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进展

2021-04-02 01:56房芳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天津3017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房芳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天津 301700)

内容提要: 临床中,糖尿病属于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类型,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B细胞缺陷或者胰岛素抵抗而导致身体血糖异常情况,同时伴有不同情况的生理、病理性改变。目前,胰岛素泵治疗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有效方法,通过对胰岛素生理性释放情况进行模拟,进而控制血糖,达到治疗效果。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致使糖尿病患者逐渐呈递增趋势,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环境与遗传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采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类药物进行治疗[2]。以往采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大多采用胰岛素注射方式进行治疗,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极易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情况出现,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限制性[3]。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借助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且患者并发症情况较少[4]。本文主要针对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1.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也被称之为人工胰岛,主要是借助电脑控制,将外源性胰岛素按时、按量输入到患者体内,并能够对真实的人体生理中正常的胰岛素释放过程以及昼夜胰岛素分泌情况进行有效模仿,促使糖尿病患者对自身血糖状况进行24h有效控制[5,6]。胰岛素泵能够对胰岛素进行连续输注,依据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开环式与闭环式两种。前者的胰岛素泵则需事先设定相应程序,然后胰岛素就可依据设定内容定时、定量将胰岛素注入患者体内;而后者则主要由微机程序进行控制,胰岛素泵中的小马达通过对泵内药室中的胰岛素进行推动,使其经由预先埋置的针头或者导管向患者体内注入适量胰岛素[7]。目前,开环式胰岛素泵仅限于在临床使用,医护人员经过对患者血糖状况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取代较为昂贵的葡萄糖感受器,患者治疗成本明显降低[8]。此外,依据胰岛素泵的具体位置,可分为体外泵与植入泵两种,而植入泵则可采用腹腔内及静脉内两种通道。

2.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

2.1 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大部分Ⅰ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指征。在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其黎明现象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夜间血糖的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从而使其在血糖控制期间具有一定困难。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则可对其基础输注量进行准确调节,有效匹配胰岛素需求量及输注量,并通过在低血糖高发的夜间时段减少基础输注量,并增加基础率的设定进而提高黎明现象时段的胰岛素用量,使得血糖情况得到平稳控制。另外,Ⅰ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小,因此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应注意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则需具备一定的认知功能,为避免佩带泵破坏、遗失或者脱落,其配合程度及配合能力均应较高。

2.2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对于处于2型糖尿病发病早期的患者而言,胰岛素β细胞功能具有可逆性,通过进行及早治疗,能够促使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胰岛功能得到有效保护,进而使得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得到延缓。有关学者经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进行追踪随访发现,采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够促使患者的血糖情况得到快速控制,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在对胰岛素功能、血糖控制及血脂改善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均好于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且其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因此,可将胰岛素泵作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新方案。此外,对于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对于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利于患者预后。

3.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特点

3.1 胰岛素泵的结构特点

近年来,胰岛素泵逐渐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应用,其控制血糖的优越性也得到临床工作者与患者的广泛认可。当前,开环式胰岛素泵在临床中较为常用,并主要由注射器、主机以及输液管三部分组成,输液管前端有一个引导针能够扎入患者肢端皮下或者腹壁。借助主机能够对胰岛素的具体注射剂量进行准确设定,同时依靠泵内的马达推动注射器,并将胰岛素注入患者体内,促使身体血糖情况能够在全天内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进而达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目的。

3.2 能够有效模拟生理性分泌,减少低血糖情况发生

采用胰岛素泵能够对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的工作进行有效模拟,使得身体血糖指标能够控制在较为理想水平[9]。部分学者认为,通过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模拟胰岛β细胞的活动,使得身体血糖处于较为平稳状态,提升治疗的简便性与有效性[10]。采用胰岛素泵对患者治疗期间,在夜间仅输出相对微量的胰岛素,而不再使用长效或者中效胰岛素,没有上述两种制剂在夜间的高峰降糖功能,使得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在后半夜通过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量,凌晨高血糖情况减少,促使患者空腹血糖白天血糖更加正常化,胰岛素的全天用量明显减少[11]。胰岛素泵剂量的调整相对灵活、简单,加之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使得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得到较大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12]。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极易伴有交感神经反应障碍情况,从而极易诱发低血糖出现[13]。因此,临床中采用胰岛素泵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应注意对胰岛素用量的调节。

3.3 与多次反复注射比较更能够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与多次皮下注射相比,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效果相对较好。在有关学者针对9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采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对身体血糖进行快速、有效控制,与每天的多次皮下注射比较,使得患者因多次注射的痛苦明显减轻,与此同时,使得胰岛素吸收不方便、不稳定情况得到有效避免[14]。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能够使其血糖指标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稳,并能够有效解除因高血糖诱发的糖毒性,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促进患者预后[15]。采用一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不能够对胰腺的分泌机制进行有效模仿,也不能依据身体的具体需求进行胰岛素的稳定输注。而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胰岛素的基础率有助于保持血糖在餐间保持较为稳定的水平,患者可以进行自主活动、吃饭、睡觉以及运动等,使得其生活的自由度得到有效保证。

3.4 胰岛素输注量较为准确

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其胰岛素的输注量能够精确至0.05单位,而患儿对于较小剂量胰岛素相对敏感,因此,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方案相对可靠、有效[16]。此外,医护人员能够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对胰岛素输注量进行调整,在对身体血糖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显著减少低血糖情况出现,治疗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应用效果相对较好。

3.5 降低并发症情况出现

糖尿病患者病程较长,伴随着疾病进展极易导致各种并发症情况出现。相关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其并发症,进而降低因并发症带来的医疗费用。借助胰岛素泵进行血糖控制,能够促使B细胞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从而使得患者病情在一段时间内得到有效缓解,延缓疾病进展。

将相关研究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每天3次及以上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减少和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情况出现,但以往的胰岛素注射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加之各方面原因使得其血糖控制状况并不理想。而采用胰岛素泵则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的新型的选择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减低由于葡萄糖毒性对于胰岛β原细胞功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β原细胞的功能恢复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胰岛素输注方法,并能够有效减少因多次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高血糖状况也可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是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较为理想的新型方案。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简单、方便、可靠且安全性较高,使得患者皮下注射频率明显降低,同时,对身体血糖的控制情况更加理想,增加自由度,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在对围手术期、妊娠期糖尿病及Ⅰ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能够使得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患者接受度较高。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胰岛低血糖
临床胰岛移植发展与现状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