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活动渗透下的幼儿规则意识德育管理

2021-03-29 15:29张玲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冷处理气球裁判

张玲

大多数学前幼儿比较活跃、好动,他们不懂得区分场合并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十分随意,有时会给他人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当前很多家长将教育幼儿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忽略了幼儿心理的发展,缺乏对幼儿规则意识的教育。

作为幼儿的引导者,教师在开展一日活动的过程中,应抓住教育契机,观察幼儿行为,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时,不能采取强制或说教的强硬方式,应让幼儿理解规则的含义,使其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绘制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提醒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将分析笔者所在班级幼儿规则意识的发展现状,并从德育管理的角度提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方法。

(一)幼儿不守规则,打断表演游戏

一天,笔者在晨间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老爷爷的帽子”自主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有一段故事情节的对话如下:“今天的天气真冷呀!为什么在这么冷的天,小鸟不回自己的窝,要在树枝上发抖呢?”这时按照之前的剧本,应由涵涵回答:“因为……”涵涵还未说完,瑞宝就在旁边不耐烦地说:“因为鸟窝被大风给吹跑了呗!”在乐乐扮演老爷爷的时候,他躺在泡沫积木的床上表演,这时瑞宝又大声嚷嚷:“老爷爷是不是快死了。”

在这次表演区的自主游戏中,笔者充当了观察者的角色。笔者发现,涵涵和乐乐都遵守了同伴设计的自主表演程序,而瑞宝没有建立很好的规则意识。虽然幼儿阶段的教育提倡幼儿释放天性,但瑞宝没有尊重其他参与区域表演游戏的同伴,他的行为直接影响了其他幼儿表演的连贯性。通过对瑞宝的了解,笔者发现瑞宝的家长对赏识教育的理解有所偏颇,加上瑞宝长时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隔代教育过于溺爱,疏于管教,父母忽略了对瑞宝道德品质和社会规则方面的教育。

(二)幼儿不守规则,输了竞赛活动

在另一次晨间活动中,笔者在户外开展了抱气球的接力游戏。为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笔者在活动之初设立了三位“小裁判”,由小裁判制订游戏规则,监督游戏过程。“小裁判”将参赛的幼儿进行分组,幼儿两两一组背靠背抱着气球,和对面的幼儿接力,直到所有幼儿接力完毕。该游戏采取淘汰制,倘若中途气球掉落,幼儿需要回到原来的接力点重新开始,否则视为自动淘汰。瑞宝积极地参与了背靠背气球接力的活动,这符合笔者的预期,因为瑞宝在之前的表演活动中也非常积极。但是瑞宝和他的同伴在接力的过程中掉了气球,而缺乏规则感的瑞宝求胜心切,他立刻抱起气球,继续拉着同伴前往下一个接力点,结果导致瑞宝所在小组被淘汰了。

在游戏结束后,瑞宝流下了后悔的眼泪,他和“小裁判”交涉了很久,还请求笔者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告诉“小裁判”之后一定会遵守规则。“小裁判”十分果断地说:“不守规则就要接受惩罚!”作为晨间活动的观察者,笔者记录了瑞宝的表现,趁机对瑞宝进行教育,向瑞宝询问道:“你从这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呢?”。“遵守规则!”瑞宝脱口而出。于是,笔者对其他幼儿说:“老师相信瑞宝会改正的,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吧!”瑞宝在游戏的过程中求胜心切,直接忽略了游戏规则,他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游戏的失败。笔者观察了瑞宝的整个游戏过程,深知瑞宝缺乏规则意识,需要帮助瑞宝树立规则意识,使其遵守游戏规则,建立规则感。

(一)冷处理让幼儿获得自我反省的空间

因为大班幼儿的情绪情感较为丰富,当教师发现幼儿的问题时,如果采取直接告知的方式,可能会使幼儿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冷处理是良好的应对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冷处理让幼儿获得自我反省的空间。在区域表演活动中,笔者同样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瑞宝虽然在和其他幼儿说说笑笑,但是他们若有所思的情绪都表现在脸上,笔者从瑞宝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落寞,他似乎在用眼神诉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呀!”了解瑞宝的心理后,笔者设计了集体接力游戏活动,先将幼儿分组,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开始传皮球,到瑞宝这里时,幼儿开始议论起来,有的幼儿说:“瑞宝喜欢捣乱,我们还是跳过他给后面的歆歆。”瑞宝听到以后低着头开始沉思,正当笔者准备介入让瑞宝一起游戏时,歆歆说:“我们还是再给瑞宝一次机会吧,让他试试。”瑞宝听到歆歆的话也立刻说道:“我会好好玩的,相信我吧!”笔者通过冷处理的方式,利用幼儿之间的游戏和对话,让瑞宝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二)融规则于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和感知规则

从某种角度而言,幼儿游戏内容是实际生活的一种展现,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缩影。教师应在幼儿游戏中积极渗透规则意识,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和体验规则。幼儿天性爱玩,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特点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目标。在设计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社会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同时教师也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幼儿遵守相应的规则。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建筑师、理发师、图书管理员、医生等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遵守规则。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教学,让幼儿了解规则意识的重要性,帮助幼儿熟悉游戏规则,让幼儿树立良好的规则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以规则意识为主题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让不具有规则意识的幼儿,在与其他幼儿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

(三)日常生活中的德育保障机制

为了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首先,教师要将管理工作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其次,教师应秉承为人师表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最后,教师要经常观察幼儿,做好记录工作,准确地记录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从幼儿的行为中总结他们的特点,以便因材施教。

经过对瑞宝长期的教育和引导,瑞宝逐渐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在行为上有所改变。一天,在开展“交通信号灯”的社会规则课程中,瑞宝充当了“社会主人翁标兵”,在讲台上和笔者一起为其他幼儿讲述不同颜色交通信号灯所代表的含义。教师需开展与规则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小树立规则意識,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猜你喜欢
冷处理气球裁判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找气球
偏心度对C型环淬火和深冷处理组织和应力演变影响的数值研究
铝合金深冷处理现状研究
气球
深冷处理对8OCr9Mo2 钢组织的影响研究
金属材料深冷处理发展概况探讨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