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探讨

2021-04-03 11:52马娟
建筑与装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单位成本

马娟

宁夏京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0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建筑企业的关注重点,它不仅仅是成本控制那么简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能做好造价预算的建筑企业必然是优秀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优秀的建筑企业,才能从全局角度制定更为准确的造价预算,因此造价预算也成为衡量一个建筑企业实力的指标之一,这对于企业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很有帮助。另外,优秀的造价预算对于企业还有以下具体好处: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利于帮助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建筑工程造价立足于建筑准备阶段的资金预算,通过合理安排资金计划,提升后期资金使用合理效率,这种资金使用计划会初步对建筑建设全程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对建筑的建设流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尤其能降低后期建设中来源于资金方面的风险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引起的停工风险问题,另外,工程造价预算还能较好地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更引起的投资增加进行风险控制,从而保证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延期风险,从而帮助工程建设顺利竣工[1]。

(2)造价预算确实能帮助企业盈利。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不仅仅是事先的成本控制,它确实能帮助企业在正式的建设中实现盈利,这是建筑企业关注造价预算的重要原因。根据实际的工程建设经验来看,具备优秀的造价预算的企业,能更好地在造价预算的框架内实现成本控制,而在毫无预算的建设中,很容易在中途加入不必要的环节,从而引起资源浪费,导致成本的升高。

(3)从长远角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行业地位。造价预算贯穿了工程建设的全流程,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需要一定的全局观,不仅仅包含对企业本身的认识,也要充分了解本行业以及关联领域的发展变迁,产业链的发展演变等相关知识,可以说,一个优秀的造价预算员必然是一个知识面广泛的、能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的先知者。因此建筑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造价预算体系,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提升自身对于行业的认识,这对于企业提升自身的行业地位具有长远的促进作用。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

(1)设计因素。很多设计因素问题一般出现在很多经验不足的建筑工程企业中,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各建设阶段的造价一般都占据有固定的比例,比如最初的设计阶段,也需要一定的资金预算,但是如果经验不足,就会对设计阶段的预算过低,导致在前期的规划阶段就出现资金问题,这很容易影响企业的后续造价信心。另外设计因素还可能体现在设计人员本身在设计上存在漏洞,如果在后续的审核中没有发现该问题,导致在错误的方案上进行施工,从而会引起成本的大幅提升导致超预算[2]。

(2)团队因素。一般来说,建筑建设往往不是建设单位团队单独完成的,其中还有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其他单位的参与,而造价预算往往要在合作伙伴未确定之前就要开始,这导致建设单位往往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会按照以往的预算习惯对后面的合作伙伴进行规划,而一旦合作伙伴不稳定,出现了较为频繁的变动,那么就容易导致工程造价误差的进一步扩大。比如在后期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在施工习惯上和工具使用上一旦和常规计划不一致,就会引起预算误差。

(3)人员因素。此处所谓的人员因素主要指来源于造价预算员本身的因素。前面提到,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对于造价员的要求是很高的,但实际中,很多造价员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其素质无法满足建筑行业需求,这也是建筑行业的造价预算往往出现巨大误差的根本原因。人员素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造价员的行业控制不足,缺乏专门的造价员培训,从而导致该岗位鱼龙混杂,缺乏筛选标准,再有就是很多造价员职业精神不够,要完成优秀的造价,需要进行很多的考查调研工作,但实际上很多人往往是浅尝辄止,惧怕吃苦,在获得初步数据后就会拒绝深挖,这自然会导致造价误差的扩大[3]。

(4)市场因素。造价控制的误差来源与市场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预算阶段时的材料在施工时突然上涨,这就导致了建筑工程预算出现了误差。市场因素算是客观因素,一般定义为不可控因素,但是市场变动往往是有迹可循,熟悉市场的经验丰富的造价师往往在市场因素上把握更加准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因素就是可控的,造价师只能顺应市场,不能控制市场。

3 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策略方法

3.1 从人员素质出发,提升造价员的综合实力

从主观角度出发,主动提升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建设单位做好造价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从业人员素质方面,主要可从专业能力、敬业态度以及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考查,对于向外招聘造价专员的企业,首先需要企业本身对造价员有一定的职业认识,能确定自己的招聘门槛,从而采取定量的标准对前来应聘者进行考核,考核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应聘者心理的考核,由于高质量造价员培养成本较高,所以招聘人员最好能确定应聘人员能长时间稳定地在该企业从业。在完成招聘后,建筑企业内部如果具备条件,可展开对从业者的专业培训,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派遣专员前往大中型企业学习经验。总的来说,造价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作,这需要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本身一道成长,相互实现彼此的价值[4]。

3.2 加强沟通,降低设计阶段的预算风险

很多时候的设计风险的主要来源是,设计者对于现场施工环境不熟悉造成的,因此为了降低设计阶段的设计风险,需要加强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交流沟通,具体实施方法可参考如下:

首先,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预算小组前往现场核查施工环境,充分收集目标地点的信息数据,特别是相关的勘察报告,在此过程中,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可以将设计的方向进一步进行交流沟通,从而降低沟通不足导致的交流风险问题。在正式开启设计工作后,建设单位最好能派遣专人深入理解设计单位的每一个设计意图,判断其是否符合最初的设计目标。当设计图纸较为复杂时,造价员最好能询问设计者的意图,判断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成本上的性价比关系,确定后期施工的成本,从而将设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5]。

3.3 做好建筑施工工序管控工作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改动和返工最容易引起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为了降低施工中可能带来的造价成本的提升,一定要在最初就做好施工的工序流程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对施工流程进行造价预算前,首先要对整个施工流程可能涉及的相关工序进行分解,逐步进行造价控制。比如对于前期的施工材料的造价控制,造价员要根据设计图,判断材料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是否满足施工需求。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人工成本、机械工具的磨损成本、安全管理成本等多项成本。在多流程同时进行造价管理时,要理顺各个流程施工的先后性和合理性,确保不会出现重复施工问题或者返工问题。造价人员一般都具备很好的全局观,因此在建设中,造价人员最好也能参与到建筑施工的管理过程中来,最好能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合作。确定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按照造价员预定的方式进行,从而降低施工单位的返工率,提升造价员的造价价值[6]。

3.4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完成高质量的造价管理

造价师收集的数据越全面,越有利于完成优秀的造价管理,但在实际的过程中,造价员依照传统的造价方式手机数据明显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造价需求,因此借助现代电子计算机和大数据分析,提升造价员的造价效率,是造价员的行业升级方向,也是时代所需。

在具体的操作中,造价员首先应当熟悉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数据交互的高效性和快捷性,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在进行造价的过程中,最好能在较为成熟的造价体系上形成自身的系统理论。在造价监管方向上,应当将各个影响最终造价的参数以数据的方式输入系统,通过造价员内置的计算函数帮助造价员快速完成造价管理,从而大大提升现代造价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7]。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长期发展,在这方面,企业负责人应当多给予重视,从初期的人员选择和中后期的人才培养都应当持续关注,最好能选择值得信赖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人参与。优秀的造价员,带给企业的好处只会比预计的更多。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单位成本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填单位 要推敲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看错单位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协办单位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