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施工技术研究

2021-04-03 08:34
关键词:劲性钢柱钢梁

吴 云

无锡市五洲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断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同时,与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劲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日益完善。劲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支撑整个建筑的框架,实现钢架剪力墙、核心筒等形式的混凝土钢结构。在劲性混凝土建筑中,纵向钢筋、型钢组成了稳定的结构,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强的强度性能,同时构件的截面尺寸更小,能够提升建筑总体的抗震性。劲性混凝土结构,用型钢代替了传统的钢筋骨架,因此内部结构更为复杂。正因如此,劲性混凝土结构中的节点结构,需要进一步完成优化设计,从而避免异形结构过多、转换结构过多、节点构造复杂,造成的建筑稳定性下降。

一、劲性混凝土施工方法的特点

劲性混凝土建筑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及核心筒结构。这些结构形式,包含了劲性钢骨以及型钢、混凝土梁内劲性钢骨、劲性柱内钢骨、钢梁、钢支撑、地下夹层转换桁架、平面钢桁架等。此外,建筑外框包含柱内劲性钢骨型钢、混凝土梁内劲性钢骨、钢框架梁、钢次梁、核心筒内劲性钢柱及钢梁。钢材料的应用,提升了整个建筑的可塑性、稳定性,同时能够发挥巨大的高强度性能,提升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劲性钢结构骨架,可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为建筑的支架及主承载结构,减少了设置支架等施工环节,节约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时间。整个建筑的结构截面积相对较小,钢筋及钢柱的布置较密,这种结构能够实现型钢混凝土的有效组合,提升建筑物整体抗震性能。但与此同时,型钢对于传统钢筋骨架的替代,造成了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实际施工时,钢梁柱在节点处,需要完成穿进施工,钢柱与钢筋之间,会出现一部分交叉作业,这就使节点的衔接易出现多种问题。对钢筋的排布需要进行优化、钢筋与钢骨的连接,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优化。针对箍筋、钢筋腹板穿进孔的设置,同样需要提升质量控制。由此可见,劲性混凝土施工方法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可塑性好、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但同时具有结构复杂、节点控制难度大等特性。

二、对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节点控制是劲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尽管劲性混凝土施工具有多重优点,但在建造和施工时,由于节点控制问题,造成的难度差异非常大。因此,只有将劲性混凝土节点施工的问题予以解决,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劲性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对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能够考虑各个节点的施工状态、对最差稳定条件予以考虑,并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优化。同时,节点优化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紧密联系,确保建筑整体结构的有效分析,提升建设稳定性。节点优化,就是劲性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控制,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同时,通过节点技术的优化,能够进一步满足建筑结构状态的需要,达到劲性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与质量的目标。

三、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设计原则

节点优化施工技术涉及到多个施工细节,因此需要注意其中的基本设计原则。(1)钢柱遇到梁纵筋时,要利用搭接板,将钢骨与纵筋焊接在一起。(2)当钢梁翼缘遇到柱纵筋时,钢梁翼缘需要利用套筒焊接,再将套筒与纵筋连接在一起。(3)钢梁腹板遇到混凝土次梁纵筋时,需要进行腹板开孔,促使次梁纵筋能够在钢梁腹板上穿过。(4)钢梁腹板遇到梁拉筋时,同样需要在腹板上开孔,且开孔孔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开孔超过一排时,上下孔位要错开。(5)钢梁腹板遇到刀片柱箍筋时,可选择开孔,使柱箍筋穿过,也可在钢梁内加劲板与箍筋焊接。(6)柱纵筋遇到梁筋搭筋板时,可选择在搭筋板上开槽,让柱纵筋穿过。(7)梁柱钢筋保护层的设计要考虑箍筋直径,一般来说,保护层厚度要比箍筋直径大20毫米。(8)梁柱节点区排筋时,要遵循重要性原则。最重要的是悬挑梁的有效截面尺寸,其次是劲性框架梁有效截面尺寸、混凝土框架梁有效截面尺寸。更为重要的尺寸,要优先考虑、优先安排。(9)当钢筋遇到圆形钢管柱时,可选择绕过钢骨,如无法绕过,需将梁筋上筋上排和下筋下排,用搭筋板与钢骨焊接在一起。(10)型钢柱遇到无梁楼板时,可利用连接板将钢柱与钢筋焊接在一起。

四、劲性混凝土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节点优化施工技术

1.钢柱焊接收缩变形

劲性混凝土施工涉及到混凝土与钢材两种材料。两种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弹性模量差异。随着建筑结构的升高,两者之间会出现压缩变形。建筑结构不断变化,混凝土与钢柱结构之间的变形量,就在不断增大。同时,混凝土材料自身存在着干缩变形、钢柱存在着焊接变形,这更加剧了两者之间产生的变形问题,会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及建筑的使用功能。因此,劲性混凝土钢柱焊接收缩变形问题,是最为主要的节点问题,需要采用BIM技术,模拟施工过程,对钢柱压缩焊接收缩的变形值,进行深化考虑。计算需要协调的压缩及焊接收缩变形值,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对变形值进行校核,通过计算结果及偏差校核,确定变形协调措施,对施工的钢柱进行变形量的调整。模拟计算内容,包含焊接变形值以及需要协调的压缩量,重点考虑在劲性混凝土结构焊接过程中,涉及的设计变形值。此外,要对复杂节点进行ANSYS制作模拟。通过软件模拟,对节点的制作结果进行分析、调整。调整需要参考,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对钢结构施工涉及的钢柱及钢梁焊接收缩进行预防。注意焊接变形涉及的大位移、应力钢化以及大应变。针对单位选择、单位形状、网格密度、荷载以及边界条件,引入临界公式,进行变形计算,最终获得变形量的分析判断结果,据此完成预调整过程。

2.型钢柱与钢筋之间的处理

针对型钢柱与钢筋之间的复杂结构,需要完成深化设计,一方面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逐一的对钢筋与型钢柱的连接点进行检查,并完成钢结构与钢筋排布位置的现场放样。只有对节点复杂位置1:1的放样,才能够完善节点的检查与审核,针对可能出现的节点问题,进行细化的分析与处理。

2.1 箍筋形式的改变

以柱结构为例,每一个柱子,都需要设置箍筋,箍筋穿过腹板,稳定整个柱结构。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箍筋穿过腹板时需要断开,一分为二;二是每根柱子累积的焊接箍筋量,是十分巨大的。这种箍筋形式。既不利于结构的稳定性,又导致工程量的增加。由此,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原有的箍筋形式进行改变。将非节点区域的闭合箍筋,调整为两根单支箍筋,单支箍筋穿过腹板后,再进行焊接,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减少焊接工程量。

2.2 钢筋接驳器与搭筋牛腿配合使用

劲性混凝土建筑结构在柱底部剪力较大,因此,梁柱节点处的钢筋非常密集。密集的钢筋,导致穿孔的结构空间非常有限,梁柱均无法直接采用穿孔的形式,从钢柱的腹板穿过。由此接驳器被广泛使用。通过直螺纹套筒与钢柱翼缘板的焊接,接驳器能够有效的,满足箱型柱、十字柱与梁主筋的连接需要。同时,接驳器的稳定性更高,能够满足拉拔实验要求。配合使用搭筋牛腿在钢梁与钢柱连接处,可采用三层的连接方式。钢梁与钢柱设置为三层,上两层采用接驳器连接,第三层采用搭筋牛腿与搭接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节点的稳定性,有效解决,梁柱节点区域内钢筋交叉密集的问题。

2.3 统一开孔直径

针对型钢腹板开孔,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两种规格的统一开孔直径。依照梁筋直径,对开孔直径进行设置。当梁筋直径超过32毫米时,设置型钢腹板开孔直径45毫米;当梁筋直径小于32毫米时,设置型钢腹板开孔直径为35毫米。开孔直径的统一,有助于减少差错,避免钢筋种类繁多,造成施工差异、影响施工效率。

3.型钢柱混凝土浇筑问题

型钢柱浇筑的过程中,要在第一节浇筑与制作平面接触时,留50毫米左右的间隙。在钢柱脚底钢板处开4个小洞,将无收缩灌浆料从间隙的一层,逐步灌入间隙的侧面,采用模板进行格挡。注意浇注的连贯性。混凝土浇筑后,要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对混凝土灌浆进行养护。针对外框柱及核心筒中的钢结构,可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既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又避免普通混凝土浇筑难度较大的问题。针对剪力墙钢梁及暗柱之间的钢结构,混凝土振捣棒无法正常振捣浇筑,可采用弯锚入墙措施,促使振捣棒进入,完成振捣。此外,可增大加劲板上的开孔直径,以便振捣棒能够进入到箱型柱内,完成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结语:劲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可塑性好、稳定性好、强度高等特性,但施工结构复杂、节点控制难度大。因此,完善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施工技术,至关重要。通过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能够实现施工有效控制,确保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劲性混凝土节点优化,要考虑钢柱焊接收缩变形型、钢柱与钢筋之间的处理,同时注意型钢柱混凝土浇筑问题,把握节点优化设计原则。通过计算机模拟、箍筋形式改变、钢筋接驳器与搭筋牛腿配合使用、统一开孔直径、混凝土浇筑优化等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劲性钢柱钢梁
劲性复合桩在地基基础领域的应用探讨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劲性骨架长度对主拱刚度的影响
劲性骨架在辰塔大桥主塔施工中的应用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便于安装的钢梁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轴心受压钢柱截面的优化设计
CFRP板加固钢梁疲劳寿命理论研究
一种带折腹板槽形钢梁的组合箱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