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标准化管理途径

2021-04-01 07:53
商品与质量 2021年6期
关键词:堆场化学品预案

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是用来装卸和堆存往来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场所,因此提高堆存场所的安全事故应对能力以及优化堆存方式对排除安全隐患、提高装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我们将从危险货物的概述入手,提出现阶段集装箱安全堆放的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1 港口危险货物概述

2017 年9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为了加强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货物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第八十七条明确了危险货物的定义和范围,具体条款如下:第八十七条 本规定所称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港口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者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材料或者物品,《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 code)附录一 B 组中含有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的固体散装货物,以及经评估具有安全危险的其他固体散装货物;该部分目录共有28 种危险货物,出自《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 code2017)附录1 各固体散装货物明细表中的 B 组固体散装货物。固体散装货物系指除液体或气体外的,直接装入船舶货物处所而不用中间包装的由颗粒或较大块状物质组成的基本均匀的混合物。B 组包括那些运输时会使船舶产生危险局面的具有化学危险的货物,《经1978 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 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 公约)附则 I 附录1 中列明的散装油类;该部分目录共有43 种危险货物,出自《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 公约2011)附则 I 附录1 油类名单。油类系指包括原油、燃料油、油泥、油渣和炼制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石油,《危险化学品目录》中列明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共有2828 种危险货物,出自《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剧毒化学品是指具有剧烈急性毒性危害的化学品,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学品及其混合物和天然毒素,还包括具有急性毒性易造成公共安全危害的化学品等[1]。

2 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问题现状

2.1 全球进出口贸易量急剧增长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全球各国进出口贸易量逐年增加,需要转运的危险货物种类越来越多和流通环节压力越来越大,港口危险货物装卸量储存量逐年增加,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加上港口建设速度跟不上,导致港口危险货物的集装箱的堆场安全事故频发,近年来颇受关注,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9 年6 月,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32 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4.7%。2019 年上半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2699 万TEU,比去年同期增长5.1%。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呈逐年增长态势(见图1),随着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海陆运输工具之间衔接速度跟不上,各国集装箱港口的建设,各地水平不一等原因,导致集装箱码头上堆场货物越来越多,从而间接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图1 2014-2019 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趋势图

2.2 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的复杂性导致

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难度大的工作,首先是危险货物种类多,易燃易爆、放射性以及有毒性的货物应有尽有,应对不同的货物要采取不同的堆场措施,其次是场地限制和布局摆放的原因。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危险货物种类繁多。港口危险货物具有不同的种类,这就间接导致了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我国交通运输部2017 年27号颁布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危险货物的性质分为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放射性、氧化性等不同的性质,那么就间接存在爆炸、火灾、中毒、辐射等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危险货物的不同的性质也是造成港口安全事故频发和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场地和布置方式的原因导致。受港口建设规模的原因,现阶段常经常采用的集装箱布置方式分为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顾名思义,集中布置就是把危险货物集装箱集中在堆场的某个地区摆放并且辅以相应的设备设施,满足堆场要求,集中布置有利于集中管理危险货物集装箱,但是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集中摆放会导致危险发生时的连带效应,个别集装箱发生事故会导致周围的危险货物集装箱大面积受到影响,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一般情况下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规模越大,安全事故隐患也就越大。其次是危险货物集装箱集中摆放,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成本,以及需要配备比较完备的设施,这对港口的正常经营和管理是一个比较大的投入。分散布置是指将危险货集装箱分散堆存于港口的多个堆场,危险货物之间互不相邻,分属于不同的堆场空间,分散了危险系数,但分散布置也有以下缺点,首先是堆场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高,分散布置大大浪费空间,而这就间接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其次是危险货物集装箱与普通货集装箱的堆存要求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配备不同的专业的作业人员,增加了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需要港口配备一定数量的更加专业的人才[2]。

2.3 应对突发事故的救援能力差

应对突发事故的防护以及急救援能力差,也是现阶段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之一,首先是对日益增加的危险货物集装箱数量没有能及时地分门别类,对不同货物种类的性质没有做到备案,未能及时建立应急备案库,这就导致在应对突发事故时没有可以参考的应急预案,贻误最佳救援时间,其次是事故发生的最开始初期,没有能够有效防护和做出最准确的应急措施,导致事故从一个最小的面积扩大到大面积爆发,引发更为严重的灾难,比如一些易燃易爆品,或者有毒性,放射性的货物,发生事故时都要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还有就是缺乏专业救援人才,专业人才的是缺失,加上没有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导致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无法稳住,导致事态扩大。大多数的港口,没有一套常态化的应对突发事故的救援演练方案,经常是一套陈旧的应急预案长久不更新迭代,这就导致面对突发情况和突发事故时手足无措,甚至有的权威者擅自做主,采用非常错误的应急救援方法,导致引发更为重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3 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标准化管理途径

3.1 建立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应急预案

标准化作业的前提是对所有到港的进出口货物种类建立一个完备的危险品分类和应急处理预案,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按物理、健康或环境危险的性质共分三大类:一,理化危险类:包括爆炸物和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在20℃和101.3kPa 标准压力下,与空气有易燃范围的气体)以及易燃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压力下气体以及易燃液体等危险品,二,健康危险类: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呼吸或皮肤过敏等涉及的导致人类生殖细胞发生可传播给后代的突变的化学品等,三,环境危险:包括危害水生环境等对水生生物产生有害影响的潜在性质或实际性质类。对全球所有到港的进出口货物种类建立完备的危险品分类方案后,最重要的是对不同的危险品的性质,做出一个完备的调研和特征记录,辅以对应的应急处理预案,比如对易燃易爆品的处置的摆放方式以及对毒性和放射性物品的摆放和应急预案等。建立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应急预案的准则要坚持两条,第一是保证信息的完备性,不可缺失任意一条信息,更要做好及时补录和更新,第二,保证应急预案的可靠性。还要设立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存隔离规则,对各类危险货物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装载化学性质等作出明确的摆放和隔离规则,物品之间的最安全摆放距离要作出明确的提示,为了保证危险货物的货物和港口的安全,对不同的危险货物的安全距离,要做出准确而清晰的判断和要求,后期要严格按照给出的方案和表格执行。

3.2 优化集装箱布置、装卸和操作流程

首先,在设施设备的操作方面,要检修危险货物不同功能分区的基础设施配置,对不符合安全和应急预案的设备设施要与及时更新和拆除,根据危险货物在装卸运输中不同作业方式下的情况,要重点研究设备的耐用度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的配备要求以及运行模式,按照不同的作业条件和人员配备,开展辅助设备的检修工作,开展设备检修时,先要做产品市场调研,掌握此类产品的最新功能,查看是否有新型升级设备的问世,要努力保证所采用设备永远是最先进的,检修人员要积极学习新的设备维护知识,对新出的产品和更新的维修知识要第一时间掌握[3]。

其次在货物布置方面,要采用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相结合的模式。对于数量庞大且危险系数高的货物,要采取集中摆放。发挥集中摆放的优势,把单一货品的危险集中解决,采用最完备的安全防护设备以及保护措施。对于到港货物种类少且安全系数高的货物,采取分散布置的方式,分散布置的时候,首先要对货物的种类以及相邻货品之间的安全距离做出最准确的判断,防止化学品之间产生互相辐射。设立普通集装箱堆场之间的缓冲区,防止事故发生时产生连锁反应。

最后,在装卸流程方面,要参考现行标准中危险货物的性质和等级分类,对现有的装卸流程和步骤做出优化,对相关的资质人员设备设施要做出及时的检查和维护,重点检查设备的零部件以及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对高风险或潜在的高风险货物要立即制定出加急的应急预案,对高风险货物要提高堆场要求并明确流程装卸操作步骤,实行实战演练,模拟真实到港货物的摆放和装卸流程,发现问题并不断改正和优化操作步骤。具体来讲要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是为各类危险货物集装箱严格划分堆场区域。第二是对未粘贴危险货物标志,或未按照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粘贴标志的箱体以及损坏泄漏的箱体及时清除和检查,第三是所有作业人员应当在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对易燃易爆品箱体要配备吊顶框架的叉车才可以实施作业,最后是在使用非集装箱专用机械实施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时要配备专用的集装箱吊具,否则不允许开展作业。

3.3 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救援能力

设立应急预案处理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管理准则。建立堆场危险源管理机制,制定堆场功能区的违规处理办法,其次是要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分工,建立健全协调管理制度,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作业条件下要出台不同的安全检查和管理措施,最后要建立是现场作业现场巡视管理细则,制定应急处理程序和措施。在应对高风险货品时要建立两套以上应急处理预案,对易燃易爆、毒性和辐射性的物品要明确安全摆放位置和摆放安全距离,还要建立不止一套的应急预案。要建立一个权责分明的管理体制,在事故突发的第一时间要有决策人在场,要明确决策人的权限,给予当即处理问题的决策权,决策人必须熟知每套应急预案的处理模式并具备专业的能力,更要具备掌控全局的能力避免发生权责不清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危险货物装箱堆场作业管理目前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货物的布置方式以及应急救援能力方面。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抗风险的应急预案,要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模拟演练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对港口内的所有危险货物要分门别类,通过不断的补充信息优化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猜你喜欢
堆场化学品预案
基于遗传萤火虫混合算法的PC构件堆场空间利用优化研究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零堆存费对航运市场发展的危害
紧急预案
推动应急预案科学好用
集装箱码头堆场布置形式比较
应急预案的编制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应急预案岂能“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