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寒地区增殖放流存在问题及建议

2021-03-27 20:04梁许风原小强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天水市渔政鱼苗

梁许风,原小强

(天水市渔业工作站,甘肃 天水 741000)

天水市地处西北高原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当年11月至次年4月较冷,冬季漫长,这种气候对于增殖放流工作影响较大。本文以天水市为例,就增殖放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自然水域生态现状

20世纪后期,天水市自然水域由于工业污染、采砂、采矿污染等人为破坏,使自然水域中水生生物资源量剧减,水域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生动物几乎绝迹,儿时游泳摸鱼的快乐已难以再现。天水市自2013年开始增殖放流以来,截至2019年底,累计投入资金420余万元,投放大鲵、秦岭细鳞鲑、鲢鱼、鳙鱼、鲤鱼和草鱼等900余万尾,对于恢复自然水域中的水生生物种群,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起了很大作用。通过连续几年的增殖放流,天水市范围内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增殖放流工作初显成效。

2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首先是气候因素,当地冬季漫长

当地11月至次年4月天气比较寒冷,5—10月温暖,6—9月最适宜鱼类生长,但只有短短的4个月,这对于放流到自然水域3~7cm的小鱼苗来说,时间比较短。高原地区,温度是影响鱼苗生长最大的因素,鱼苗从投放到性成熟生长时间比较长,恢复自然种群需要很长时间。

建议: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放流数量,以量取胜。二是在经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放流的规格,这既可以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还能减少恢复自然种群需要的时间。三是在温度适宜时放流,如放流时间为冬季,鱼苗受伤后伤口易感染,容易造成死亡,进入冬季摄食减少,体质下降,成活率低。

2.2 自然水域非法捕鱼事件时有发生,对水域生态环境破坏很大

近几年事业单位在改革,天水市市一级不设立执法机构,各县(区)原畜牧兽医局改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为县(区)农业农村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县(区)原畜牧兽医局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已经划转至县(区)农业农村局,县(区)农业农村局也组建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但渔政执法工作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目前,行政职能和人员虽然已经划转,但部分县(区)已划转的渔政执法人员仍在原单位上班,渔政执法工作仍由原渔政监督管理站(渔业机构)承担,是不合规的。另外,一些县(区)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人员太少,负责农业执法工作范围很大,统筹兼顾不够,对渔政执法工作影响较大。

建议: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的后续工作,捋顺隶属关系,市级主管单位加强监管,县级执法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尽快进入角色,承担起渔政执法责任。

2.3 增殖放流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

一是由于对供货中标单位审查监管不严,供货商提供的部分鱼苗质量差,成活率低。

建议:应该严格审查供货单位,政府采购部门一般情况下注重网上资格审查,轻实地考察,为了高质量做好增殖放流工作,应该全面考察应标及供货单位,考察内容包括:到实地考察养殖场资质、水质、环境,鱼苗质量,信誉等。剔除皮包公司,杜绝现买现供现象。

二是增殖放流的资金被部分县(区)的财政部门整合,要回资金困难,难以及时支付有关费用,严重影响到增殖放流工作的进程。

建议:在上级下达放流资金之前,应该和有关部门协调好资金的使用程序,不能截留放流经费,只有专款专用,才能使增殖放流工作按计划如期完成。

2.4 放流流域面积大,管护难度加大

天水市水域面积大,河流众多,仅靠执法人员监管全部放流水域,困难很大,也不现实。

建议:按放流流域面积的大小,就近聘请一定数量的群众做护渔协管员,协助执法人员做好渔政执法工作,结合扶贫工作,护渔协管员应优先从建档立卡户中聘请,和人社、民政等有关部门协商,将护渔协管员的工作纳入公益性岗位。

3 做好增殖放流的后期管理工作

放流容易,管护难,应加强增殖放流的后期管理工作,保护已有的放流成果。

3.1 继续做好护渔、禁渔宣传工作

在已有宣传护渔、禁渔的基础上,继续定期或不定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自然水域禁渔的通告》等法律法规,给群众讲解自然水域水生生物的脆弱性和在自然水域捕鱼、钓鱼的违法性、破坏性,通过禁渔宣传,提高群众爱护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到这一公益行动中来,并且要把宣传禁渔活动做到常态化长期坚持下去。

3.2 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的违法行为

加强渔政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横向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电、炸、毒等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保护自然水域内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等,严格规范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引导树立科学文明的饮食观,摒弃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严厉打击违法制造和销售电鱼器具的行为,并依法取缔黑窝点、黑作坊,消除违法土壤,推动省、市、县渔业与渔政部门、渔政与其他部门之间联合执法活动常态化,建立渔政与公安等相关部门执法协作机制。

3.3 全面落实自然水域禁渔制度

全面贯彻落实《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自然水域禁渔的通告》,通告中禁渔期为5年,2020年3月1日—2025年2月28日,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禁渔通告,切实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增殖放流成果。

一是强化执法队伍作风建设,社绝“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行为,严格执法。二是结合“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加强渔政执法巡护工作,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违法行为,还要重点打击渔政执法工作遇到的黑恶势力,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重点水域的生态环境定期监测,建立完善水生生物资源数据库,为增殖放流及水生生物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建立奖励制度。对禁渔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奖励,贡献突出的,进行重奖。五是后勤保障,加强执法工作的物资保障,确保执法装备能够满足执法工作需要。做好执法人员工作期间生活保障,落实一线执法人员值勤补贴制度,维护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落实好执法队伍的防护设备,配齐防护用品保障执法人员健康和安全。

猜你喜欢
天水市渔政鱼苗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考察基层渔政执法机构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
100吨吸内陆渔政船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衡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举办衡水市渔业执法培训班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日称中国渔政船再过钓鱼岛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