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未断喙的管理方案

2021-03-28 17:21炜,王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啄癖啄食种鸡

张 炜,王 敏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财务服务中心 050000)

1 精细的日常管理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时刻关注鸡群的行为习惯和细节问题,一旦发现个别鸡只有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异常情况时,需要立即查找发生原因:饲养密度过大、光照强度过强、空气污浊、垫料潮湿、饲料营养缺乏等,这些方面是否存在潜在问题,需要立即进行改善,在鸡群啄癖现象没有发展之前就妥善处理发病原因,有利于减少啄癖给鸡群带来的严重危害。否则,鸡群的模仿性很强,一旦有个别鸡只有啄癖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诱因,将这些有异食癖的鸡只挑出来,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其他鸡只就会很快学会相互啄食,进而到达无法挽回的地步,给整个鸡群带来严重损失[1]。

2 育雏育成期管理方案

2.1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首先给肉种鸡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保证鸡舍温度适宜和空气新鲜,促使鸡群保持积极的采食行为。尤其重视通风管理,鸡舍合理通风能够及时将舍内污浊空气排放出去,并且有利于保持垫料干燥,最重要的是没有贼风产生,冷风不会直接吹到鸡只身上。

建议根据肉种鸡体重、饲养密度等进行通风,育雏期和冬季使用最小通风模式,在温度适宜情况下,鸡舍内每间隔5min通风换气一次,同时结合进风小窗的开启数量和大小来合理通风,避免给鸡群造成风冷应激。

2.2 保持料位和水位合理

然后根据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上面推荐的料位和水位,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随时调整料位和水位,始终保持处于合理状态,避免料位和水位不足,促使鸡群相互争抢而诱发啄癖发生。反之也不能供给过多的料位和水位,如果在育成期鸡群处于限制饲喂阶段,就会促使个体过大鸡只采食过多饲料,而加大个体之间的差距[1]。

2.3 选择合适的饲喂系统

目前饲喂肉种鸡的器具有以下几种,平养鸡群使用的链式金属料槽、盘式塑料料桶、直接悬挂塑料料桶,以及笼养鸡群使用的金属或塑料料槽等。建议肉种鸡比较适合使用金属饲喂系统,因为金属能够对鸡只喙部产生钝化作用,能够减少啄癖现象的发生。另外有的小型肉种鸡场采取垫料撒料方式来饲喂,这样要求垫料厚度维持在2~4㎝,有利于对鸡只喙部产生钝化作用。

2.4 实施合理的光照强度

肉种鸡在育雏前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强度(30~60Lux),来刺激雏鸡增加活跃度和寻找食物、饮水,尤其是雏鸡生长到13~16日龄是肌腱发育的关键时期,较强的光照强度下,有利于促使雏鸡尽量增加活动量和腿部健康,随着鸡群日龄的增加,鸡群逐渐学会采食和饮水,可以在3周末将光照强度降低到10Lux,并且整个鸡舍光照分布均匀,有时在鸡群免疫期间将个别灯泡更换成瓦数较大的灯后,没有及时更换下来,这样极易诱发鸡群发生啄癖。建议规模化肉种鸡场最好在育雏育成期的光照强度能够随时进行调节,这样不仅有利于生产管理,还不容易引起鸡群发生啄癖。

2.5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是引起鸡群发生啄癖的潜在因素,尤其是密集情况下,鸡群的料位和水位容易缺乏。在育雏期肉种鸡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根据鸡群不同生长阶段,随时进行分群或扩群,保证鸡群饲养密度合理。建议在7日龄内进行首次分群或扩群,在4周龄和8周龄分别进行一次分群或扩群。这样不仅能够及时调整鸡群饲养密度,还可以保证鸡群拥有较高的均匀度[1]。

2.6 使用优质垫料

在雏鸡入舍前必须选用优质垫料,并且保证垫料具有易碎性,这样可以促使肉种鸡采食和抓挠行为,有效减少鸡群发生啄癖现象。同时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强垫料管理,每天定期翻动垫料,及时更换潮湿板结的垫料,保持垫料始终处于干燥易碎状态。同时加强饮水管理,避免鸡舍湿度过高引起垫料板结。尽量不要使用麦秸、稻草和苜蓿草等做垫料,这样容易刺激肉种鸡发生啄癖行为。

3 产蛋期管理策略

3.1 尽早转群

在鸡群性成熟前需要尽早完成转群工作,避免育成后期饲养密度过大,给鸡只之间相互争斗带来严峻挑战。转群前还需要将产蛋舍的环境条件、饲喂和饮水器具调整到与育成舍基本一致,以减少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给鸡群带来的应激反应,并且鸡群转入产蛋舍后能够快速寻找到饲料和饮水。及早转群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鸡群发生啄癖,还可以避免体重增加不足而影响性器官的发育,进而为提高鸡群的生产性能奠定基础。

3.2 适时混群

母鸡生长到22周龄左右性成熟已经基本完成,在开产前需要将种公鸡转入种母鸡舍内,混群时公鸡体重应该高于母鸡30%为宜,并且所有种公鸡的均匀度必须达到90%以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种公鸡之间、或者公母鸡之间产生相互争斗现象,也能够减少啄癖现象发生。建议将混群工作安排到晚上进行,这样公鸡可以自动散开到母鸡群中,减少相互啄斗的风险。

3.3 其他

肉种鸡产蛋期间最好使用金属饲喂器具,有利于对喙部产生钝化作用,减少鸡群之间的啄癖发生。同时实施科学的光照方案,整个产蛋期最好维持13~14h的恒定光照时间,不仅有利于提高鸡群产蛋率,还可以避免鸡群产生地面蛋,减少啄食蛋壳的风险。另外,每天定时收集种蛋,尤其是鸡群刚开产时,喜欢在架板和地面产蛋,出现较多的窝外蛋,增加鸡群啄食种蛋机会而形成恶癖[1]。

4 供给全价营养

如果供给肉种鸡的饲料缺乏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时,容易诱发鸡群发生啄癖。所以需要根据肉种鸡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来配置营养平衡的饲料。尤其重视蛋氨酸、赖氨酸和胱氨酸的含量,以及微量元素中的硒和锌含量必须充足,对预防鸡群发生啄癖有显著效果[2]。

肉种鸡的育成期需要限制饲喂,为了控制体重增加供给的饲料量较少,鸡群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采食完毕,如果饲料中能量含量较高、或者使用颗粒饲料,都会加快采食速度,这样鸡群饱腹感较差,就会寻找其他东西来啄食,进而增加啄癖的风险。另外饲料中钠、氨基酸和不溶性纤维含量较低时,也容易导致鸡群发生啄癖。

所以在限饲期间需要供给粗纤维含量高、能量含量较低的饲料,并且饲料形状最好为粉料,有利于延长鸡群采食时间。注意在降低饲料中能量含量时,需要对其营他养成分进行调整,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平衡。同时饲料中具有中等含量的不溶性纤维,能够降低食物对消化道的粘性,提高胃肠的消化功能,并且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延长,鸡只的饱腹感增强,减少啄食其他东西的风险。饲料原料或谷物粉碎加工后,不溶性纤维含量大大减少,建议将粗颗粒粉料和没有粉碎的大麦搭配起来饲喂肉种鸡,效果更佳。

5 发生啄癖后的措施

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认真观察鸡群行为,一旦发现有啄癖情况,需要立即寻找发病原因,及时改善饲养管理措施,并采取相应方法进行防控。如果鸡只啄食地面垫料上面的羽毛或者鸡群舔羽,这些都是发生啄癖的征兆,这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必须采取措施防控啄癖进一步发展。

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起到最佳效果。例如:适当降低光照强度、使用红光;检测饲料营养成分;减少饲养密度;降低鸡舍湿度;加强通风管理;在地面垫料上铺撒石子、贝壳;在饮水中添加液体氨基酸;在饲料中添加啄癖灵等,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措施,对防控鸡群啄癖恶化有一定效果[3]。

6 小结

总而言之,肉种鸡发生啄癖的原因比较复杂,并不是单纯的饲料营养引起的,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限制饲喂过度、鸡只无聊、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等因素诱发的。鸡群一旦发生啄癖,很难恢复正常,所以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案,才能避免发生啄癖,进而充分挖掘鸡群的生产性能[3]。

猜你喜欢
啄癖啄食种鸡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以1例啄趾癖病例的发生谈鸡啄食癖诱因与防治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不要打扰一只啄食的冬鸟
鸡啄癖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啄食的母鸡
啄食的母鸡
一例开产蛋鸡啄癖的治疗
浅析鸡群啄癖的预防与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