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2021-04-02 00:15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天津301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白血病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血细胞分析仪又叫血液细胞分析仪、血球仪和血球计数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

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混合细胞白血病等。急慢性白血病病因较多,病毒、化学物质、放射物质、遗传因素等都可导致患白血病[1]。血液分析仪用于检测急慢性白血病主要是根据细胞获取信号来识别,目前有光电式、电容式、电阻式、离心式和激光散射式等五种[2]。本文主要从血液分析仪发展、应用于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作用等价格方面着重分析。

1.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莫尔德兰首次采用光电器对血细胞进行计数;1947年拉格克兰茨开始将高效光电倍增管加上光电扫描技术及暗视野照明法进行血液检测分析,克服了莫尔德兰光电法中存在的问题,证明了该方法可试用于临床;1958年,库尔特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变化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性能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方便的血液分析仪,取名为库尔特电子血球计数器[3]。20世纪60年代,以库尔特原理为基础的各种类型血液分析仪应运而生并开始广泛应用到医院临床检验中,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显微镜常规操作。70年代,在库尔特原理上开发出了以激光鞘流技术为基础的各类血液分析仪[4]。80年代初又推出了双通道仪器,除可直接计数血小板外,还能得到淋巴细胞总数和百分数等14个参数。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根据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膜的结构差异进行细胞分类,特别是对幼稚细胞的检测,为血细胞计数仪开创了新的领域[5]。

2.血液分析仪检测急慢性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2.1 电导、激光散射法

激光散射法又被称为体积、电导、激光散射法是Beckman-coultr公司研发并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的一种检测方法,用经典物理学对自然原始状态下的细胞进行检测和多参数分析,然后得到相关信息[5]。在检测之前,需要先在标本细胞中加入红细胞溶血剂将红细胞溶解掉,然后再加入适量稳定剂来中和掉多余的红细胞溶解剂,始终保持细胞表面、细胞浆和细胞体积的稳定,然后应用鞘流技术将标本细胞运送到计数池中,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6]。体积测量法是库尔特专利技术,在测量中应用低频电流能够准确分析细胞体积,可以有效对淋巴细胞和单核进行识别。高频电导测量法采用高平电磁探针远离测量细胞内部结构的差异对细胞进行识别,当高频电流通过具有导电性的细胞膜时,细胞核可使电流的传导性发生改变,根据电流的变化量就可以得到细胞的信息,主要用于检测急慢性白血病中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激光散射测量法采用氦氖激光源发出的激光对细胞进行逐一扫描,激光穿过细胞时,能够探测到细胞核内的状况,区分出不同颗粒特性的细胞群体,一般用于区分粒细胞的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6]。

2.2 电阻抗、频射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

这项检测方法共应用了四个检测系统,需要将标本细胞进行特殊染色处理,然后再应用RF会让DC技术对细胞进行分类和技术。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是利用电阻抗的方式,在血液与嗜酸性粒细胞技术溶血剂混合后,特异的溶血剂会让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被溶解[7]。嗜碱性粒细胞系统也利用了相同的原理对细胞进行分离和计数。淋巴、单核、粒细胞检测系统采用电阻抗和射频联合检测的方式,采用能够直达细胞质的脉冲信号,能够准确探测到细胞核的大小和颗粒数量,淋巴细胞自身在大小、质量、形态和密度等方面的差异,所以这一检测方法的结果十分精确[8]。优质细胞检测系统也利用了电阻抗方式,利用幼稚细胞上的脂质细胞成熟少,在细胞混悬液中加入硫氨酸,这样能保证成熟细胞被溶解,而幼稚细胞完整保留。

2.3 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

主要有过氧化酶和嗜碱细胞两个检测通道,过氧化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并随着细胞的成熟而逐渐增多,中性粒细胞会出现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有很强的过氧化酶反应,而嗜碱性粒细胞呈现阴性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淋巴细胞、幼稚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的阴性反应来进行检测[9]。

2.4 多角度偏振光激光散射技术

多角度偏振光激光散射技术是将标本细胞用鞘流液按比例进行稀释,由于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吸湿性特点,所以内部结构会有轻微变化,当红细胞内部渗透压变高时,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就会分离出来,鞘流液的水分进入红细胞,然后通过激光束进行照射,细胞的各个方向都会出现散射光,从而获取到相关信息[10]。

3.分类结构

3.1 分类

按自动化程度血液分析仪又被分为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分析工作站和血细胞分析流水线。按检测原理分为电阻型、激光型和综合型。电阻型血液分析仪因为自身操作简捷、快速、价格相对便宜并且分析参数较多,能够得到很多对临床诊断和史料的信息,所以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到急慢性白血病的检测中。激光型血液分析仪的稳定性比电阻型更好,不容易受到场外和电场因素的干扰,局限性就是价格相对较高,且激光管的寿命十分短。综合型血液分析仪是多种先进细胞分析技术的综合运用,对血细胞的参数更多,结果也更加准确,但是价格十分昂贵,目前在国内临床血液检查应用比较困难,但是综合型血液分析仪的优秀性能代表了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为血液分析仪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3.2 结构

各类型的血细胞分析因为使用的检测原理和检测技术不同,所以结构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控制系统等。

4.血液分析仪在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血液分析仪在临床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细胞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一旦出错,就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影响到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害。①在进行血样采集时要采用成分最稳定、准确度高的静脉血,且不能使用第一滴血,不能过度挤压局部,避免血样中渗入组织液影响采集结果,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②在使用抗凝剂时不能使用草酸盐、肝素和枸橼酸盐等常规抗凝剂,容易影响细胞形态和血小板数量,而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EDTA-2K抗凝剂。③对于采集到的血样要用塞子密封,且保存时间不能超过6h。④稀释器等一起要经过校准才能使用,血液稀释后要快速检测,否则会引发稀释性溶血。⑤进行检测前要混匀。⑥所有的溶血剂、稀释剂和清洗剂都要配套使用,不能乱用。

5.小结

白血病作为癌症,也具有无限制异常增生的特点,因此,白血病就是异常的癌细胞即白血病细胞在骨髓等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地、失去控制地无限制异常增生,又由造血组织漫布到血液和全身各种脏器,损害这些系统器官的功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因此,及早检测,然后配合相关的治疗对病情的恢复有极大的好处。血液分析仪在检测急慢性白血病中,能够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CRP水平等重要指标进行精确快速的检测,是目前检测白血病病情进展的最佳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临床检验上。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加科学、精确、快速且成本较低的综合型血液分析仪被应用到急慢性白血病检测中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病情。

猜你喜欢
血细胞分析仪白血病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Endress+Hauser 光学分析仪W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