者对行针手法不懂而采用单向捻转所致,其表现为行针、退针时局部疼痛明显,也易形成弯针,属无意而为[4]。

“滞针法”古代医书未见载述。当针刺进针到达应刺深度后,为了加强针感而行施的单方向搓动即“搓”法(但不形成滞针)可为探索滞针法之源[5]。如明·徐凤《金针赋》“搓则去病”,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张卫华认为,滞针法不仅是针具操作时的单方向捻转,且与捻转的角度和捻转圈数有关,更为关键的是针身要被所刺穴位周围的组织紧夹、缠绕,其局部针感较搓法为大,对其适宜的急、慢性病证要比常规的针刺方法疗效更好。

临床中张卫华将行针后形成的滞针现象称之为“滞针得气”,认为“滞针得气”与临床见效的快慢、疗效的优劣密切相关。一般“滞针得气”快,起效快,疗效好,反之则否。“滞针得气”与穴位所在部位的敏感性、针身针尖达到的组织和手法单向捻转角度的大小及圈数的多少等因素相关联。一般体表软组织少的头部、颈项、胸腹、手足部位“滞针得气”较慢,局部感应的程度相对较弱;而体表软组织较为丰厚的肩背、腰骶、上臂和前臂、臀部和大小腿部“滞针得气”较快,局部感应的程度也较强。手法捻转的角度大、捻转圈数多者易出现“滞针得气”,且局部感应较强,反之则不易出现且局部感应较弱。应用滞针法目的在于通过其手法的实施使刺入穴位的毫针与缠绕于针身的肌纤维及其周围组织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对穴位局部的刺激强度,有效地唤醒穴位局部神经及其他组织功能的发挥,进而加快、增强得气感应,提高临床疗效。

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取穴是依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原则,不管是以上滞针法中治疗眼部症状的3+2 穴,还是治疗口部症状的3 向颊车的4 个穴位,张卫华均选取的是面神经受累症状所在的局部穴位,适当加大刺激,通经活络。从解剖上看,所选穴位均与面神经的分布和所支配的肌肉有关[6-9]。1)治疗眼部症状的穴位:头维穴处为颞肌的上缘,有耳额神经分支和面神经颞支分布;阳白为额肌所在之处,框上神经外支分布;太阳位在颞筋膜及颞肌中,布有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四白正好是眼轮匝肌下部和上唇方肌所在的位置,外下方有额肌,布有面神经支和框下神经;完骨下深部为面神经出颅之处。2)治疗口部症状的穴位:迎香穴位于鼻翼旁的上唇肌肉中,其浅层有上颌神经的眶下分支,深层布有面神经的颊支;地仓位于口轮匝肌中,其深层为颊肌,有面神经分布;颊车位于咬肌中,面神经有布;承浆为口轮匝肌、降下唇肌、颏肌所在之处。应用捻转滞针法适当加大对局部神经分支和相关肌肉的刺激,以唤醒神经和以肌肉为主的局部组织功能,激发其潜能,恢复其正常功能,因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眼部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