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实践探究

2021-03-29 06:44朱倩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职业技能证书

李 乐,朱倩谊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公用事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促进了职业教育深入改革,很大程度上缓解职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轨的矛盾,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全面认识、理解、落实1+X证书制度,完成学生教育成果与职业技能成果之间的转化,建立健全证书、学生成果评价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形成高水平、高质量的职业育人体系是当前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1 1+X证书制度的实践意义

1+X证书制度,其中,“1”代表学生的学历证书,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的学历证明;“X”代表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生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技能水平凭证;“+”不是简单意义上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叠加,其起到1+1>>2的作用;1+X证书制度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学历证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技术技能水平。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于对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现代化、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培养面向行业企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 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价值取向

2.1 教育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活动中面向一线施工,其注重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其存在根本的教育属性不同,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教育方式、评价标准、职业岗位定位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应在当前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新时代元素,与时俱进,促进职业教育基础化、现代化。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单一知识型学生的职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结构性就业矛盾也日益突出,亟需改变当前单一化、模式化的职业教育现状,发展多元化、灵活化、专业化的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打破了职业教育的现状,通过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模式,以岗位确定人才培养体系、以岗位确定专业知识,以岗位确定职业技能需求等,促进职业教育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2.2 社会服务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的最终走向是服务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成为一线高素质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培养出的学生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是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归宿。当前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的发展,往往仅停留在课题层面,缺乏深度的融合,对学生的培养往往仅停留在理论知识或者基础技能的培养,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库,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人才发展的需求,且“技工荒”、“工匠荒”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不能直接到岗就业,需要企业进行二次培养,增加企业人才培养成本。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新技术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职业结构、职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对于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组织方式,将新技术、新理念纳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机结合,促进了书证融通,提高了试点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培训机构、评价机构在技能标准制定、考核中发挥重要作用,1+X证书制度中包含多个利益群体,彼此间相关承接、监督,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政府、人为干预,体现教育的公平性。1+X证书制度明确指出采用社会化、市场化去遴选评价机构、试点院校等,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均基于竞争机制,遴选出优秀的师资队伍,提高X证书的社会公信力,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3 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保障

3.1 外界环境实施保障

3.1.1 完善顶层设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顾名思义,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完善顶层设计是政策发挥最大化的根本。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推行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生态化的推动力。(1)针对新时代就业环境,从学生初就业、再就业、社会发展需求出发,落实职业技能证书的专业范围,为更多的高职学生提供发展、选择的机会。(2)协调各级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主次分明,加快国家资历框架以及学分银行建设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3)建立督查、自查机制,在职业资格证书“放管服”的基础上,保障1+X证书制度的秩序性,严格把关首批试点院校考核工作。(4)落实“第三方评价”和建立“退出机制”。

3.1.2 强化执行力 随着结构化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教育的普及型、职业证书的适应性、学生技术技能复合型等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主要突破口。立足于1+X证书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政策的精准化、完整性解读,协助相关教育培训部门、试点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分配试点专业、试点院校资源。(2)建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甄选该领域专家组成技术指导小组,为相关培训部门、高职院校提供技术支持。(3)组织试点院校以及其他具有优势学科院校建立优质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4)考证通过率奖励化,对高通过率的院校、教师队伍、学生考证队伍给予一定的奖励。(5)对试点院校、试点专业进行全方位评价,依据评价指标,合理分配教育支持经费以及后续专业申报,采用末尾淘汰制度,提高试点院校的竞争力。

3.1.3 改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地方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分层次、全面化设计培训评价体系。在职业培训原有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企业需求、院校校情、学生学情等,各级实施主体共同讨论、设计、完善评价体系。(1)紧跟国际先进职业证书认证模式,探索适合国内校情、学情的标准评价体系。(2)多领域、全方位整合教学资源,共同开发针对性的教学模式,编写、甄选优质考证教材。(3)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及时更新,与时俱进。(4)加强监督,建立分层监管机制,保障职业技能证书的平等化、公平化。(5)降低考证收费标准,扩大考证的普及率。

3.2 高职院校内部实施保障

3.2.1 深化校企合作,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学习、传道受业的导师。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尤为重要,直接影响X证书的技能培训水平。“职教20条”、“双高计划”等职教政策对教师教学队伍的专业水平有了明确规定,落实教师队伍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因此,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落实“双师”教师培养的任务较为突出,应不断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加强教师队伍校外培训基地的建设,培养知识渊博、技能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此外,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应选派优秀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学习企业先进技术,并落实于后续的课程教学中。与此同时,建立双导师制度、校企职工双向轮岗制度,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

3.2.2 强化校培联合,提升培养环境 培训评价组织和试点院校均是1+X证书制度的相关利益方,在试点工作中互利互惠、相互监督,其中培训评价组织属于建设标准的“甲方”,试点高职院校属于培养培训环境的建设“乙方”。因此,在整体建设培养过程中,双方应加强联系,细化建设标准,强化建设条件,建设符合X证书技能培训标准的实训环境。结合X证书差异化,以BIM证书为例,(1)高职院校机房硬件设施需更新完善,满足REVIT软件的培训、学习要求;(2)完善硬件设施维护、保养流程,建立应急保障机制;(3)考核过程,采用第三方巡考、评阅机制,避免行政干预及人为操控。

3.2.3 加强校师协作,促进“三教”改革“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驱动力,将X证书与“三教”改革挂钩,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教学教材的及时更新、教学教法的新颖化、可接受化。

以教务部门为主导,联合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着工匠精神、科教强国等要素,将企业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思政等能力的需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施中,不断修订、更新人才培养方案。(1)淡化学科,强化专业,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减少基础课课时时间,应以专业教育及实训技能为主,紧密联系行业热点,充分发掘岗位的实际技能需求。(2)课程的发展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积极申报“1+X证书”专业试点,培养学生技术与技能并存的能力。

3.2.4 瞻高远瞩,顺应政策发展 高职院校应抓住1+X证书制度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做好优势基础专业的试点专业、试点院校的申报工作。(1)在申报之前,应做好相关数据调研,根据该区域的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企业人才需求,将1+X证书制度实施成效最大化。(2)在实施过程中,应成立1+X证书制度试点领导小组,联合教务部门、继续教育部门、招生就业部门、职业技能培训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共同建立、培养职业技能教师专业队伍,加大技能培训教师的绩效待遇,提高教师队伍的积极性。(3)在学历教育正常化的同时,大力宣传X证书的重要性、职业性,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力的学习风气、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复合型能力。(4)积极创造良好的硬件配套设施,树立榜样效应,院校加大补贴力度、降低学生考证成本。(5)落实学分银行制度,积极推进学分与职业证书的转化。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