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教育:故事元素与德育实践的课程化融合

2021-04-02 03:44王维审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6期
关键词:建构心灵理念

王维审

德育具有正面强化的效果要求,新时代德育亟须非强制、非灌输的德育方式,破解德育目标与手段之间的疏离。要解决教育外在价值引导与学生内在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构建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德育模式。为此,笔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教育”理念,探寻故事元素与德育实践的课程化融合路径。所谓叙事教育,就是将故事元素融入教育实践,通过对德育的叙事化改造与系统性提升,实现学生自主成长、自主发展的德育理念。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教育叙事写作、叙事课堂建设和叙事课程开发三个阶段。

叙事文章写作。叙事类文章以教育叙事为典型代表和主要内容,写作方式不拘一格。其中,以“故事—反思—教育理解(主张)”为主要环节的叙事文章对教师的成长作用最为显著:一线教师通过讲述一则典型教育事件,自主反思发现事件所揭示的教育现象,在对现象进行本质探讨与规律揭示的基础上,系统提出教育理解或教育主张,获得教育经验,并引发教师心灵和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经研究,笔者归纳了叙事写作对教师三种能力的提升:一是发现的能力。一位坚持叙事写作的教师,總是善于从寻常细节中发现动人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和主张,或者将这些故事以恰当的方式改造成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行动方案。二是反思的能力。撰写教育叙事最直接的意义就是通过长期的记录与写作,让教师逐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进而学会用文字反思、改进教育实践。三是成长的能力。教师通过对教育事件和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叙述、反思和总结,实现自我回顾、自我审视和自我完善,获得自觉、主动的专业成长。

叙事课堂建设。在长期的实践中,笔者逐步探索出以“故事叙述、情感诱导、自主建构、自我成长”为基本环节的叙事性课堂模式。其中,故事叙述是课堂设计的基础,情感诱导是课堂实施的策略,自主建构是目标达成的手段,自我成长是课堂的终极追求。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笔者对学校主要德育方式进行了叙事化改造,用故事元素优化主题班会、班级晨会、家长会等德育课堂阵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对德育课堂的故事性植入与改造,初步形成了以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策略,探索出一套有温度、有情感的柔性课堂范式,达成道德发展的生命成长自觉。实践中,叙事课堂往往以故事讲述来营造课堂环境,以“感触—感动—感悟”促进学生情感的主动内化,以对话、体验和感悟为课堂实施手段,共同建构指向学生生命自觉、主动成长的生本课堂。

叙事课程开发。任何一种教育行动都要与学校理念文化契合,而学校的理念文化通过课程化的实施落地,叙事教育作为一种理念文化,必然要走上课程化的道路。叙事教育理念的课程化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无痕德育”的教育追求:一是以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营造的教育环境引发教育契机,让故事以更加隐蔽的形式触动学生心灵。二是以叙述为途径,通过对故事进行形式多样的加工和改造,以更加鲜活的力量开启、走进学生心灵。三是以共情为特点,通过故事情境的再造和对故事情节的渲染,让故事感化、引导学生。四是以重塑为目的,通过对故事教育价值的柔性植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内化并建构道德观念,升华心灵。

以上既是叙事教育研究的三个阶段,也是叙事教育课程化实施的三个模块,承担了课程开发的能力培养、方法探索与开发实施诸方面任务。

猜你喜欢
建构心灵理念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用心处事
建构游戏玩不够
唤醒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