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

2021-03-29 18:05蔡静芳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小班创设深度

蔡静芳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个性化差异。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等,明确教育主题,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进行深入的探索,使其获得更多知识及生活经验,得到全方位的发展,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深度学习要求幼儿能够结合表面的知识形成主动探究、深度挖掘的意识,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将主题活动与深度学习相结合,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教育意义,提出了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以期对幼儿教师有所帮助。

第一,教师利用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能够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游戏是主题活动开展的基本形式,教师将主题活动作为媒介,利用游戏引导幼儿深入探索自然现象,了解科学知识,对幼儿的个体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能够使幼儿得到个性化发展。幼儿具有自己的思维想法,面对不同的情境和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幼儿能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进而形成良好的判断力,实现个性化成长。

第三,教师利用主题活动促进幼儿深度学习,能够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主题活动具有自主、开放的特点,幼儿能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自主成长,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与发展需求,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学习兴趣展开深度学习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保障。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其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让幼儿主动构建主题活动,进而培养幼儿的深度学习意识。此外,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幼儿的操作和反应,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游戏机会,以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可通过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我服务意识,主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且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在此基礎上,教师可以围绕“自理能力”创设主题活动,比如利用区域游戏“娃娃家”。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先对幼儿说:“今天每个小朋友都是玩具宝宝的爸爸或妈妈,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照顾小宝宝呢?”再引导幼儿在区域中展开自主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会根据自己一日生活的状态照顾娃娃,这可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及服务他人的意识,使其在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学会照顾他人,从而达成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小班幼儿的综合素养。

(二)基于活动材料展开深度学习

幼儿可通过与材料、环境的互动获取知识经验,提高学习能力,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教师要发挥活动材料的优势,根据幼儿的个体需求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引导幼儿不断地开发、创新、利用材料,鼓励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投放不同难度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多种能力,展现深度学习的优势。

以中班主题活动“我的奇思妙想”为例,幼儿需要利用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创造美术作品,该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创意思维能力。在活动过程中,笔者关注幼儿的操作和行为,根据幼儿的需求投放了不同的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比如,幼儿在操作时遇到了难题,询问笔者瓶口应该怎样连接起来。面对幼儿的问题,笔者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幼儿展开思考,如“想一想,跳绳是怎样将两个手柄连接起来的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先后尝试了绳子、胶棒、双面胶等道具,最终选择了自己需要的材料,解决了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让幼儿进行自主尝试,使幼儿学会“举一反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

(三)基于幼儿能力特点展开深度学习

学前教育儿童按照年龄划分,可以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三个阶段。在不同的年龄段,幼儿的能力、意识、实际操作呈现明显的差异。教师在创设主题活动时,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其成长规律及发展特征,创设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满足幼儿的个体需求,稳步提升幼儿的能力。此外,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在主题活动中用同一目标衡量全体幼儿,应将深度学习作为根本目的,满足所有幼儿的学习需求。

例如,小班幼儿大多处于3~4岁,语言系统尚未发展成熟,表达能力较差,生活经验不足,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主题活动“我的生活”,在活动过程中以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服务水平为主,丰富其生活经验,让小班幼儿学会感知生活现象及周围环境,达成深度学习的目的。中班幼儿大多处于4~5岁,各方面能力较小班幼儿有所提升,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结合中班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创设主题活动“神奇的大自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进行探究,逐步提升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满足其个体需求,培养中班幼儿形成主动学习、深入探索的意识。大班幼儿大多处于5~6岁,各方面能力较强,对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强化幼儿的社会意识,创设主题活动“我们的社区”,鼓励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其主动模仿社区中的人物,表演社区中的事件,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展开深度学习,强化大班幼儿对外界社会的认知,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基于主题活动展开深度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意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创设主题活动时,应重视幼儿的主体身份,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元素,引导幼儿参与策划活动内容,通过自主构建的方式让幼儿展开深度学习,使幼儿在自主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个体判断力,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

以大班主题活动为例,在活动开始前,笔者没有规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向,而是询问幼儿:“在今天的主题活动中,你们想玩哪些游戏呢?”幼儿听到笔者的话,纷纷展开讨论,有的幼儿说:“我想玩角色扮演游戏,因为我们刚刚学的绘本故事很有趣!”在与其他幼儿商讨后,笔者确定了活动内容,并再次提出疑问:“那你们都要扮演哪些角色、准备哪些道具呢?”幼儿再次展开讨论,主动分配活动角色,共同创设活动道具,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角色表演游戏。在该活动中,幼儿自主决定游戏内容、活动方向和成员任务,利用主题活动展开自主学习,进一步增强了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主题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发挥主题活动的教育优势,将幼儿的需求、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其在活动中进行深度学习,不断探索知识,丰富幼儿的综合素养,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为其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张家港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改专项课题“生活活动中幼儿深度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00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班创设深度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