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分析

2021-04-02 00:15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装备处江苏南通226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疗设备质量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装备处 (江苏 南通 226001)

内容提要: 分析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问题。具体探讨中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先对新时期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意义进行说明,指出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技术指标;然后,分别从新型质量管控机制、预防主导管理、数字化管理的角度对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近年来,通过系统性改革与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医疗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成效十分显著,一方面,有效解决了社会民众的医疗问题与福利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在现代医疗体系下,我国的医院现代化建设速度与建设力度明显加强,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新时期在总体经济体系框架下,有必要进一步推进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1.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概述

1.1 结合的意义

在医疗改革的新阶段,医疗设备在医疗领域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传统医疗设备管理不同,新时期的医疗设备管理将临床医学诊断与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及医疗服务进行了有机统一与结合。这种结合,旨在对临床使用做好质量控制,并通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促进医疗设备采购质量、医学工程维护、医疗服务质量[1]。另一方面,医疗设备作为医疗质量与医疗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也与医院医疗水平密切关联,所以,在新时期有必要在医疗体制改革获得显著成效的时机,将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进行科学结合,进一步提升医疗过程的安全性、诊断的精准性、服务的高效性。

1.2 结合的控制指标

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需要对应的改变医疗设备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指标,从当前的管理经验看,电气安全与风险评估属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基本指标[2]。而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角度看,精准检查,为其使用提供安全保障是其实际的目标定位。因此,应该在现代医疗设备管理体系中,按照定期实施安全性检查与使用性能测试的基础上,注重以下工作内容,具体包括:①绝缘测试;②测量接地阻抗;③线路检查,应该包含电缆、插头、连接线、开关等;④测试患者导联电流;⑤检查患者应用部分的漏电流;⑥进行机壳漏电流测量。

2.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

下面分别从新型质量管控机制、预防主导管理、数字化管理的角度对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展开具体分析。

2.1 建设新型质量管控机制,创新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基础上,需要对其意义进行充分解读,对各项控制指标做进一步细化处理,使其满足结合后的应用控制指标需求。同时,应该以清单列举方法,使医疗设备的应用要素与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结合后的指标形成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前的临床质量控制制度。其次,应该按照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设置医疗设备采购环节、使用前自检环节,使医疗设备的资质审核与采购渠道检查更加精准,形成可追溯的管理机制,目前医疗设备中的二维码扫描均可以实现该目标,因此,建议一方面做好识别,另一方面,通过机制建设使其成为管理的必要环节。尤其应该做好采购阶段的服务谈判,使医疗设备培训工作、维修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有一个完整的服务项目加以承担,降低医疗设备后续管理风险。第三,应该在医疗设置购置中,注重监测检修设备的同步,使医疗设备的配套监测检修在一个完整的医疗设备购置方案之中减少后续购置的麻烦与购置风险,因为不同的医疗设备类型与监测检修设备往往存在系统的一致性,开源式的监测检修设备往往在应用中易发生诊断误差与维修精准度失调现象。第四,应该将按照医疗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质、功能、操作流程、软件配置、使用寿命等设置定期检定方案,并按照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的同步应用,保障其基础性的质量控制机制运行安全。对于一些风险相对较高的医疗设备,则应该按照国家强检规定列入国家强检目标,并按照质量控制机制建设,设置好强检时间、强检内容、强检方法、强检结果等内容[3]。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新型质量管控机制,创新质量控制体系实践中,应明确指标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制度规范条例细化与各项机制应用内容细化的根本方法,从而建立起以指标化起主导作用的创新型质量控制体系。

2.2 吸收医疗设备管理经验,实施预防为主管理

在现代医疗设备管理中,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与质量控制均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应用,也积累了诸多经验。因而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方面,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时期医疗设备管理经验的吸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预防为主管理理念的落实。具体如下:首先,需要对传统时期的管理经验进行客观分析,一方面,摒弃其中的落后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对管理缺陷与管理中好的理念与措施进行经验性梳理、分析,按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思路,吸收预防性维修工作经验与质量控制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经验。其次,要在维修与保养制度方面,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管理有一个全面评估,尽可能在医疗设备使用频率加快的基础上,采用一些保养方案与使用阶段的质量控制,降低其资源消耗率。比如,按照维修需求与质量控制结合后的综合控制指标,设置维修任务、评估维修实际情况、做好维修工艺的使用效果记录,如发生维修后的质量问题或相关故障,则宜对其工艺进行质疑,并通过信息反馈通过专业化评估组织对其实施评估。再如,在现代医疗设备的使用中,增加了手术室与ICU方面的医疗设备,此类设备的使用与患者的生命健康密切关联,而要使其获得良好应用,除了采购好的设备之外,应该将重点集中到全面维护、重点维护方面,一方面,减少其资源消耗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过预防式维修管理,确保患者使用中的性能与功能发挥作用,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另外,吸收传统时期的管理经验,要注重将其与设备应用管理的实际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有利于新时期的设备管理在经验吸收的同时,牵引出一些以传统管理中的应用方案为基础的优化方案,使设备管理与设备的应用形成一个有效的统一运用。

2.3 完善数字设备关联管理,控制质控环节质量

目前,医疗领域整体上完成了“互联网+”改革,办公信息化与诊断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信息化基本上都获得了有效应用。但是,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除了管理记录方面的信息化处理之外,对于数字设备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所以,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结合与应用中,应该注重数字设备关联管理,通过对质控环节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其控制效率。比如,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若发生问题则以医疗设备的应急响应为主,然后,还需要通过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才能实现对医疗设备故障或问题的进一步评估与处理等,延迟了维修与质量控制时间,不利于医疗设备的快速维修与质量控制管理发挥即时性效用。所以,在新时期应该积极进行质控环节的信息化,利用传感器、远程信号装置、远程监控系统等技术,以及相关医疗设备指标与运行情况的监测系统设计等,完善数字设备有关联管理,在控制质控环节质量的同时,提升其管理效率与运维能力。再如,当前一些医院已经建设了医疗计算机网络,能够运用系统化的管理方案,对医疗设备实施集中式质量控制。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医院发展的实际需求,从医院长远规划发展与医疗设备应用数量及应用效用的综合角度,考虑是否应该从医疗设备系统化管理的方面,完善数字设备关联管理;若需要建立医疗设备控制网络,则应该通过组建质控数量评价体系、数字影像评估体系,并将其与医疗设备指标改进体系进行统筹分析,提升其质控环节的整体水平。另外,数字设备的关联管理实践中,需要对应的分析不同科室、不同检验项目、不同疾病类型与数字设备之间的对应关联,这样更加有利于医疗设备各项功能与实际使用目标之间的精准关联,也能够和维修与质量控制结合应用时的数字关联管理更为精细,从而将其推进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精准管理程度,使问题发生的同时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理。

3.小结

新时期市场机制在医疗领域的基础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越来越大,随着医学工程学科的持续的进步,也需要对应的增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并创新一些管理模式,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从而为医疗诊断事业提供客观促进条件。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以设备维修为基础,通过对接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医疗设备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够在此基础上,通过管理资源结合建立新型质量控制机制,为拓展医学工程研究范畴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医疗领域的医疗设备管理向着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医疗设备质量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质量投诉超六成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