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品质的方法

2021-03-29 18:05李萍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保护意识教师应幼儿园

李萍

幼儿能够活泼、茁壮成长是每一位家长的期望。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加强协作,为幼儿提供安全的成长环境,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幼儿园要重视常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从多方面有序、高效地开展幼儿园安全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纪小,身体发育还未成熟,且对世界的了解不够。因此,幼儿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导致的意外伤害。由于幼儿安全意识薄弱,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潜在危险,因此,开展安全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部分幼儿园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但实施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管理体系形同虚设。二是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信念,认为只要把教学做好即可,并未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幼儿受到伤害而专注于室内教学,没有及时有效地找到正确的安全教学管理方法。这些都是幼儿园在开展安全工作过程中面对的严峻问题,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会导致幼儿缺乏安全观念,不懂风险识别,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幼儿园要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度,使安全工作更加规范。幼儿园还要推进分工管理机制,层层细化,落实安全责任。

第一,幼儿园园长应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指导和推进幼儿园安全管理体系的修订、推广、实施和监督工作,并认真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增强全体幼儿园教师、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让所有工作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形成层层有人、层层落实、万事俱备的局面。

第二,幼儿园教师应该时刻敏锐观察,做到事事小心,先预测后防范,确保安全工作行之有效。教师应制订班级一日安全管理细则,并严格执行,有效保护幼儿安全,提升安全工作品质。值班教师要自觉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每天记录师生的出勤和活动情况,还要加强值班巡逻,配合教师全面监督幼儿日常活动、学习和休息中的安全事项,协助班组长处理突发伤害事件和善后事宜。

第三,门禁是进出校园的必经之路,是校园安全的第一关。因此,幼儿园要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做好出入人员登记工作。非幼儿园工作人员必须在登记后才能进入幼儿园,幼儿离园必须有父母的接送卡和班主任的签名。在幼儿上学、放学期间,园区领导应轮流在门卫值班,提升安全工作的品质。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实行委托亲属接送幼儿制度,所有想在园区接送幼儿的家长(祖父母、父母等)均要填写并签署委托书一式三份,幼儿家长、幼儿园及被委托人各持一份,幼儿园方可发放接送卡。

(二)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巡视

在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点滴中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积极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综合性,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教师要善于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幼儿行为特点,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比如,由于幼儿园里有很多幼儿,当出现安全隐患时,教师难以保护到每名幼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安全演习,设定危险情境,如地震或火灾,让幼儿按照平时学到的方法保持秩序,迅速疏散。此外,安全演习应按班级进行,幼儿园要统计疏散耗时最短的班级,并给予表扬或奖励。

又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反诱拐、反欺诈的实践,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让一位家长扮演“陌生人”,用物质引诱或“受父母委托”的借口哄骗其他幼儿。在练习结束后,教师应对所有幼儿进行反绑架、反欺诈的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如何应对可能的危险,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再如,食品安全与幼儿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在用餐环节,教师应监督幼儿吃饭时不要说话,以防止食物进入气管,从而帮助幼儿养成慢慢咀嚼和吞咽的好习惯。

(三)加强教师素质,增强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园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幼儿经常发生的事故类型,提高预防幼儿事故的能力,充分掌握幼儿安全教育和事故处理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始终把保障幼儿安全放在首位,消除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隐患,提高安全工作质量。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差,幼儿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什么可以玩、什么不能玩、什么对身体有害。比如,教师要告诉幼儿不要在路边玩,不要玩打火机、蜡烛和火柴,不要将手指插入插座的插孔中,坐车时不要将手和头伸出窗外,感到不舒服时要主动告诉教师。教师还要告诉幼儿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要如何处理。比如,家中发生火灾时,人们如遇小火应迅速扑灭,如遇大火应迅速逃生;如果外面發生火灾,不要开门,而是从窗户向外呼救等。此外,教师应该告诉幼儿一些常见的安全标志和救援电话,使幼儿逐步积累生活知识,了解危险、远离危险。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采取更多的方式帮助幼儿提高心理素质。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是教学的一项重点,这关系到幼儿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可以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活实践实现教学的综合性。同时,幼儿园也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安全演练,加强安全管理巡视,切实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品质。

(作者单位:四川天府新区煎茶幼儿园)

猜你喜欢
保护意识教师应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留住乡愁”前提下的锦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对陌生人的信任感与自我保护意识*
浅谈如何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