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03-31 09:24王英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王英森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发病骤急且迅速,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多发于儿童和老年人群。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恶心、便秘以及反跳痛等,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会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临床上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方式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弊端较多[2]。为了快速改善患者的病情,本文将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70 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 例。实验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最小25 岁,最大70 岁,平均年龄(54.52±10.26)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最小24 岁,最大71 岁,平均年龄(54.78±10.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选择机体右下腹麦氏点作为手术切口,经皮肤-皮下组织-腹腔逐层切开,然后手术医师以自己的肉眼探查患者的腹腔情况,快速且准确找到阑尾位置,切除阑尾;之后用生理盐水清洗患者腹腔,并对手术切口进行逐层关闭、缝合[3]。

1.2.2 实验组 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室护士指导患者选用仰卧体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肚脐上缘做弧形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 cm;然后建立人工CO2气腹,气腹压设为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4]。手术切口选在患者的左下腹及右下腹麦氏点处,将腹腔镜置入腹腔,探查腹腔情况,明确阑尾位置,清除腹腔积液,分离阑尾周围粘连组织,用超声刀离断阑尾,使用电凝钳固定阑尾周围组织,然后采用钛夹夹闭动脉,并用电凝钳切断。术后,采用温生理盐水清洗患者腹腔,仔细处理渗出液,消除气腹,认真确认无活动出血后把套管针一一取出,避免遗落;再对手术切口进行逐层关闭。术后需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5]。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肠梗阻、腹腔出血、残余脓肿以及切口感染等;②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③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情况比较 实验组手术时间(65.88±8.54)min、切口长度(1.55±0.14)cm、住院时间(4.09±1.42)d 均短于对照组的(120.12±10.68)min、(6.91±0.38)cm、(7.63±1.64)d,术中出血量(29.99±7.75)ml、住院费用(5825.28±140.78)元均少于对照组的(56.11±6.67)ml、(8611.36±143.3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手术情况和住院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指患者阑尾管壁出现坏死或是部分坏死,阑尾腔内积脓,腔内压力增高致使阑尾壁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呈现黑紫色[6]。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发病急,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感,同时穿孔位置多位于阑尾根部和尖端,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导致重症腹膜炎,继而造成局限性或是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等严重病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在现阶段的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应用广泛的手术方式包括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将腹腔内脓液完全清除[7]。开腹阑尾切除术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着一定的弊端,切口大,易损伤患者的机体,术后恢复效果不佳,恢复时间长,大大增加了术后感染的风险性,提升了并发症的发生率[8]。随着医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应用在临床治疗中,借助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优势明显,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小,安全性较高[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65.88±8.54)min、切口长度(1.55±0.14)cm、住院时间(4.09±1.42)d 均短于对照组的(120.12±10.68)min、(6.91±0.38)cm、(7.63±1.64)d,术中出血量(29.99±7.75)ml、住院费用(5825.28±140.78)元均少于对照组的(56.11±6.67)ml、(8611.36±143.34)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王海明[1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有更明显的优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少,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中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