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癌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2021-04-02 08:19史艳松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沈阳11004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上肢彩色多普勒

史艳松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癌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作用价值,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12月本院疑似上肢静脉血栓的26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检出率以及超声特征。结果:26例患者中检出24例,检出率为92.3%,;患者血管腔内可见低回声等,根据检查结果显示处于上肢静脉急性血栓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等特征,容易分辨。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癌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诊出率,漏诊率较低,且有明显血流信号特征,容易辨别。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中老年人群多见。肺癌具有发病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点,目前对于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晰,但大量数据显示肺癌与长期吸烟相关[1]。肺癌患者进行PICC治疗过程中容易并发症上肢静脉血栓,临床数据显示[2],肺癌患者PICC上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其他肿瘤更高。对于肺癌上肢静脉血栓患者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造成肺栓塞,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于上肢静脉血栓常规采取血管造影分析,虽然血管造影分析诊出率高,但该种检查为有创检查,增加患者负担。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超声检查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具有应用,其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及无创等优点,根据以上情况本次笔者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肺癌患者上肢静脉血栓形成作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12月疑似上肢静脉血栓的26例肺癌患者。患者纳入标准为早期肺癌患者,影像学图像清晰,同意本次检查。排除无法配合检查患者;对于碘对比剂过敏患者以及合并甲亢患者。本次2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5~79岁,平均(65.2±2.8)岁,患者有低热、咳嗽以及上肢肿胀疼痛等症状。

1.2 方法

本次选用设备探头为6~10MHz,调整彩色周边,设置滤波频率为50Hz,保持血流方向和声速夹角为60°以内。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颈部、肩部以及上肢充分暴露,沿着锁骨下方对锁骨进行切面扫描,然后调整探头的方向朝着血管方向追踪腋静脉、肱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肘正中静脉等,查看是否具有血栓。显示静脉内血流状况、方向以及参数等。

1.3 观察指标

获得结果与血管造影进行分析,获得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并分析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办公软件EXCEL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2.结果

2.1 检出率分析

本次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肺癌上肢静脉患者,26例患者中检出24例,检出率为92.3%,2例患者栓子较小,并且处于深静脉,因此漏诊。

2.2 静脉血栓超声表现

(1)处于急性期的静脉超声表现:血管内明显实质性低回声,部分患者未出现回声,静脉管腔内出现血栓的自由摆动,此时血栓可能会脱落,需要重视肺栓塞。(2)左锁骨以下静脉血栓急性期会出现血管的内径明显增宽,超声显示完全栓塞情况下管腔内无血流回声,栓塞不完全则会出现少量的血流信号。(3)左锁骨下静脉血栓为急性期,管腔会被完全堵塞,超声会显示低速和连续的血流信号。(4)血栓亚急性期超声会显示静脉管腔内可见明显的实质回声,但是血栓的回声强度会有差异,对血栓时期判断不可依据血栓回声判断,此时血栓可能出现纤维化,静脉管腔会缩小。(5)左上肢浅静脉血栓时管腔内出现彩色血流,充盈可见缺损,血流束狭窄而细;而管腔完全堵塞则不可见彩色信号。

2.3 特征病例

某患者女57岁,肺癌诊出6个月,因右上肢肿胀就诊。体检显示右上肢出现明显水肿。超声显示右上肢的皮下组织增厚,可见散在条形状的液性暗区。右侧的静脉内径为5.5~12.0mm,出现明显的增宽,静脉壁不够光滑,沿着腋下扫描显示,静脉腔内有密集稍低的絮状回声,部分切面为“旋涡”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显示静脉内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腋静脉至肱静脉段以及肱静脉管腔内可见细密的低回声光点,可见微弱细状血流信号。根据以上情况诊断为右上肢静脉、肱静脉以及腋下静脉血栓。

3.讨论

我国肺癌发生率不断上升,同时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患者大部分为男性。肺癌发病与工作环境、长期吸烟以及遗传等因素。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支气管上皮和腺体为肺癌的重要起源,其恶性程度比较高,并且具有强侵蚀性,由于早期肺癌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不重视,当出现症状时以及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3]。肺癌患者大部分需要采取PICC置管等治疗模式,但也会存在上肢静脉血栓的风险,而上肢静脉发生后若干脱落进入肺部会出现肺栓塞,进一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上肢静脉栓塞,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4]。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上肢静脉发生率占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1%~4%[5],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于PICC置管患者却具有较高发生率。出血血栓的常见诱导原因为骨折、介入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本次26例肺癌患者均为置入PICC操作,患者操作指令后患肢活动减少,从而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流速度减慢,加上组织以及血管炎性浸润,从而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上情况容易造成静脉血栓。肺癌为一种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患者因活动受限容易造成血管栓塞,血管栓塞早期临床表现不容易引起关注,容易导致恶性后果。因此对于潜在风险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传统的检查方式可包括核磁、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因核磁检查具有费用高等特点,因此临床开展比较困难,而血管造影创伤性明显,容易受到患者的排斥,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检查方便、费用低、无创伤等优势,因此在血栓排查中获得广泛使用。

超声在上肢静脉形成时期、部位以及范围等确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接受外周静脉导管术的患者,对其溶栓治疗方案确定具有指导作用。在本次的临床治疗分析中,26例患者均为肺癌患者且采取PICC置管治疗,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水肿等症状,因此怀疑为上肢静脉血栓。对于所有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检出率为92.3%,2例患者栓子较小,并且处于深静脉,因此漏诊。根据检查结果显示处于上肢静脉急性血栓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血流信号等特征,容易分辨。

综上所述,肺癌患者上肢静脉栓塞的检查中可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因该种检查具有检出率高、操作方便、无创等优点,因此建议后续的上肢静脉血栓检查中可作为首选。

猜你喜欢
上肢彩色多普勒
彩色的梦
彩色的线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有那样一抹彩色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彩色的风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β-HCG值对宫外孕早期诊断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