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

2021-03-31 09:24王晓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刮宫电切术宫腔镜

王晓梅

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良性子宫内膜疾病,其是指由于激素对子宫内膜的持续刺激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炎性息肉,常常导致育龄妇女不孕[1]。近年来,宫腔镜检查在不孕诊断中普遍应用,由于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腔,定位,刮除和活检,因此可显著降低盲刮引起的高漏性刮伤率,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宫腔镜具有许多优点,如出血少,恢复快,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并得到广泛认可。本研究选取2016 年2 月~2017 年5 月在本院收治的83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2 月~2017 年5 月本院收治的83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42 例)和对照组(41 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8~39 岁,平均年龄(32.2±4.5)岁;病程3~7 年,平均病程(4.2±1.1)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7~40 岁,平均年龄(33.1±4.1)岁;病程3~6 年,平均病程(4.1±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2]①患者均在本院诊断及治疗;②患者一般状况可,无心、肺、脑等重大基础疾病及凝血障碍。

1.2.2 排除标准[3]①伴有精神疾病及依从性差患者;②术中需改变手术方式或术后未完成随访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实验组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患者在月经后3~7 d 进行手术。术前6 h 用400 μg 米索前列醇片软化阴道宫颈。麻醉后,选择5%葡萄糖溶液膨宫,流速150 ml/min,压力维持在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了进行宫腔镜电切处理,首先明确息肉数目、位置及是否有蒂,宫腔镜下电切息肉基底(切割功率80 W,电凝50 W),负压吸引,然后再次进行宫腔镜检查。切除表面组织发现有血管时可选择先电凝,然后血管离断。术后再次检查宫腔,散在出血点电凝止血,出血较多时可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术后排空宫腔并给予抗炎、止血药物等常规治疗。

1.3.2 对照组 采用刮宫术治疗。由本科同一组医师操作进行刮宫,采取适当的方式去除息肉,保证息肉刮除完整,术后彻底止血。用负压充分吸收腔体,然后宫镜检查确定刮宫情况。两组均用雄激素治疗,4 mg/次,b.i.d.,共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每块纱布填充血液记为8 ml,术中出血量根据术中使用的纱布量估算。

1.4.2 月经量 记录术前、术后1 个月及3 个月的月经量,根据月经失血图评估月经量。

1.4.3 术后情况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 个月的复发率及妊娠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均少于本组术前,且实验组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术后3 个月,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ml)

表2 两组患者月经量比较(,ml)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bP<0.05

表3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病理表现为局部间质过度增长被覆良性腺体上皮,临床发病率15%左右[4]。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子宫出血及不孕症的主要原因,目前研究认为多数是由患者体内雌激素等水平紊乱以及长期妇科炎症导致。由于患者临床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且息肉病存在恶变几率,临床发现后应积极治疗。宫腔镜电切术及刮宫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对比传统盲目刮宫术,宫腔镜电切术通过直视下操作及电凝止血,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子宫内膜息肉是分娩期及绝经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患者子宫出血、腹痛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愈后较好。子宫内膜息肉可影响精子迁移、精子与卵子结合造成不孕,首先该疾病会导致输卵管狭窄、堵塞,造成精子难以通过,阻碍受精过程;同时该疾病病史长,患者宫腔内微环境改变,宫腔内呈慢性炎症状态,容易出现感染,精子进入后不易成活,子宫内膜等血液功能供应改变,受精卵发育受限,受精后发育困难,患者容易流产。因此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仅要彻底清除息肉,术后还要控制感染、防止复发,维持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结构及功能稳定。常规刮宫术是临床多种妇科疾病治疗方式,具有危险性低、辅助诊断同时术中止血彻底、术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但由于刮宫术无法观察宫腔镜情况,主要是依靠操作者经验,由于个体差异,刮浅了息肉难以刮净,刮深了损伤患者子宫内膜,增加患者术后宫腔粘连等严重并发症[5]。宫腔镜电切术可视下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术中息肉切除干净,对于大血管可通过电凝后离断,避免了盲目操作造成的子宫内膜损伤,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手术风险降低,能够保护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术后复发率降低,提高了术后患者的妊娠率。宫腔镜检查由于能够准确直视腔体和位置,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宫腔镜可以直视下彻底清除子宫内膜息肉,保持子宫内膜完整性。对于需要保留生殖功能的患者不会影响卵巢的功能。子宫内膜息肉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宫腔镜直接内镜下电切术和刮除术。因此,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完全切除子宫内膜息肉,消除患者症状,积极预防复发的发生是成功治疗此类患者不孕症的关键。尽管宫腔镜电切术和刮除术均可以有效去除患者宫腔内子宫内膜息肉并消除患者的症状,但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比刮除术更有效。

综上所述,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月经量,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刮宫电切术宫腔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
宫腔镜手术与刮宫术对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激素表达水平及预后影响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