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2021-03-28 09:28王洪艳贾文魁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21期
关键词:癌毒补法肾精

王洪艳,贾文魁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3)

癌症属于“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之一,通过“生生之具”恢复人体“生生之气”达到“生生之效”的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具有独特地位。针对癌症“正虚邪恋,五脏皆损”的基本病机,临床治疗癌症时根据证型差异灵活采用温补肾阳、滋养肾阴、补益肾气、滋养肾精等一种或几种治法,常可化繁从简,达到“人瘤共存、带瘤生存”的目的。为丰富补肾法治疗癌症的内涵,笔者认为,根据中医“肿瘤之始,肾虚为根”理念应用纯补法、“虚若受补,思祛邪之念”理念应用通补法、“五脏互根,需肝、脾、肾同治”理念应用兼补法,可以指导临床应用补肾法治疗癌症取得更好的疗效,现将其应用简述如下。

1 纯补法——肿瘤之始,肾虚为根

“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治疗癌症应明辨其病机。王曼等[1]指出:“高龄是癌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很多癌症与衰老密切相关。”关于人体衰老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灵枢·天年》均有论述,后世医家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衰老的防治方法。白兆芝等[2]根据《黄帝内经》中的“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提出衰老是人体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因气血阴阳不足发生的多脏器次第有序的渐进衰老过程,而胃衰老是引起衰老的核心原因。李晓康等[3]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其对衰老生理、病理有“引导、统率”的作用,故提升年老体衰者的生活质量,可从调肝入手。

临床发现,五脏均可导致生命寿夭,但肾气盛衰更关乎生命根本。《景岳全书·妇人规》言:“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此源流之必然,即治疗之着。”《景岳全书·积聚》言:“肾虚则下焦不化,正气不行,则邪滞得以居之。”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认为,补肾关乎生命根本,肾气盛则寿,提出“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肾虚易造成人体生理早衰和免疫力低下,肾气是否充足和癌症的发病、发展及转归有密切联系,肾虚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靳永杰[4]提出扶正固本是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基本法则,补肾是扶正培本中最基本重要的一个方面。临证时,可根据肾精不足、肾气不足、阴阳亏虚的偏颇辨证施治。

肾所藏之精源于先天,运用血肉有情之品补肾填精、抗肿瘤,其理在于“以有情之品补虚培元以抗无情之癌毒”。精足则气血旺,脏腑得养,癌毒可除。《韩氏医通》记载异类有情丸可峻补肾精。叶天士言:“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补益,声气必不相应……余以柔济阳药,通奇经而不滞,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指出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肾精。此类药物有紫河车、坎脐、鹿角类、胶类、乳类、髓类、肉类、雄性动物类外生殖器、乌骨鸡、鸡蛋黄、雀卵、蛤蚧、龟板、鳖甲、淡菜、海参、海马、海螵蛸等[5]。邱泽计等[6]研究发现,补肾方剂可提升老龄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程钰等[7]针对不耐手术或放化疗的肿瘤患者中阴虚内热、肾水亏损不能制火者给予引火汤治疗,阳虚寒凝者则给予阳和汤治疗,临床疗效颇佳。

纯补法仅适用于证型比较单一或在防老抗衰、预防肿瘤时使用。血肉有情之品补益肾阴、肾阳,用量宜从小剂量开始,宜缓补,服用时须坚持较长时间方可起效。

2 通补法——虚若受补,思祛邪之念

癌症患者病久正气亏虚至极,邪毒、凝痰、湿邪成亢盛之势,此时投补肾之品实难祛邪,反因补之太过而加重痰湿、瘀血。因此,若想使虚人受补,则需常思祛邪之念,应采用“寓通于补之法”,邪祛则五脏元真通畅,气血津液生化有源、输布正常。具体治法可根据正虚与邪实的矛盾主次将化痰解毒、清利湿热、软坚散结等祛邪法与补益肾阴、肾阳、肾气、肾精之法结合使用。

2.1 扶正则毒可祛,亦需施祛毒之法 在癌症的进展中,痰、瘀、毒等病理因素起到了推动作用,癌症多发生于炎性反应部位,而炎症细胞可影响微环境,为癌症的发生、形成和迁移制造条件,湿、痰、热等病理产物也可内结而成癌毒。因此,治疗癌症在扶助正气的同时,宜运用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法以泻实邪。周仲瑛教授首倡“癌毒”学说,认为癌毒是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产生的特殊毒邪,与痰、瘀、湿等病理因素胶结存在,共同为病[8]。霍达等[9]指出癌毒是癌症发生的基本病机,亦是病理产物,施以扶正解毒祛瘀法,临床疗效显著。

2.2 温补肾元,兼祛湿化痰逐饮 津液运行失常可产生痰饮等病理产物,且一脏失司即可生痰饮之患。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至肾而终,肾蒸腾气化功能异常则会导致饮、痰、湿等病证,可以认为人体的津液代谢全赖于肾。《素问·水热论》言:“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说明肾气虚在痰饮之邪的积聚中起核心作用。癌症隐匿而发,多属阴邪,损正气亦可伤形质,故临床多出现气阴两虚或肾精亏虚证候。基于以上认识,临床治以温补肾元兼祛湿化痰逐饮,使肾主水液的功能正常,从而恢复脏腑损伤组织的修复力。徐志瑛教授指出肺癌基本病机为正虚邪实,在邪气中,湿为百病之宗,治疗肺癌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基本原则,以补虚益肝、防止癌症再发与转移为根本目标,用药以解毒利湿、化痰散结等为主[10]。李晨龙等[11]认为,痰湿内阻是癌症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从痰致病的特点入手,探究大肠癌的病因病机、发生转归及其与痰的关系,其从“化痰”角度立论防治大肠癌,采用扶正固本、化痰散结等治则,收效良好。

2.3 虚深瘀亦深,补肾亦需通络 癌症迁延日久,常波及血分,导致络脉瘀阻。《医林改错》言:“肚腹结块,必有形之血。”《临证指南医案》云:“初病在经,久痛入络。”瘀血的形成可由气滞导致,但因虚致瘀是主因。如肾阳亏虚可致络脉瘀阻,肾阴不足络脉失于濡养,可导致血脉凝滞,故络脉瘀阻在癌症中常见,并在不同阶段严重程度不同。刘永惠等[12]认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加剧癌症血瘀证,而癌症血瘀证的实质是血液凝固-纤溶-血小板功能紊乱,活血化瘀应贯穿于中医治疗癌症的始终。临床治疗癌症时可在补肾基础上加丹参、莪术等以活血化瘀,但尽量不用破血之品。蔡梦梦等[13]提出“肾络空虚,瘀血阻络”是骨转移癌形成机制假说,患者多伴有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有瘀斑等血瘀证表现,实则是由于疾病日久引起络脉瘀阻不通、脏腑肌肉失养所致,临床在常规使用唑来膦酸进行骨保护的基础上运用补肾通络方干预效果明显。

3 兼补法——五脏互根,需肝、脾、肾同治

人体五脏通过生克制化维持机体的动态平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癌症发生时,在肾气不足、闭藏功能失司的同时亦可有肝主疏泄、脾胃传化等功能的失常,可见癌症病位虽在局部,实际与肝、脾、肾等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癌症时在补肾扶正基础上,常需联合健脾化湿、疏肝理气等法,此即兼补法。

3.1 补肾填精佐以健脾化湿之品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先后天互滋互充。肾虚虽是贯穿癌症发病、恶化、转移不同阶段的核心要素,但脾虚亦是癌症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培补脾肾是治疗癌症的常用方法。癌毒戕伐人体气血,脾失健运,气血生化无源,则饮食衰少,五脏失养,因此癌症晚期可佐以资生丸等健脾和胃化湿。周仲瑛教授指出,复法大方是治疗癌症的总思路,具体应用时需注意顾护脾胃[14]。基于癌症“肾虚脾不得运”的基本病机,可将补肾填精与健脾化湿法合用,长期服用可达良效。李志明[15]认为,晚期大肠癌癌因性疲乏多由脾肾亏虚引起,肾不藏精,精不生髓,加以脾虚难以运化水谷精微,导致营养不良、代谢失调、气血双虚,五脏失养而生该病,故采用健脾补肾法以调养正气,使脾气健运,肾阳充足,从而达到消除疲乏的效果。徐振晔教授临床治疗晚期肺癌以益气养精法为主,常用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黄精、山萸肉、女贞子、何首乌、淫羊藿等[16]。

3.2 补肾益精以疏肝理气、滋阴养血 关于癌症的治疗方法,《证治准绳·积聚》指出积聚需分初、中、末期论治,初期以行散为主,中期宜攻补交替,末期以补虚为主。癌症日久,肝疏泄功能异常,则无以促进肾精再生、贮藏;肾精不足则导致肝血亏虚,而肝血不足又可引起肾精亏虚,终致肝肾亏虚。肝肾同居下焦,癌毒日久可致气机逆乱,波及血分,损及肾精,治当以滋肝肾、益精血为要。林丽珠教授认为,肝体阴而用阳,“体阴”不仅指藏血,更涉及肾之阴精,肝癌的治疗应“体用并治、疏补共施”,即滋肝肾之阴兼疏肝理气,使疏而不散,补而不腻,常用滋阴药物有熟地黄、山萸肉、龟板、鳖甲、怀牛膝、制何首乌等,疏肝健脾药物有柴胡、枳壳、白芍、白术、茯苓等[17]。

4 小结

在癌症发生、恶化、转移的整个过程中,“整体正虚、部分邪实”是其基本特征。治疗时应根据癌症患者癌症不同时期的体质差异辨证施治,早期宜以祛除痰浊、瘀血等病邪为主,辅以扶正,晚期宜培补先天为先,兼调肝、脾、肾,以求“五脏元真通畅”。此外,基于中医未病先防的治则,可针对性、及早投以补益肾阴、肾阳的药物,通过抗老防衰预防癌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癌毒补法肾精
癌毒病机辨治体系的构建
“癌毒传舍”新认识及其在肺癌复发转移防治中的应用
癌毒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穆志明:“产品+服务”提升生活品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毒、癌毒的认识与癌症的益气清毒法防治思路*
春天哪来这么多怪病?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五子衍宗丸改善肾精亏虚证大鼠精液质量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