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水平综合评价

2021-04-01 09:03陈庆文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贸易评分

庞 华,陈庆文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广州510006)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凭借迅速增长的进出口贸易额进入世界贸易大国前列。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 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54 143 亿美元。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外贸易也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主要任务做了全面部署,表明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目前仍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鉴于此,本文从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和贸易效益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于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补充,弥补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相关决策人员明晰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状况,为其制定外贸相关发展战略或政策提供指导,具备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高质量发展内涵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后,高质量发展迅速成为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文献不断增多,诸多学者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出了自身见解。金碚[1]指出,发展质量的高低,最终是以经济发展能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判断准则,而美好生活需要绝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性要求,而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任保平、李禹墨[2]认为,高质量发展就是经济的总量与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后,经济结构优化、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结果。田秋生[3]将高质量发展理解成一种以质量为价值取向、核心目标的发展,是能够产生更大福利效应、GDP 内涵更加丰富、更低成本、更有效率、更高水平层次形态、更加协调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张军扩等[4]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的高效率、公平和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郭周明、张晓磊[5]认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发展的速度目标以“ 稳 ”为基;二是发展的质量目标向国际一流看齐;三是发展的重点领域由出口和利用外资向进口和对外投资拓展。在已有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中,不同学者由于各自研究基础、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不尽相同,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并非完全一致,但普遍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与高速度发展相对应的概念,在强调发展速度的同时,也注重发展的综合效益,是以人为本的全方位发展。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尽管目前关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研究寥寥无几,但与贸易相关的评价研究已有一定数量,可以为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主要集中在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贸易强国评价、贸易绩效评价、贸易竞争力评价等方面。如李莹等[6]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为出发点从对外贸易的规模、结构、效益、潜力、依赖性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混合模型对沿海五省(市)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谭飞燕等[7]基于国际竞争新优势从国际市场地位和核心资源两方面构建贸易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关实证评价研究。曲建忠、吴宗杰[8]从产业和产品、产业价值链、经营主体、区域、监管模式、节能减排、境外转移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赵静[9]基于钻石模型理论,从分析影响服务贸易竞争力因素的视角出发构建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也有少数学者以贸易质量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评价研究,如贾怀勤等[10]、喻胜华等[11]、何莉[12],但设置的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或忽视贸易的社会效益,或忽视贸易的环境效益,或对进口贸易关注度不够,也较少涉及《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提及的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和贸易平台等内容,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在上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从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贸易效益四个维度构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1 贸易实力

贸易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最直观体现,包括贸易规模和贸易增速两方面。本文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贸易规模与贸易增速衡量贸易实力,反映贸易发展的数量特征与变化幅度。

2.2 贸易结构

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贸易发展过程中质的反映,涵盖进出口结构、类型结构、商品结构、国际市场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区域结构等内容,优化贸易结构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2.3 贸易支撑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既需要坚实的产业和技术基础,也需要贸易平台的支持。在产业支撑方面,产业结构、产品质量、企业品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技术水平可由“ R&D人员全时当量 ”“ R&D 经费占GDP 比重 ”和“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 ”体现。贸易平台也是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根据交易方式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具体涉及外贸集聚区、展会、跨境电商等。

2.4 贸易效益

贸易效益是指对外贸易活动带来的综合效益,也是对外贸易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其中,“ 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指净出口增量与GDP 增量的比重,反映经济增长中由贸易额增长引起的部分。“ 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率 ”指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与GDP 增速的乘积,其值越高,说明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越大。而“ 初级产品效益度 ”和“ 进出口贸易能源密集度 ”越高说明通过贸易活动出口的初级产品和消耗的能源越少,越有利于本国的环境保护。

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 所示。

3 评价方法

基于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考虑,本文选择结合熵权法和TOPSIS 法对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熵权法是客观赋权法的一种,根据各指标提供信息量的大小即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确定指标权重,客观性较强[13]。而TOPSIS 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出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得出各个对象的优劣程度,该方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对原始数据的利用比较充分,信息损失较少,是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种科学评价方法,但其权重通常是主观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14]。将熵权法和TOPSIS 法结合运用于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既能避免主观赋权法的随意性,也不影响TOPSIS 法原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评价步骤如下。

3.1 构建样本标准化矩阵

假设评价对象数量为n,评价指标数为m。依据原始数据可得样本矩阵X=(Xij)n×m。而后采用minmax 法对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得到样本标准化矩阵,即Y=(Yij)n×m。由于不涉及负向型指标,其标准化公式为(1)式:

表1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 计算出各个指标的信息熵

根据信息熵的定义,在本研究中,每个指标的信息熵计算公式如(2)式:

其中,pij值计算公式如(3)式:

3.3 求取各指标权重

根据计算出的信息熵值求取各指标的权重Wj,其计算公式如(5)式:

3.4 构建加权样本标准化矩阵并确定正、负理想解

将指标权重Wj与样本标准化矩阵Y相乘得到加权样本标准化矩阵Z=(Zij)n×m,并求取历年的正理想解Z+和负理想解Z-,公式如(6)和(7)式:

3.5 依次求出各评价对象到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

分别计算评价对象与正理想解及负理想解的距离,用D+和D-表示,公式如(8)和(9)式:

3.6 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分

最后求得各评价对象的相对贴近度,即综合评分,相对贴近度越高代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差。计算公式如(10)式:

4 测度结果与分析

4.1 测度结果

本文初始数据来源于我国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务年鉴》《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一带一路 ”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以及中国商务部官网、世界品牌实验室官网等。在搜集各指标完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熵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结果如表2 所示。

再通过TOPSIS 法求出我国2012—2018 年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到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以及相对贴近度(C),结果如表3 所示。

表2 各三级指标权重

表3 正、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及相对贴近度

4.2 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动态演变分析

通过对我国2012—2018 年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贴近度(综合评分)的计算可以明晰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演变趋势,结果如图1 所示。从图1 中可以看出,2012—2018 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从历年综合评分来看,由2012 年的0.273逐年增加到2018 年的0.680 4,年均增长率为16.44%,增长速度较快,同时表明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得到较大提升。

图1 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2012—2018 年)

为更深入地探究其变化原因,进一步对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贸易效益相对贴近度计算,其结果如图2 所示。具体来看,2012—2016 年综合评分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贸易效益相对贴近度的变化方向并不一致。以2012—2013 年为例,贸易实力评分小有提升,贸易结构评分波动较小,贸易效益评分有所下降,而贸易支撑评分增长幅度较大。深入分析2012—2013 年间各具体指标数据,可以发现: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比重进一步提升,其中2013 年货物贸易额首次超越美国位列世界第一,服务贸易额增长速度也较为平稳;贸易结构各具体指标波动不大,而贸易效益评分下滑主要是由于初级产品效益度和进出口贸易能源密集度有所下降,说明当时我国对外贸易的环境效益亟待提升;贸易支撑部分的“ 产业 ”“ 技术 ”“ 平台 ”等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故支撑评分增长幅度较大。而2016—2018 年间,综合评分增长幅度相对较大,由2016 年的0.449 9 提升至2018 年的0.680 4,年均增长22.98%,这是由于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贸易效益皆处于较快的增长态势。

图2 各一级指标相对贴近度(2012—2018 年)

4.3 各指标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为判断各指标对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分的影响程度,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各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关联度。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来判断不同序列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是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将系统因素的离散行为观测值转化为分段连续的折线,进而根据折线的几何特征构造测度关联程度的模型[15]。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态势,通过计算各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关联度可以判断哪些指标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较大。指标与综合评分关联度越高,排名越前,说明在2012—2018 年间其对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影响越大。

经过灰色关联分析,最终结果如表4 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发现,S7、S12、S36、S21、S275 项指标与综合评分关联度大于0.75,排名相对靠前,表明对贸易质量的提升影响相对显著。服务贸易进口额提升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对进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要积极扩大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以提升贸易质量。在环境保护方面,近年来我国一方面逐渐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鼓励对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效益的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加快了开放步伐,国家也提出扩大内陆和沿边地区开放;二是随着国内制造业梯度转移的加快,一些原先在沿海的制造业不断向中西部转移,客观促进了中西部省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支撑方面,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 ”为例,从2012 年的9.27 跃升至2018年的17.54,增长态势迅猛,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表4 各指标关联度及排名

5 结束语

本文以我国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贸易实力、贸易结构、贸易支撑、贸易效益四个维度构建了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实证测度,发现其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态势良好。服务贸易进口额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占进口总额比重、进出口贸易能源密集度、中西部地区出口额占全国比重、每万人专利授权数对我国对外贸易质量水平的提升影响相对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着力方向。

5.1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绿色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把服务贸易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培育服务贸易企业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市场网络等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体系。另一方面,要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此,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减少初级产品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发展绿色贸易,鼓励企业节能减能,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5.2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从粗放式的对外贸易转变为依赖高技术的对外贸易,需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加大对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实现出口主导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出口主导产业从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向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5.3 以“ 一带一路 ”建设为重点,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 一带一路 ”是我国政府为企业提供的发挥比较优势、解决产能过剩、改善贸易环境的有利平台,要以“ 一带一路 ”建设为重点,推动贸易稳定增长。对此,在国际上,要在继续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国际市场,推动进出口贸易国际市场多元化。在国内,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西部地区发展提速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国内区域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最终形成“ 一带一路 ”指导下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5.4 推进对外贸易平台建设,优化经营主体结构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展览业、外贸集聚区等对外贸易平台发展迅速,推进对外贸易平台建设可以增强贸易实力,提升对外贸易发展质量。应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措施巩固发展优势,包括积极培育国际知名展会、推进国家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等。同时积极扶持私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私营企业贸易额比重,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支持其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我国品牌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高质量贸易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我给爸爸评分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