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 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对患儿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影响研究

2021-03-31 09:25赵俊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铁剂铁蛋白缺铁性

赵俊辉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儿童常见营养缺乏疾病,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快,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缺铁性贫血不仅会使患儿生长发育减缓,长期贫血状态还可能对儿童脑部、肺部等发育造成影响[1]。患儿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无力等症状。传统的铁剂治疗方式效果慢,并且铁剂利用率低,需长期口服治疗,这不仅增加患儿服药心理负担,同时铁剂等会伴有不同程度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2,3]。研究表明维生素A 可促进肠道内铁剂吸收,但临床效果尚未明确。本院通过应用维生素A 联合铁剂治疗53 例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并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1 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5 例学龄前缺铁性贫血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男33 例,女19 例,年龄10 个月~5 岁,平均年龄(4.12±1.01)岁,轻度贫血患儿35 例,中度贫血患儿17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11 个月~6 岁,平均年龄(4.01±1.94)岁,轻度贫血患儿34 例,中度贫血患儿19 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于本院治疗诊断明确。②患儿及家属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重度贫血行输血治疗的患儿。②近半月内服用过影响本次研究指标的药物的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完善血常规、凝血等指标检查,明确患儿贫血程度,给予入院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对照组患儿给予琥珀酸亚铁片(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5,规格:0.1 g),0.5 片/次,1~3 片/d,分次服用。严格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上腹疼痛,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素A 治疗[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246],(3~5)万IU/d,分2~3 次口服,症状改善后减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Hb、SF、SI、FEP,所有检测指标依据临床结果及参照临床正常值,治疗后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包括头晕、恶心、上腹疼痛、便秘等,不重复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b、SF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Hb、S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S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SI、FEP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SI、FE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I 较治疗前升高,FEP 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I 高于对照组、FE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SF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SF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I、FEP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I、FEP 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n(%)]

3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临床常见贫血类型,多见于儿童及育龄期妇女。患儿由于机体内铁含量降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最终导致贫血[5]。学龄前期是人体生长发育快,包含铁在内的多种元素需求量大,如未及时补充很容易诱发贫血。缺铁性贫血患儿精神消沉,生长发育受限,严重这可导致患儿智力障碍。目前对于缺铁性疾病的治疗多以补充铁剂为主,口服铁剂安全性高患儿容易接受,琥珀酸亚铁片是临床常用铁剂,但铁剂服用后患儿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另外单纯铁剂治疗吸收率低,患儿血红蛋白等指标恢复慢,有报道称维生素A 可促进铁剂吸收,还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等多种效果。

孕期妇女与儿童铁需求量大,缺铁性贫血患儿不仅生长发育和营养状态受限制,患儿意志消沉等,患儿还会出现精神行为等异常表现。缺铁后患儿血红蛋白含量低,红细胞体积减小,携氧能力降低。研究表明血清铁蛋白可反映储存铁量,对于评估患儿缺铁程度至关重要[6];血清铁蛋白与患儿机体铁含量呈正相关,国外以血清铁蛋白<12 L 表示储存铁即将消耗完全,血清铁蛋白是机体铁含量降低的敏感指标。机体内储存铁减少后抑制血清铁蛋白合成,血红蛋白也显著减少,随着体内铁含量恢复,血红蛋白含量逐渐恢复。琥珀酸亚铁是临床常用铁剂,本品粉末状患儿易吸收,联合维生素C 等可提高患儿吸收效率,但调整缺血状态需长期服用铁剂治疗,铁剂服用后可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患儿出现恶心、便秘等症状。有报道称维生素A与铁代谢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表明大鼠应用铁剂后加用维生素A 可促进铁剂吸收。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Hb、SF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I 较治疗前升高,FEP 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SI 高于对照组,FE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治疗后血清蛋白等指标改善显著。

综上所述,维生素A 联合铁剂治疗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效果优于单独铁剂治疗,治疗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含量增高显著,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该疾病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案。

猜你喜欢
铁剂铁蛋白缺铁性
铁蛋白:疫苗设计新平台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孩子贫血能食补吗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术后静脉补充铁剂并不能改善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血红蛋白水平和输血率
铁剂
——忌食
严鲁萍教授治疗老年缺铁性贫血的经验
口服铁剂有禁忌吗?
新型天然纳米载体——豆科植物铁蛋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羊乳中的乳铁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