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2021-04-02 05:01高宏波尤海涛赵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经皮椎体导向

高宏波 尤海涛 赵泐

1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放射科介入导管室 (辽宁 大连 116021)

2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导管室 (辽宁 大连 11602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采取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介入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此次研究50例患者采用了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下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以上患者介入手术共61次,穿刺成功率高达100%。其中,诊断进行穿刺活检为14例次,有7例诊断为阳性,阳性率为50.00%。以治疗为目的介入手术为50次。所有患者在行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具有准确的定位,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的特点,从而能够为介入治疗带来显著的向导作用。

CT导向应用于各种介入手术中,具有穿刺定位准确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广泛采用[1]。由于CT导向下穿刺和治疗时,只能体现出静态横断面图像,从而对一些操作较为困难。近些年,临床采取了椎体成形术,因穿刺针较粗,其穿刺点与穿刺角度无法反复调整,并且在CT导向下不能对椎体血管进行实时造影,在进行肝脓肿、胆囊穿刺置管时,CT导向很难进行定位,同时盲目置管很容易发生并发症[2]。为此,本次对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26例,年龄42~86岁,平均(53.78±4.34)岁。有13例经皮肺穿刺活检,12例经皮肝脓肿穿刺留置导管,16例经皮穿刺眼椎间盘手术,4例经皮穿刺椎体骨活检。5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经皮穿刺输注无水酒精。以上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并排除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患者以及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目的知悉,且自愿想参加此次研究。该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仪器设备:①CT:由西门子生产的128层螺旋CT,型号为:SOMATOM Definition AS64。②C臂DSA:由岛津公司生产的介入X射线机(DSA),型号为:Henart Speed Safire HC。

1.2 方法

1.2.1 设备联合构成

CT:将中频发生器功率控制在3kW;球管焦点设置在0.5~1.8mm2;透视电压控制为:40~10kV,电流为:1~3mA,摄影设置为:40~110kV;0.16~160MAS。31档可供调试。

成像:影像增器:92,/62,视野可变;摄像管:隔行扫描CCD。图像采集及存贮系统:成像矩阵为576×576×10bit;图像存储为:10000幅;采集速度为:1、2、4、8帧/s,实时减影,动态回放。

1.2.2 检测操作

CT扫描:按照患者具体病变位置采取合适的体位俯卧于CT扫描床,施行CT定位扫描。对于肝有前叶与左叶病变患者需要采取仰卧位,对于肝右后叶、腹膜后淋巴结等病变位置的患者需要采取俯卧体位。将CT定位扫描视野调整最大范围,依照术前病变部位明确扫描部位及层数,之后按照2mm层厚与2mm间距进行扫描;明确病变层面后,将标记尺横于患者病变层面体表,进行二次扫描。扫描后采用标记尺的标记点与CT机的扫描定位线对穿刺进针的旁开距离予以确定,同时能够为C臂DSA机的透视图像中心点进行确定。采用CT扫描图像与本身的测量软件相互结合,能够确定穿刺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患者CT下做完定位,标记好,在送到导管室DSA下进行介入手术。按照介入手术要求,所有操作均为无菌操作,术前消毒及器械准备完毕。在操作界面选择透视及采集的相应序列,选择手动程序或自动程序调节能量大小;将DSA显示器调整到易于观看的位置;调节C型臂的球管和平板探测器对准拍摄部位,然后锁定制动开关;工作人员穿好防护铅衣,及手术衣后,选择脚控开关进行放电拍摄;显示器上的图像科根据CT扫描定位标记调节清晰度及方位。对患者病变位置进行穿刺时需要造影剂实时跟踪,在DSA机的实时透视下对穿刺道进行造影剂流向以及分布进行监视,若造影剂流向非靶向部位需要立即停止,并进行调整,待到达准确病变位置后,进行药物靶向治疗或置管引流等。手术结束后,及时地进行CT扫描,对病变位置的药物分布状况予以确定。

2.结果

此次研究50例患者采用了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下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以上患者介入手术共61次,穿刺成功率高达100%。其中,诊断进行穿刺活检为14例次,有7例诊断为阳性,阳性率为50.00%。以治疗为目的介入手术为50次。所有患者在行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讨论

CT导向应用于各种介入手术中,具有穿刺定位准确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广泛采用[3]。近些年,临床采取了椎体成形术,因穿刺针较粗,其穿刺点与穿刺角度无法反复调整,并且在CT导向下不能对椎体血管进行实时造影,在进行肝脓肿、胆囊穿刺置管时,CT导向很难进行定位,同时盲目置管很容易发生并发症。

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的优点则是采用了CT的精确定位功能,能够在C臂机在实时监视下进行操作,有助于复杂的介入手术能够安全进行[4]。两者联合应用可较好地发挥精确定位的作用,同时能够在C臂机实时监视下进行操作,从而能够为介入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实时操作性予以了全方位的监视条件,保障了介入手术的操作安全性[5]。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此次研究50例患者采用了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下进行诊断以及治疗,以上患者介入手术共61次,穿刺成功率高达100%。其中,诊断进行穿刺活检为14例次,有7例诊断为阳性,阳性率为50.00%。以治疗为目的介入手术为50次。所有患者在行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C臂DSA机与CT机的联合导向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其具有准确的定位,能够实现实时监控的特点,从而能够为介入治疗带来显著的向导作用[6-8]。

猜你喜欢
经皮椎体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偏向”不是好导向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