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现状、价值及策略举隅

2021-04-02 15:15李慧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李慧

[摘 要] 把劳动教育纳入城市普通高级中学学科教育教学之中,探讨跨学科融合的现状、价值及策略,就目前而言十分必要。就现状分析,国内已经开始展开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就价值来论,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在历史、国家、个人层面上都具有很大的价值或意义;就策略来看,城市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需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育人机制和学生劳动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城市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原来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在现代社会,它已经延伸至家庭之外,不仅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而且关乎着一个人生活与生存的本领;它不只是家庭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而且也是学校与社会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培养方式。为此,把劳动教育纳入城市普通高级中学学科教育中,探讨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现状、价值及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城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现状

劳动跨学科融合教育就是把劳动教育和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相融合而打破学生单一学科学习壁垒,将各科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而达到教育目的一种学生培养方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劳动技术归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国家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已总结出一系列教育经验与成果。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之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召开网络研讨会,解读领会构建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方略、精神。国内各研究和教育机构纷纷顺应新时代要求,就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路径、评价体系以及家校合作、家校共育等开始展开了研究工作。

二、城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价值

(一)历史层面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看,劳动创造了人类,也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可以说,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就是劳动。进入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劳动。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把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了其中的一個核心思想和核心主张。而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思想理念走向成熟的时期,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成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是学校与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育办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才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国家层面

从国家层面看,大中小学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需要“实干”。城市普通高中劳动跨学科融合教育就是基于对劳动教育的必然性认识,通过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实干”品质、精神和能力。这一育人机制的构建已经成为适应我国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个人层面

从个人层面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课题通过构建城市普通高中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育人机制,置劳动价值于社会评价体系的重要位置之上,营造尊重劳动的氛围,突出劳动创造的思想意识,树立学生新劳动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实干”品质,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契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现实要求和精神理念。

三、城市普通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策略

(一)构建城市普通高中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育人机制

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在接受着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这种把人的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大环境的融合式教育方式,就是“三位一体”的协同配合育人机制,它注重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样,劳动教育也需要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配合协同运作机制,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融合劳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

普通高中的所有课程,都融合了劳动教育。不同学科,都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渠道,只不过,呈现在课堂上,进行脑力劳动的时候多。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脑力劳动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在教学中需根据学科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质疑讨论、辩论阐述等方式,让学生开动脑筋,运作思维,在解决问题中明辨是非、升华情感、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实现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从而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脑力劳动与各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尤其是城市高中,课下劳动教育的环境与机会相对较少,这就需要学校扩宽课堂教学路径,融合劳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德育、智育、美育、体育,还要结合各学科特点,把劳动教育融合到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通过脑力劳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智育、美育成效。在课下,学校也要以各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拓宽劳动教育阵地,广开劳动教育渠道,和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其开放性和实效性。

2.重视劳动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相比于学校,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应该说更具有实施的环境与条件。做家务、干农活等,都是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的好路径。例如,家长在周六安排孩子洗衣服,打扫卫生;在周日指导孩子做饭等,既不耽误孩子的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从中受到教育,切实增强劳动光荣的思想认识,培养孩子喜欢劳动的乐观情怀,养成孩子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对于家在农村的学生,不但有劳动教育的实施环境,而且有劳动教育的各种机会。家长在周末、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都要有意识的安排孩子到田地中进行劳动。当然,家长在重视劳动教育的同时,还要主动配合学校,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学校中各学科老师布置的相关劳动教育的作业任务,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3.进行劳动实践,搞好基地建设

利用社会大环境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就学生群体特点和管理便利化考虑,完全融入社会的现实条件还不充分,需要强化基地建设,结合区域发展夯实教育基础。例如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在城市内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农林类的大棚蔬菜基地、苗木基地等,饮食类的烹饪、餐厅服务等,运输类的货物快递、分拣等,主要通过课程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分年级、按班级集中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每一轮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按学生承受能力或兴趣时限一般为5天共35个课时为宜。

(二)构建城市高中生劳动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

在城市高中各学科中融合劳动教育,就校内而言,由课堂之上到课堂之下,需要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手段及方法、制度;在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育上,也需要探索激励、管理家长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评价策略;在社会劳动基地的建设与运行方面,更需要构建激励学生、老师、社会劳动基地工作人员的有效评价方法、策略、办法。例如,在具体策略上通过加大社会各界资金的投入力度,激发建设镇(乡)、县级、市级等各类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积极性;通过评估管理,教育者在基地规划、建设、运转等各阶段工作的成效,进行对应性奖罚;通过验证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内涵的是否丰富、是否具有示范性、带动性,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上示范基地的牌子等。

总之,针对城市高中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现状,认识其融合意义,探索其融合策略,就能做好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大文章,让“三位一体”协同配合育人机制产生实效。

参考文献:

[1]郭满库.生涯教育与高中英语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条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2).

[2]干国祥.实践中的学科融合[J].福建教育,2017(10).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