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幼儿园自然资源,让幼儿教育“活”起来

2021-03-29 18:05戈瑶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室利用幼儿园

戈瑶

教师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幼儿教育,有利于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身边可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如幼儿园中的花草树木等,让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感受到自然的无限魅力,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符合幼儿的性格特点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了初步感知、理解事物以及表达情感的能力,他们热爱富有想象力的活动。教师要把握幼儿的这一性格特征,据此开展活动,让幼儿感到轻松愉悦,引导幼儿探索周围的一草一木,使幼儿体会生命的奇妙之处,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二)符合幼儿教育的指导要求

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增加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让幼儿学会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教师要在幼儿教育中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作用,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感悟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提升认知和情感,这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效果,符合幼儿教育的指导要求。

(三)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

环境影响个体的身心发展,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每周亲近自然2小时或以上的人,明显拥有更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更加健康的体魄。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该营造舒适和谐的氛围,让幼儿经常接触自然。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有效地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的思维和品格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一份关于城市儿童与自然亲密度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被调查的1300多名中小学生中,有12.4%的孩子表现出“自然缺失症”的症状。自然缺失症是一种社会现象,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这种症状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现代城市发展导致幼儿玩耍的自然场所变少;二是部分父母过度干预幼儿,阻止幼儿进行户外娱乐活动;三是科技的发展导致电子产品盛行,占用了幼儿的大量时间。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给幼儿提供更多和自然接触的机会。

(一)挖掘幼儿园的自然资源,让教育活动“活”起来

幼儿园的空间和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教师要合理使用自然资源,使其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教师应当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出发,在幼儿的日常教育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资源的作用,不断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观察幼儿园草地上青草的形态、状态和气味,观察小草在不同天气和季节下的情况,让幼儿发现青草不同的美。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将所见画下来,加深幼儿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此外,在观察青草时,如果幼儿发现了蚂蚁之类的小虫子,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让幼儿说说小虫子在草地里干什么。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生长的树木,归纳树木的特征。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测量树木高度的方法,如以教学楼为参照物;或者让幼儿用多种方法测量树木的围度,如用绳子、尺子、手臂等,以此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树木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时的变化,开展收集不同季节树叶的活动或者绘画活动等,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不断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培養幼儿从日常生活中不断发现美的能力。

(二)发掘幼儿园的自然资源,让活动材料“活”起来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幼儿园教师需要准备足够多的活动材料,以丰富教学课堂。幼儿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比如石头、沙子、花草、树枝等,将常见的自然资源作为活动材料,让活动材料“活”起来。这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懂得利用身边普通的素材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学会“变废为宝”。

在制造“不倒翁”的教育活动中,幼儿需要制作外壳以及内部填充物的材料,幼儿园教师可以发挥想象力,在幼儿园园区内寻找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如利用泥沙制作内部填充物、将幼儿园饭堂里的蛋壳作为不倒翁的外壳。在寻找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并鼓励幼儿到幼儿园园区的花坛边、沙池中自行选取合适的泥沙。

每年的秋冬季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收集、整理枯枝落叶,将其放在教室的活动区域内好好保存,并在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时拿出来使用。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利用枯枝搭建模型,利用落叶拼画或者制作装饰教室的装饰品。

(三)创造幼儿园的自然资源,让教育氛围“活”起来

幼儿园的园区内虽然有着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但总体而言,幼儿在室内活动的时间远远长于在室外环境活动的时间,幼儿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封闭的教室内弥补自然环境的缺失。对此,教师可以将自然资源引入教室,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让幼儿教育活动的氛围“活”起来。

比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共同进行教室改造活动,引导幼儿选择包含花草树木、飞鸟鱼虫等自然元素的材料装饰教室。在改造教室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增进对自然资源的了解。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就地取材,让幼儿在园区内寻找自然资源进行改造,将其制作成工艺品装饰教室。在取材和改造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让幼儿做到不破坏花草树木、自觉保护自然资源。

又如,幼儿园教师可以在教室里划分出一块专门的区域,作为室内自然角。幼儿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一同参与自然角的建设,使自然角丰富起来。教师可以购买花盆、泥土以及花种,带领幼儿一起种花,然后在对应花盆贴上幼儿的姓名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园教师要教导幼儿照顾自己的花草,让幼儿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盆栽的成长过程。教师和幼儿一起改造室内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和幼儿共同构建教室环境,幼儿园教师能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的生活,增加幼儿和自然的接触,调节幼儿的身心,让教育环境“活”起来。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帮助幼儿形成主人翁意识,让幼儿在感悟生命的同时,形成高尚的品格。

自然环境和自然材料有助于丰富幼儿认知,幼儿教师要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激发幼儿内在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释放天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启发幼儿的思想,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教育“活”起来。

自然资源对幼儿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对此,幼儿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弥补自然环境的缺失,让幼儿教育“活”起来,使幼儿通过主动探索、感知来提升认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室利用幼儿园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我爱幼儿园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欢乐的幼儿园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