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栓塞的临床效果

2021-03-31 09:24庄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利伐沙班脑栓塞奥扎

庄雪

近年来,脑栓塞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脑栓塞是指脂肪、血凝块、赘生物等形成栓子在血液循环过程中造成脑血管管腔堵塞[1]。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鼻出血、走路异常等。如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患者瘫痪,脑功能障碍等,若在中等动脉处出现大范围梗死会导致患者死亡[2]。传统治疗以抗凝、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为主,但部分患者效果欠佳。利伐沙班具有提高凝血酶原活性,延长作用时间,抑制血液凝集的作用。奥扎格雷钠是一种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作用。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部分脑栓塞患者应用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36 例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 例。对照组男31 例,女37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63.2±4.8)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4.4±1.3)年;观察组男35 例,女33 例,年龄48~78 岁,平均年龄(62.7±5.1)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4.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利伐沙班(BayerPharmaAG,国药准字H20140132,规格:10 mg)治疗,口服,1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250 ml 5%葡萄糖溶液中注入奥扎格雷(海南利能康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201,规格:4 ml∶80 mg)80 mg,静脉滴注,2 次/d,利伐沙班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显著改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89%;改善: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②使用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包括PT、APTT、FIB、D-D。③采用GCS 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包括睁眼、言语反应、非偏瘫侧运动反应3 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越清醒。采用ADL 评估患者生活能力,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④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基本痊愈35 例,显著改善12 例,改善14 例,无效7 例;对照组基本痊愈7 例,显著改善14 例,改善25 例,无效22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61/68)高于对照组的67.6%(4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1,P=0.002<0.05)。

2.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PT、APTT、FIB、D-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 长于对照组,APTT 于短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表1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3 两组GCS、ADL 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GCS评分(7.0±1.1)分,与对照组的(6.6±1.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 评分(13.4±2.7)分,高于对照组的(9.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ADL 评分(53.0±7.9)分,与对照组的(52.2±8.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 评分(83.0±11.8)分,高于对照组的(63.8±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发生咳血2 例,便血1 例,肝功能异常3 例;对照组发生咳血1 例,便血2 例,肝功能异常2 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6/68)高于对照组的7.3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0.753>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3],老年患者是脑栓塞高发人群,通常发病危急,且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尽早对脑栓塞患者确诊并给予科学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快速疏通堵塞血管,降低患者颅内压和血液粘稠度为原则,常规治疗多采用血管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聚集剂以及抗凝类药物等。其中,抗凝剂在抗栓治疗中效果突出,但肝素等传统抗凝剂需要进行胃肠道外给药,患者出院后用药带来不便,而华法林等口服抗凝剂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治疗安全窗较窄,患者使用不便。

利伐沙班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凝剂,具有无需检测、使用便捷等优势。Xa 因子是凝血过程中内、外源性激活途径的共同起点,可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利伐沙班是新合成小分子[4],属于 Xa 因子直接抑制剂,其药效会直接作用于Xa 因子的活性位点,竞争性、选择性地与Xa 因子活性位点结合,对因子活性产生抑制,加长凝血活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抗血栓作用较为显著。

奥扎格雷钠属于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剂的一种[5,6],近些年来,临床将其应用于急性脑栓塞治疗,药液无色透明,选择性强,药效较高,可阻碍前列腺素H2生成血栓烷H2,降低体内TXA2浓度,促进前列腺素H2深入改善内皮细胞,合成前列腺素I2,有利于改善前列腺素I2和血栓烷H2之间的平衡关系[7],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供氧量的作用。同时,其可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α 链,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浓度,改善血栓形成基质,对血栓形成产生抑制[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7%(61/68)高于对照组的67.6%(4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临床效果相对更好,分析原因,利伐沙班可阻碍血小板聚集,奥扎格雷钠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部微循环以及能量代谢的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可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促进药效发挥,在改善凝血功能的同时,加快血流速度,避免脑血管痉挛发生。本次研究,治疗后,观察组PT 高于对照组,APTT、FIB、D-D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 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对凝血功能、昏迷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均起到显著的作用,分析原因,联合用药可制血小板聚集,进而阻滞血栓形成。此外,联合作用也能促进患者意识恢复,改善昏迷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6/68)高于对照组的7.3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并未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说明利伐沙班联合奥扎格雷钠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脑栓塞患者通过利伐沙班与奥扎格雷钠的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可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和昏迷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利伐沙班脑栓塞奥扎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对房颤合并冠心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患者的疗效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活络骨康丸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3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脑血栓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钠治疗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利伐沙班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分析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