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技术

2021-03-29 06:02王光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水禽致病性禽流感

王光奎

(江苏省丰县畜牧医站,江苏 徐州221700)

江苏省丰县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属于黄泛冲积平原,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丰县水系主要由京杭大运河、微山湖的几条重要支流组成,县内有大沙河、复新河、黄河故道等主要河流组成,水资源丰富,有传统养殖水禽的习惯。同时江苏省也是水禽产品的消费大省,因此丰县水禽产业得到强有力的发展,而且前景向好。近年来,随着水禽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和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多样化改变,水禽产品市场呈现产销两旺,逐渐成为畜牧业新的发展力量,据统计,全省年均向市场提供水禽类产品50多万t,鸭蛋产量20万t左右,总产值达140亿元,已超过家禽总产值的20%。

随着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禽饲养品种的不断增多,养殖密度的急剧增加,加之饲养方式的改变、饲养条件粗放、环境和水体污染以及产品流通不规范等不利因素影响,使得水禽疫病的危害日益凸显,因此防控形势不容乐观。(1)疫病种类增多。禽流感、小鹅瘟、雏鸭肝炎等常见疫病发生变异,呈现新的变异株和感染形式;鹅痛风病、鸭坦布苏病毒病、星状病毒病、圆环病毒病等新发疫病持续呈现。(2)混合感染增多。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细菌与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协同作用,导致混合感染、并发感染、继发感染等屡见不鲜。(3)细菌的耐药现象增多。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等细菌对常规的青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4)水禽的饲料霉变问题依然严重。经过对存栏7000只以上的规模肉鸭场和存栏3500只以上的规模种鸭场持续检测,黄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中毒病例时有发生。但危害最严重的还是禽流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一种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和无致病性禽流感。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入一类动物疫病。

1 禽流感的病原特点

流感(Influenza)是正黏病毒科,单股负链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共有PB2、PB1、PA、HA、NP、NA、Ml、NS1等8个基因片段。分为A、B、C三个型,其中B型和C型仅见于人类,A型可见于人类、猪和马,偶见于水貂、海豹和鲸等其他哺乳动物以及多种禽类。禽流感病毒的特点主要有:

1.1 宿主范围广

A型流感广泛分布于人和禽类、哺乳类等,其中禽类主要侵害鸡、火鸡、鸭、鹅等多种家禽及野禽,野禽涉及雁形目、鸻形目中的主要禽类,包括麻雀、鹭鸟、鹦鹉、天鹅、鹤、海鸥等都有感染;哺乳类常见于猪、马,偶见于老虎、水貂、海豹和鲸等其他哺乳动物。

1.2 分布范围广

禽流感自1878年首次报道以来,几乎遍布世界各地,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和南北美洲都有分离出该病毒的报道,南极企鹅也有感染的血清证据。

1.3 亚型众多

目前国际上从禽体内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有18种H亚型和11个N亚型,二者组合,最多可达198种。目前危害家禽的主要有:H5亚型(包括H5N1、H5N6、H5N8等)、H7N9亚型等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以及H9N2亚型等低致病性禽流感毒株。

1.4 变异频繁,易发生基因突变和重组

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RNA节段组成,当不同亚型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病毒基因组可发生节段的交叉互换,产生新的病毒亚型。基因突变(漂移)如禽流感H5亚型病毒,不断有新的衍生分支产生,近几年流行的有2.3.4.4、2.3.2.1a、2.3.2.1c等变异分支。基因重组(转变)如H5N1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产生了H5N2、H5N6、H5N8等新的亚型。H7N9病毒的HA基因与H7N3同源,NA基因与H4N9、H11N9同源,其它6个片段基因与H9N2同源。H1N1病毒八个基因片段来自不同分支的流感病毒,其中HA、NP和NS基因为古典型北美系猪流感病毒,NA和M基因来自欧亚系猪流感病毒,PB2和PA来自禽H1N1病毒,而PB1基因来自季节性H3N2病毒。

1.5 交叉保护力差

不同亚型的病毒,相同亚型的不同变异分支病毒之间交叉保护力很低,为适应高致病性禽流感变异,国内H5亚型禽流感疫苗毒株不断进行调整更换,从Re-1株依次更新到目前的Re-12株。

1.6 致病力差异大

大多数禽流感病毒是低致病性或无致病性,少数亚型的少数毒株是高致病性。有些病毒对不同的物种存在致病性差异,如早期的H7N9病毒,对人表现为高致病性,对禽则表现为低致病性,早期的H5N1病毒对鸡表现高致病性,对水禽和野禽则症状较轻或不表现症状。有些病毒如H5和H7,可能起初表现为低致病性,但在家禽中传播复制中又会演变成高致病性。 有些病毒本身为低致病性,但遇到细菌的并发感染,又会表现为高致病性。致病性与病毒结合受体的特性、组织趋向性、HA裂解等特性有关。

2 临床症状

水禽的禽流感急性发病造成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潜伏期长,从几小时到数天不等,最长可达21d,明显表现为脚鳞出血,头部和面部水肿,可见神经症状和腹泻症状,有时可见角膜炎症,严重的甚至失明,产蛋突然下降。

3 病理变化

消化道、呼吸道粘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粘液增多,可见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粘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脑部出现坏死灶、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管套、神经胶质灶、血管增生等病变;胰腺和心肌组织局灶性坏死。

4 水禽在禽流感传播中的作用

4.1 储存宿主

家养水禽,特别是鸭,也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和传染源。有证据显示,家养水禽可通过环境,从野生水禽和陆禽获得感染,并能够以隐性带毒的方式持续排毒。

4.2 野生水禽与陆禽的禽流感传播纽带

在传统水禽饲养模式下,家养水禽可以与野生水禽共享水源与病毒,又可以通过与陆禽混养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陆禽,同样陆禽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家养水禽,再传播给野生水禽,促进了病毒的双向传播。

4.3 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

有研究显示,鸡、鸭、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AIV不同亚型及变异株的混合感染,其中鸭更为普遍,这为抗原转变产生新的亚型及毒力变异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因此,水禽与猪一样是不同禽流感病毒的“混合器”。

5 禽流感的监测

5.1 监测方法

病原:RT-PCR、荧光RT-PCR、病毒分离鉴定。免疫:HA-HI

5.2 监测范围

(1)加强湖泊、湿地和水产养殖丰富地区的监测;(2)加强秋冬和春季候鸟迁徙季节的监测;(3)加强水禽养殖较多且生产模式粗放的地区监测;(4)加强禽流感病毒亚型和变异情况的监测。

6 禽流感的防控

6.1 水禽禽流感的防控

水禽禽流感的防控也是一套综合的防控措施,根据多年来在基层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以及在制定禽流感等疫病防控措施的细节上一直处于“打补丁”的状态。当饲养管理、防控措施等细节做得不到位时,引发禽流感发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比如有的水禽场场主认为自己养殖的是肉用水禽,40多天就出栏了,不需要打疫苗。还有的认为禽流感在鸡群中较易传播,在水禽群体中不易感,根据“经验”认为不需要打疫苗。有的还认为产蛋前打了3遍禽流感疫苗了,产蛋期间就不用再打了,以防应激反应造成产蛋率下降。以上原因是导致基层防控难度增大、防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

6.2 一定要有隔离禽舍

水禽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措施至关重要,而大多数水禽场没有隔离舍,所有禽舍装的满满的,以达到最高产能,当有发病水禽或疑似发病水禽时,没有可供隔离的场所。我们县在养殖场建设规划上都要求必须要建设隔离圈舍,而且在《动物防疫合格证》申请办理验收时作为重中之重去查验。平时防疫工作督导时通过微信视频等方式也要查看隔离场所是否改为他用。让隔离圈舍在关键时刻发挥应有的作用,水禽发病后第一时间把病禽转移到隔离舍,单独观察治疗,同时对全群水禽做好密切观察,有无新进发病水禽。

6.3 实施疫苗免疫预防

当前用H5+H7三价苗全面强制性免疫。目前国家强制免疫疫苗都是政府采购疫苗,规模养殖场的“先打后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这不能造成免疫的“空档期”和“真空场”存在。(1)按照成熟的免疫程序做好多次免疫预防工作。(2)做好免疫抗体检测工作,各养殖场户应积极配合血样的采集工作,根据实验室检测,群体免疫抗体有效保护率常年要维持在85%以上,对水禽场才算是安全的保障。通过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持续监测数据来看,凡是重视禽流感疫苗免疫的水禽场,整体抗体有效保护率都在98%以上。因此从科学的实验室数据分析得出免疫重要性的结论。

6.4 强化生物安全防控

(1)加强养殖管理。无论是种禽还是肉禽一定要严格落实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2)养殖环境控制。安装严密的防鸟网,定时清运垃圾、粪污等,清理蜘蛛网及灰尘,防蚊虫、老鼠孳生,保持水禽场全面卫生清洁。(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人员、车辆、物料等出入门禁要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要落实全方位消毒的措施;参与及从事水禽养殖的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不进出活禽市场的制度规定;生产人员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不与外部人员直接接触。(4)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养殖场内,包括圈舍内外、物料、生活区的食堂外购菜品等都要严格消毒措施,场内食堂不食用禽类产品。诸多水禽场不建设大门消毒池和消毒通道,通往生产区的二次消毒设施形同虚设,来往串门的亲朋好友屡禁不止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染病的风险,尤其是感染强毒流行侵入的风险,因此消毒场所建设要科学合理、消毒设施设备要正常使用、3种以上的消毒药品要按照消毒制度交替使用;(5)加强粪便和废弃物处置。病死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受到污染的用具、垫料和饲料等要及时消毒处理,消灭传染源,保护易感水禽的生物安全。

猜你喜欢
水禽致病性禽流感
精彩绝伦的“水禽秀”
水禽耳边有枪声
水禽的画法(六)
水禽的画法(二)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防治H7N9 禽流感 家长知多少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
鸡大肠杆菌病并发禽流感的诊治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