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瓶颈问题与破解之策

2021-03-31 08:52马骁李雪孙晓东
中国大学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新文科

马骁 李雪 孙晓东

摘 要:当下语境中的新文科具有“大文科”“跨学科”和“超学科”等基本特点,是跨越了传统学科壁垒并能为解释和解决当前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的文科。本文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新文科建设的主要问题,认为现有学科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知识创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趋势、基层学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有效实现新文科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对建设新文科发挥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不够等是阻碍新文科建设的瓶颈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把准文科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塑基层学术组织形态,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与新文科建设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等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举措。

关键词:新文科;知识生产;学科视野;建设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相继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并于2019年将这“四新”建设纳入本科教育教育改革及“‘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体现了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的战略意图及实践要求。因此,如何在更加宏大的视野和纵深的历史中把握新文科的内涵特点、找准制约新文科建设的瓶颈问题及其破解之策是当前文科教育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

一、新文科:内涵及特征

对事物内涵的认识与理解,往往构成并决定着我们思考和讨论该事物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自提出建设新文科以来,许多学者围绕新文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基本特征等展开了一系列充满思辨的研究与阐释,其中以“创新论”“融通论”最具有代表性。“创新论”认为“新文科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主张“新文科的核心是创新的新,而不是新旧的新、新老的新”,强调新文科的时代性,把新文科置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大逻辑中去审视和把握。“融通论”着重强调新文科的融通性,其中徐显明认为“新文科将是文理打通、人文与社科打通、中与西打通、知与行打通的‘四通文科”[2]。马费成认为,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伦理和道德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能依靠单一学科,必须多学科协同。于是,在多学科交叉边缘上出现了新兴的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在他看来,新文科的提出,正是寄希望于文科的内部融通、文理交叉来研究、认识和解决学科本身、人和社会中的复杂问题[3]。樊丽明从“新科技革命与文科融合化,进入新时代与文科中国化,历史新节点与文科新使命,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4]四个维度阐释了新文科之“新”的内涵 。此外,王铭玉、夏泉、王德胜、李石勇、邓绍根、周毅等学者基于不同视角拓展了新文科研究的视界和维度。上述学者关于新文科内涵和特点的研究阐释,都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新文科的融通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新文科的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学科”是一个教育学的概念,有其自身独有的内涵,也有其不同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但本质上与人类的知识生产和知识分类实践紧密相关[5]。第一,从知识生产的角度而言,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认为,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基于传统知识分类方法分类的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学科概念本身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客观现实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第二,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便于操作的分科教育难以达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需要恢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重建人的本身的全面性、深刻性和丰富性中的重要作用。第三,从我国文科教育发展轨迹来看,我们曾先后经历了移植欧美经验、效法苏联模式、与西方主流接轨等过程,以西方经典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一套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成了我们观察、思考、讲述问题的主要方式,导致缺乏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不能反映并引领中国的现实社会实践。因此,在我们看来,当下语境的新文科应该是致力于恢复客观现实本真联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充分体现民族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能更好解释和引领中国现实社会实践的文科,需要体现对世界本源的综合性和一体化以及对人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简单的“文科+理工”“文科+新技术”“新技术+文科”等纯技术路线或者机械地搬用“文科的新要求和新的文科建设并举”的思路并不能解决文科发展的根本问题。

据此,我们认为,新文科应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新文科是大文科概念,应该打破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法学等传统文科学科之间“人为”的壁垒,提倡文科学科之间内在交融。二是,新文科是跨学科概念,应突破文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之间的界限,从文理工农医等不同学科视角研究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影响以及社会运行和变迁规律。三是,新文科是超学科概念,旨在为创造人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以及解释问题提供新的思想源头、分析框架和逻辑路径。现实世界和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已经超越了学科之间的局限,综合性范畴中的问题往往受到实际使用、社会政策、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其解释框架要求科学家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对话与交流。换句话说,新文科建设不能局限在“科学共同体”内部,必须向包括政策制定者、相关利益方开放,把新文科变成能真正解决现实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人类生活中重大问题和促进人类知识生产文化繁荣的人文社会科学。

二、新文科建设:瓶颈及原因

不同的學者基于对新文科内涵及其特征的不同认识理解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路径选择。吴岩认为新文科建设应“加快理论体系创新”“深化专业改革”“开展课堂革命”[6]。樊丽明认为建设新文科关键在于“建设新专业或新方向、探索新模式、建设新课程、构建新理论”[7]。邵培仁提出从本土化、交叉化和国际化三个维度入手,其中,本土化是新文科建设的土壤和根基,交叉化是新文科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国际化是新文科建设的准星和坐标[8]。曹胜高认为新文科建设的关键问题是要明确新文科的定位,不是组织形式的变化,而是教育内容的变革,旨在培养超越现有专业局限与学科局限,专业素养高、学术能力精、综合实力强、有创造视野的新人才[9]。无论从人才培养还是学科建设视角,上述研究都强调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对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意义。问题在于,尽管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召开了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又在2008年将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的主题确定为“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但三十多年来并没有诞生令人信服的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新文科”。深入分析影响新文科建设尤其是制约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瓶颈性问题及其背后的根本性原因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前提。

1.学科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知识创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趋势

不同国家基于自身文化传统和对知识分类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类体系。中国古代传统学术迥异于西方,不主张将学术分而治之。中国现代高等教育诞生以来先后借鉴过欧美、苏联等高等教育学科分类体系。现行的学科分类体系是在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的,体现的是近几十年来知识生产、学术创新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指出“专业分化的日益加剧造成学科分类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是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领域甚至出现阻碍学科发展的端倪”[10]。近年来,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金融学、财政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会计学,文学一级学科下的语言学等相继提出要升级为现有学科分类体系中的一级学科,同时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名称也与现行学科分类体系出入甚大。这种论争、差异体现了现行学科分类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知识创新的现实要求及未来发展趋势。实际上,无论是从逻辑演绎还是从社会发展来看,现行学科分类体系更多体现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社会实践、知识创造和知识分类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人类生活的日趋复杂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模式的改变,已难以胜任对大量新产生知识的分类需求,更阻碍了更好解释和回应现实世界许多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2.基层学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

基层学术组织是以学者为核心、以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协同创新为途径的基本学术单元。我国高校院系、研究所、教研室或课程组等文科类基层学术组织基本上是由同一学科、同一专业的学者或是由讲授同一门课程或同类课程的学者组成,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上难以产生“化学反应”。目前组成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学者们大多是专门化教育的产物和受益者,习惯于专门化教育形塑的知识结构和“深井式”的研究视野,文科学者之间、文科学者与理工农医学者之间因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无法有效地利用技术工具或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解决所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大问题。尽管高等教育已认识到问题所在,并试图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坚持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知识生产逻辑和学科建设方向,但现有协同创新中心没有在根本上超越传统的“科学共同体”局限,文科类协同创新中心往往是由使用相同“语言”、范式或方法的志趣相投的专家学者组成,无法实现文科内部应参与的不同学科学者间的合作交流,更谈不上与理工农医等学科领域学者的跨界合作,最终导致知识创新缺乏多学科、跨学科或是超学科的视野,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路径缺乏符合客观现实复杂性的综合视角和应用价值。

3.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有效实现新文科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升华,或者说是对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范式等方面的全面重构。从教育理念来看,在我国强调社会转型、产业升级、提倡创新的大背景下,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专门化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文科对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以及全面发展人才的时代需要。从培养模式来看,传统的依托单一学科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过专过窄、人文教育缺失等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宽广、人格发展不健全、思维方式相对单一、创新创造能力不强,难以充分适应现代社会问题复杂化、知识应用综合化及知识创新常态化的新要求。从课程设计来看,既存在“国标”要求的基础性课程以及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和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之类的工具性课程开设不完整的情形,又存在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知识容量狭小、课程挑战度低等缺陷,更谈不上构建有效的跨学科复合课程群;有些高校文科專业的课程体系因受师资队伍的限制,往往是“各行其是”的学者间平衡的结果。从教学范式来看,以授课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以班级编制为组织载体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在大多数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仍占主导地位。总而言之,人才培养的狭窄化与现实问题综合化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对符合新文科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力度亟须加强。

4.评价体系对建设新文科发挥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不够

评价体系具有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在学科评价、学术评价、学生评价、学者评价等方面,我们都还在坚守传统学科、传统专业的价值追求,对高等学校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以及新文科转型发展激励不足。学科评价方面,目前学科评价体系按照既有学科分类标准重在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纵向发展成效的评估,尚未对一个学科的横向拓展及其交叉创新能力予以足够的关注,无法从“指挥棒”的角度引领新文科走向综合化。学术评价方面,把成果质量等同于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方式还广泛存在,对成果质量尤其是原创性要求和激励不足,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成果需要长期积累的重视不够,追求论文数量、期刊等级和揠苗助长式的学术氛围还没有根本性扭转,以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学生评价方面,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过程中要考核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情况,有悖于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与价值追求;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中还有对论文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内容,一旦毕业论文是跨学科研究成果,便可能因论文评阅者认为不是本学科或本专业的研究成果而放弃评阅或投否决票,最终导致“理性”的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尽量回避跨学科研究。学者评价方面,“五唯”评价体系尚未得到根本扭转,高等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考核、职称评聘往往看重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的数量,对教师科学研究成果的创新性以及是否是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成果关注不够,更缺乏实实在在的激励。

三、新文科建设:思路及举措

建设新文科须直面传统文科教育的瓶颈性问题,只有对传统的学科发展路径、知识生产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性变革,才有可能构建适应时代需求和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文科。

1.把准文科发展基本规律

基于知识生产的学科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文科也不例外。从学科演化的规律来看,学科总是在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应深入研究影响新文科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科技进步、产业变革、经济转型及其对人类社会生活的革命性影响,敏锐把握有效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优化学科分类体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从知识生产实践基础来看,人类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知识创造的基础和动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没有现成道路和现成理论可资借鉴参考,中国的新文科建设必须首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尤其要聚焦党和国家、人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坚持正确方向,从学科建设方向来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些本源性的问题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具有原创性的概念、理论、方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重塑基层学术组织形态

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着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责。高等学校要以文科领域的某一学科门类为主,吸收文科内部的其他学科门类的学者和其他学科门类愿意参与主体学科横向拓展工作的学者共同组建基层学术组织,以打破受传统学科建设理念指引的以传统院系、教研室或课程组为单位的条块分割的学科壁垒。要鼓励高等学校不同学科的学者自愿地因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的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文科内部、文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以便构建文理交叉、文医交叉、文工交叉的新文科体系。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由政府主导成立若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

3.完善学科协同创新机制

推进学科协同创新,需要不断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各参与主体从分散、条块、各自为战向集中、有序、深度融合的方向转变。要构建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各参与主体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良性互动循环的组织领导运行机制,同时在合作对象、合作模式、合作组织结构上优化选择,以形成自愿合作、目标统一、优势互补、权责明晰、共同发展的文科协同创新体系。要构建合理的权益分配机制,各参与主体要综合考虑创新性以及文科学术成果的延迟性,突出各参与者(个体)的核心能力和实际贡献,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的风险责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监管机制,在完善绩效评价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政府评价、第三方评价、独立机构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新文科建设与监管保障机制。

4.深化文科人才培养改革

人才培养涉及大学组织各个领域和方面,而课程是基础和关键所在。不同课程的有机组合本质上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水平。必须着眼学生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未来变革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养结构,构建适应学生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更多的多学科、跨学科课程,促进学生由知识层面向能力、素质层面的递进和辐射,打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森严的壁垒。要摒弃传统专业课程学科知识的碎片化,在整合传统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或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的复合课程群,增大课程容量并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挑战度。要推进全要素“课堂革命”,鼓励现行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探索打破由一名教师主讲一门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把其他学科专业优秀学者引进来,让分属不同学科专业的学者在同一时空就某一个重大理论或实践问题进行讨论、沟通和交流,突破单个学科专业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局限,从而让学生体悟不同学科对同一个理论或实践问题的认知差异和融合创新的可能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

5.构建引领文科发展的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切实改变文科类的学科评估、学术评价、教师评价等综合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上,从文科知识创新的逻辑来看,文科基础理论创新可能并不直接表現为线性的递进结果,衡量新文科建设效果不应简单套用理工农医学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不应指望短期内就见成效,而应着力构建面向立德树人、面向理论和实践创新质量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学科评价上,从学科发展规律来看,学科分类和学科设置是构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础,应适应新文科知识创新创造的现实逻辑和未来趋势,打破学科设置过细过窄的趋势,尤其是官方学科评估、专业评估和“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估都要发挥引领作用,要从实质上建立有助于推动新文科交叉融合创新的评价标准。

在学者评价上,从知识生产者的角度而言,对文科学者的评价尤其需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顽瘴痼疾,“营造更加宽松的学术环境,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做更前沿更具挑战的基础研究,缩小在前沿科技领域与领先国家的差距,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1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2]徐显明.高等教育新时代与卓越法治人才培养[J].

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11.

[3]陈鹏.“新文科”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N].光明日报,2019-05-20.

[4][7][9]樊丽明.“新文科”:时代需求与建设重点[J].中国大学教学,2020(5).

[5]马骁,李雪.再论中国财政学科发展的方向及路径选择[J].财政研究,2018(8).

[6]吴岩.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语[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3-7.

[8]邵培仁.新文科建设必须发起两场革命[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d5d690102yn4m.html.

[10]袁曦临,刘宇,叶继元.近代中国学术谱系的变迁与治学形态的转型[J].学术界,2009(1).

[11]薛澜:改革评价体系 让科研人员坐得住“冷板凳”[N].光明日报,2020-06-20.

[本研究得到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新文科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新常态下南京港生态型干散货码头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
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建设思路
浅议我国管理会计现状及建设思路
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路及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