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2021-04-02 23:48
中国水利 2021年2期
关键词:水利高质量生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00010,北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指导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里程碑式重要会议,特别是会议提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指导我国未来 5~15年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实现未来我国水利高质量发展、水利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指南。此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国家治理目标和要求、理念和措施等,对于健全我国水治理体系、提升水治理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水系统治理、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水利发展必然方向。

一、对标《建议》,客观评估我国水利发展的基本态势

《建议》明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些重要判断完全适用于对我国水利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我国水利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包括水利发展的地区间、城乡间、流域间、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水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水全面价值的实现尚不充分,水利发展中的人与自然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尚不协调;同时,水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任务依然艰巨,水利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与水平亦不能完全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二、对标《建议》,找准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方位

所谓水利,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界的水或水体进行控制、调配,使之造福于人类的一切与水有关的活动。水利的核心或要义是趋利避害,做大水的“利”,控制水的“害”。由此不难理解,所谓水利高质量发展,应该有三层涵义:其一,就是要把水的“利”做到较大甚至极大,把水的 “害”控制到较小甚至极小;其二,就是要实现包括水利工程在内的水利事业自身的良性、高质量运行;其三,就是水利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共60条,多处涉及水利(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其中,第14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第19条“拓展投资空间”提出“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以及“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第25条“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提出 “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第26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出“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以及“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第30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第 31条“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第 33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第36条“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出“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以及“推进用水权交易”;第37条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第38条“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第50条“确保国家经济安全”提出“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第51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出“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加快江河控制性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

从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方面的重要含义。其一,“十四五”对于水利事业的重视程度将是空前的,投资力度将是空前的,改革创新的力度也将是空前的。其二,水利发展的联动作用将空前显现,水利发展将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地关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关系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关系农业与乡村发展、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国家经济安全与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其三,水利不仅仅具有重要支撑保障作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约束作用,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项目安排的刚性约束作用将日益显现,水利还具有潜力拓展的作用,即水利是“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领域,水利领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商业机遇。

从《建议》关于水利的部署,也可以看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弱项和短板,凡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也正是目前还较为薄弱的地方,主要是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和农田水利保障能力还有待提升,水生态功能还有待进一步保护和增强,水的文化价值还有待进一步保护和实现,水的投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发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治理的系统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等,这将是近一个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

三、对标《决定》,以系统思维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

《决定》明确提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这对包括水治理在内的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等领域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动力源泉所在——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系统动力。

以系统思维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个主体的作用

充分调动多个主体在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政府的作用在于做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规划,营造发展制度环境,改善水利投资营商环境,加强水利发展质量规制(标准、奖惩等);企业的作用在于做好水利投资、经营和服务,提供良好的水利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于监督政府,参与节水行动,改进涉水行为。

(2)系统兼顾水利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目标

在持续提升水利发展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更要提升水利自我良性运行的经济能力,提升水利对生态系统的基础性保障支撑能力,增强水利的生态服务功能,彰显水利的文化载体功能。

(3)统筹运用法律、政策、规划、工程、技术等多种工具

可考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增设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使之有法可依;研究制定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使之更具政策导向性、约束性、激励性;制订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规划、标准,使之更具目标性、操作性和可比性;部署实施水利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使之更具条件保障和基础支撑;推广应用水利高质量发展先进适用技术,使之更有技术可行性。

(4)水利要努力让社会、企业和政府等都满意

在系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仅政府要满意,关键是要时刻倾听社会和企业的意见建议,努力做到想社会和企业之所想、急社会和企业之所急。让各方面满意的水利才是以人为本的水利、和谐的水利、高质量的水利。

总之,水利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贯彻治水新方略,重点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措施,推进新时期我国水利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水利高质量生态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生态养生”娱晚年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