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游戏的重要性及方法

2021-03-29 18:05顾晓丹
幸福家庭 2021年2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顾晓丹

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天性爱玩,对游戏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幼儿园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方式丰富游戏内容,为幼儿带来更丰富的游戏体验,促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各项能力的发展。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天真烂漫,对游戏有着极强的兴趣。幼儿教师用游戏呈现教学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理解知识的能力。幼儿教师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保证教学质量,让幼儿享受愉快的游戏过程,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开发幼儿的智力

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是3~6岁,在这一阶段,幼儿教师可以设计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的益智类游戏,使幼儿对游戏保持新鲜感和兴趣,促使幼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会根据教师讲述的游戏规则不断探究、积极思考,这有助于训练幼儿的大脑,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向幼儿传授有关拼音、数学符号的知识,使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得到智力上的发展。

(三)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

幼儿园的大部分游戏需要师生共同参与,这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例如,幼儿参加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时,会和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沟通,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交际能力;幼儿在参加团队协作类的游戏时,需要与其他小伙伴进行合作,这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团结协作意识与能力。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容易在游戏时与同伴出现争执。通过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幼儿能增进对同伴的了解,降低矛盾发生的概率。教师要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使幼儿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幼儿形成优良的品质。

(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很难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游戏活动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设计以“照顾宝宝”为主要内容的角色扮演游戏,指导幼儿完成照顾“宝宝”的相关任务,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父母的辛苦,进而理解“亲情”这一概念。幼儿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多人合作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懂得集体合作的重要性,促使幼儿理解“友情”这一概念。总之,通过合理设计游戏活动,幼儿教师能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这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结合幼儿实际生活设计游戏内容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需要结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计游戏,发挥游戏的教育价值。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的时候,需要结合幼儿实际生活,从幼儿的成长环境、认知水平等角度入手思考游戏设置的合理性,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其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买卖水果的游戏,让一部分幼儿扮演售货员,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在“买卖水果”的过程中,幼儿会思考自己是否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这些水果,会尝试说出各种水果的名字、外形、颜色、口味等,这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增加幼儿的游戏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不仅能享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还能了解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水果,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幼儿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玩“过家家”的游戏,让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等不同的角色,使幼儿在扮演过程中了解不同家庭成员的责任,产生家庭责任感,以更恰当的方式处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总之,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内容的时候,需坚持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的原则,使幼儿积极参与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二)采用趣味性的游戏形式

幼儿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及时改变游戏形式,以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对于同一游戏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产生新的游戏需求。幼儿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游戏内容的前提下,创新游戏形式。例如,在“买卖水果”这一游戏中,幼儿教师可以带着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水果,简单地设计不同的店铺,设计每种水果的价格标签,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幼儿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道具,丰富游戏形式。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磁铁找回形针,使幼儿获得关于磁铁的感性认识。在开始上课前,幼儿教师可以将回形针藏在教室里的不同地方,然后给每名幼儿分发磁铁,请幼儿帮助自己找到刚才遗失的回形针。幼儿每找到一根回形针,幼儿教师就给他们拍照留念。通过这种游戏形式,教师能培养幼儿的责任心、自信心,让幼儿了解科学原理。幼儿教师要不断丰富游戏形式,保证游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在游戏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名幼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其性格、能力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及时改变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班级中总会有一些自信心不足、胆小害怕的幼儿,幼儿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这类幼儿,积极鼓励、引导他们参与游戏。对于一部分接受力较强、热爱运动的幼儿,教師可以给他们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让幼儿与同伴相互配合。幼儿教师在带着幼儿开展跨越障碍的游戏时,可以让活泼的幼儿带上性格较文静的幼儿一起跨越障碍物。对于信心不足和跳得不够高的幼儿,幼儿教师可以将栅栏设置得矮一点,以培养幼儿自信心,提升幼儿运动能力,以免幼儿受伤。对于自信心强、跳得高的幼儿,幼儿教师可以将栅栏设置得高一点,适当增加挑战性,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之后的游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教师要及时关注每名幼儿的不同需求,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师和幼儿的情感,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3~6岁是幼儿身体变化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以及心理都会在这一时期不断发展。教师要适时组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游戏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幼儿教师在每次开展户外游戏前一定要对场地、设备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同时,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要做好应急预案,加强演练,以便出现安全问题时幼儿教师能快速有效地解决。在游戏即将开始前,幼儿教师要集合幼儿,重点强调安全问题,提醒幼儿严格遵守游戏规则,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幼儿是否存在不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幼儿的危险行为。对于场地上出现故障的设备,教师要及时上报幼儿园进行修理维护。不管是游戏前、游戏中还是游戏结束后,幼儿教师都要重点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保证幼儿的安全。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幼儿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幼儿教师要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融入游戏,加强幼儿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综上所述,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爱玩的天性。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点,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园教育的品质。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引导幼儿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同时注重安全教育,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