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元素与城市旧工业区更新设计融合应用探究*
——以六盘水水钢工业片区为例

2021-03-31 14:17覃启郡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2期
关键词:蜡染刺绣苗族

吴 昊,肖 婵,赵 娜,覃启郡,杜 梦

(六盘水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4)

0 引言

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旧工业区更新原则下,通过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功能改变等,使城市面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发生较大变化,也为政府和开发商带来经济收益。面对具有经济潜力和正面社会效应的城市旧工业区,如何有效解决工业废地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使被废弃的工业用地焕发其崭新的功能和意义,也是本项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将苗族织染技艺文化与旧工业区更新设计相结合,不仅保护了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文化遗产,也有效地传承了贵州本土民族文化,对六盘水打造地域民族文化旅游路线起到一定作用。

1 项目背景

1.1 项目地点

本研究项目位于贵州六盘水市水钢工业片区的轧钢厂,毗邻苗族蜡染非遗传承村马坝村,通过调查发现有可利用的工业废弃地。经过团队商议,本项目规划面积为3.54hm2,其范围内遗留3栋工业厂房,绿化面积为0.2hm2。

1.2 项目现状

长期以来,工业生产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导致周围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生长态势较差、噪声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建筑和植物表皮都附着较厚的粉尘。项目内部分道路设置不合理,厂区和居住区内人车混行,缺乏安全防护措施。生产空间的交通分割明确,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流线清晰,互不干扰。项目范围内轧钢厂的部分建筑属于工业建筑,部分属于私人建筑。工业建筑部分保留比较完整,但也有荒芜已久且内部结构严重腐朽损坏、建筑外部油漆掉落生锈的建筑空间。此次研究将对废弃地内的建筑和环境进行改造。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项目范围内植物配置较为单一,灌木、草本、竹类植物较少,缺乏景观层次性,现场植物品种包括雪松、黄杨、紫叶小檗、女贞、黄素馨等;还存在盲目种植现象,植物的抗性、适应性差,无法起到调节局部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项目范围内的公共设施较少,缺乏供居民和厂区员工运动、休憩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

1.3 苗族织染历史

苗族织染技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属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非遗文化之一。六盘水水城地区蜡染图案主要以点线面构图,画面饱满,整体上色彩白多蓝少。小花苗纹样多为几何纹、八角纹、古钱纹,图案精简抽象;歪梳苗以花鸟鱼虫自然形态为主,图案神秘又精美。六盘水水城蜡染技艺醇熟,经过布料制作与洗练、点蜡、染色、脱蜡、晾晒5道工序,完美展示了苗族蜡染的千年工艺。

2 设计构思

2.1 以遗产保护为前提

水钢工业遗产是贵州西部工业发展的缩影,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教育价值,对六盘水工业遗产的保护实质上是希望传承水钢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发扬三线建设时期坚韧不拔、勇敢争先的珍贵品格。因而,本项目在保护水钢工业遗产的前提下,通过对工业遗址的合理布局、景观的艺术处理,并与苗族非遗织染技艺相结合,既延续场地工业文化特色,又体现地域民族特色,同时将水钢工业时代精神传递下去。

2.2 以更新为措施

现今,水钢产生大面积工业废弃空间,迫切需要更新改造,为其注入新的活力,使其产生更多的现实价值。项目团队首先通过运用景观设计的途径对本项目现有建筑及其废弃工业空间进行改造再利用,例如场地景观骨架建构、废料利用、新旧风貌协调、新旧形式对比等;其次,更新废弃功能,以水钢工业遗产为物质载体展示水城苗族非遗文化,既传承非遗文化,又让工业文化遗产得以更新、恢复活力。

2.3 以民族文化为核心

城市形象建设离不开绚烂多姿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是城市形象的灵魂。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其中,1万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中就包括苗族。在本项目的工业建筑再利用和景观设计上应充分挖掘苗族织染文化特色,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价值,将苗族织染技艺文化浸润于水钢工业片区的更新设计中。例如,在建筑空间中展示苗族织染技艺流程、陈列苗族织染工艺品,在景观设计中点缀具有苗族风情的元素,将民族文化渗透到整体项目中。

2.4 设计目标

将苗族织染技艺文化元素运用于水钢工业遗产更新设计项目中,通过建筑功能布局和景观节点设计展示出苗族非遗织染的魅力,打造一个集参观体验、生产加工、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苗族织染技艺文化园区,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提供良好的孵化场所,更有效地发挥地方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优势,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旅游文化品位,丰富苗族文化内涵。

3 项目设计

3.1 园区设计主题

利用苗族技艺要素建设园区,从景观元素体现苗族织、染、绣文化的特色。非遗园内包括“织”“染”“绣”3栋建筑,是一个非遗文化产业的生产展示空间。非遗园不仅是非遗文化传承基地,还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园区,更是展现苗族非遗文化的地方,是具备多重职能的园区社会核心。游客在园区内不仅从视觉上能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文化,还能体验到苗族织染绣的制作过程和其中的乐趣。

3.2 详细设计

3.2.1 建筑设计

园区建筑分为“织”“染”“绣”三大功能,依次为建筑总面积2 325m2的晾布坊、建筑总面积为3 828m2的织染坊、建筑总面积为4 320m2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参观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织染绣技艺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从原材料到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感受民族技艺智慧,使苗族织染技艺得到保护与传承。

1)晾布坊 1层为染布区,包括染布制作室、成品蜡染布晾晒展示区。2层为晾布区,包括晾晒场和储藏室、卫生间。晾布坊为游人展示蜡染的蓝染与脱洗工艺,同时也是蜡染产业的重要生产场所与园区内重要的文化景观。

2)织染坊 1层为蜡染、刺绣原料麻布生产厂,也是古老苗族麻纺工艺的展示和科普区,内部有麻纺织展示区、麻布产品生产区、仓库、休息室、卫生间。2层是苗族蜡染工艺的展示与体验区,通过向游人展示苗族蜡染画蜡和成品加工,吸引游人参与蜡染的体验项目。空间内分为蜡染展示区、亲子体验区、画蜡室、产品加工区、工作人员休息室、卫生间。

3)博物馆 1层是博物馆核心区,收藏、展览贵州各地苗族服饰,以及服饰制作文化照片、影视,是一个苗族服饰文化科普和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空间分布有苗族蜡染服饰展厅、苗族刺绣服饰展厅、设备管理室、露天影视厅。2层是各种苗族织染绣文创产品和成品售卖场所,为园区的正常运营提供资金,空间内有刺绣服饰产品售卖区、蜡染工艺美术产品售卖区、蜡染装饰家居售卖区、交流室、休息室。3层为苗族织染绣非遗研究和文创产品研发场所以及非遗技艺的培训基地,空间分布有苗族织染绣技艺培训室、管理室、信息中心。

3.2.2 周边景观设计

1)景观之一:“织” 利用色彩提取直线,连接平台道路,以织物经纬形式进行景观空间分割,形成织染织物认识区、织染织物采摘区等娱乐体验空间。

2)景观之二:“染” 设计一个蜡染雕塑,以模拟扯出一块布的独特设计作为道路,以蜡染颜色为主,起引导作用,也作为一个景观带,有蜡染景观雕塑、蜡染图纹步道、蜡染布帆景观。

3)景观之三:“绣” 刺绣是一种文字记录的方法,刺绣造型与技法具有多样性、独特性、文化性、稀有不可复制性,它是一种历史的记录,是苗族文化的载体。把刺绣中的针引喻为人,刺绣中的针引领刺绣走向线,就如同人所需要走的路线一样,两者相似同为引领者。同理,把刺绣中的线引喻为人所走的路,线与路同为被引领者。把苗族刺绣中的绣法演变为道路和铺装,运用传统刺绣绣法来演绎,有景观凉亭、特色休息椅、蜡染浮雕墙及有蜡染图案的地面铺装、绿篱、草坪等。

3.2.3 植物配置

由于城市旧工业区的特殊性,园区内以抗性较强的植物为主,以乡土植物为基础,用色叶植物和开花乔木、灌木、植被等进行色彩添加或者镶边处理,增添观赏趣味,改善周围环境。如秋色叶植物枫香树,秋季时叶子由绿变红,增添了色彩变化。同时,枫香树又是苗族的图腾,增加民族文化特色。

通过引入苗族特色织染原料植物,形成观赏、采摘、加工、制作的特色植物景观体验模式。例如乔木冬青、灌木黄栀子、麻纺植物黄麻,以及蓝染植物马蓝、蓼蓝等。花季可观花,收获季节可以为游客提供织染体验,在展示织染原料制作过程中,使游客更真切地了解织染技艺。

4 结语

本项目以水钢工业区遗产资源优势为依托,结合本地区民族元素——苗族织染技艺文化特色,以城市旧工业区更新为目的,以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为核心,通过苗族织染技艺与旧工业区相结合,形成充满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文创产业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充分认识到尊重本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探索工业遗产与之相互结合发展的新形式,并将其植入具体景观形态中,以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增强旧工业区生命力与吸引力,从而让民族文化元素与城市旧工业区更新设计融合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蜡染刺绣苗族
蜡染的纹饰探讨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贵州蜡染的审美特征及其创新应用
清新唯美的刺绣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马丽蜡染作品
蜡染手绢寄深情
苗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