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认识

2021-03-29 18:05孙丹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孙丹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其成效会对幼儿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产生直接影响。鉴于此,幼儿园、学校及家长要对幼小衔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总结经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从幼儿园毕业后,幼儿会迈入小学的大门,面临新的校园环境,处理新的人际关系,逐渐习惯新的教师和教学方法等,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不顺利,容易导致幼儿心理压力过大,这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会阻碍幼儿的成长。因此,教师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向幼儿传递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幼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幼儿在步入小学后继续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跟上小学教师的教学节奏。

据笔者的观察实践,在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教学理念方面

虽然部分幼儿园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但他们的教育理念有待完善。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部分幼儿园教师关注幼儿在知识方面的衔接,会重点为幼儿讲解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加强幼儿对小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幼儿对小学知识的熟知程度,而对于幼儿在生活方面的衔接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这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出现身心上的不适应。

(二)教育衔接方面

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下,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可。笔者发现,相较于以往,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都获得了更新,他们积极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在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了幼儿园和小学各自为政的情况,双方各自设计幼小衔接工作方案,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同时,部分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没有观察和分析幼儿的能力水平,这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质量的提高。

(三)习惯培养方面

为了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幼儿顺利完成幼小过渡。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幼儿园没有认识到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专注于幼儿语言、科学能力的发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扮演监督者和检查者的角色,引导幼儿整理归纳自己的个人物品,提高幼儿穿脱衣物的能力,促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四)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教育的成效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对幼儿存在过高的期盼,甚至会揠苗助长,这与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相悖。还有部分家长对幼儿过度溺爱,不忍心在幼小衔接中严格要求幼儿,他们担心这会加重幼儿的学习压力。此外,还存在部分家长参与家园活动的频率过低的现象。教师应遵守友好互助的原则,努力克服家园沟通方式单一等问题,以多种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小衔接工作,促使家长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助力。

(一)加强幼小衔接的系统性

幼儿自控力不足,难以迅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为了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成效,幼儿园和小学应深化双方合作,深入学习幼儿教育的规律,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达成一致。此外,由于在生活管理及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幼儿园和小学应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方式,如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等,提高教学效果。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让家长认识到自身职责,引导家长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促使家长尊重幼儿的创造性想法,在家庭教育中训练幼儿的各项能力。幼儿园可聘请幼小衔接工作经验丰富的教研员或教育专家开展讲座,指导家长调整教育计划,并组建家长群组,定期开展开放日活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二)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

为了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幼儿园和小学要认清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明确各自在工作中的职责。幼儿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使幼儿养成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品质。小学教师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更新教法,努力学习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对症下药,提升幼儿的课堂参与度。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思维能力等为重点;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则要以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为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此外,为了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者还要注重科学管理制度的制定,科学建设教研平台,适当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模拟课堂,让教师围绕新的教育思想展开讨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三)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时,教师要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为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兴趣的培养,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习惯,促使幼儿在学习中积极思考。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求知欲和上进心。由于年纪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幼儿在步入小学后容易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如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学习用品,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同学争吵、打闹等。对此,教师应予以重视,在幼儿园阶段加强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促使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同时,教师要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幼儿在交通、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懂得正确保护自己。为了促使幼儿正确应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让幼儿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节奏,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使幼儿养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要从幼儿的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等多角度入手,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共同努力,确保教育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幼小衔接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正确的工作理念,明确自身在工作中的职责,全面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助推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