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探究

2021-04-03 14:54李庆
中国设备工程 2021年5期
关键词:承包商业主工程项目

李庆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1 EPC总承模式概述

1.1 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内容

对于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工程项目在组建施工过程中所有的项目活动内容,主要管理职能涵盖了总体承包合同的所有规定内容,要求在合同规定允许变更的范围以内,合理地把控好计划编制风险,再进一步把控好施工建设工作中的材料以及机器质量,最后落实工程项目施工于收尾工作,提升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另外EPC总承包模式贯穿于项目施工所有的施工环节当中,所以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严格把控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安全质量问题,尽可能减少出现安全隐患的机会。

1.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缺点

1.2.1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

首先,从建设方角度来分析,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可以将合同双方的责任范围划分得更清楚,并且还可以起到控制投资总额的作用,如此便可以把风险转移到总承包商身上;其次,倘若工程合同总价和工期是固定不变的,作为建设方能够很好地把控好建设投资总额以及建设周期,就能够实现施工建设成本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的把控,并且又可以减少业主在施工过程中的干扰,致使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工程建设上来,工程质量自然能够得到保证;最后,针对于EPC总工程项目承包商而言,他充当了项目整体的管理及实施方,在项目整体的运行和发展当中有一定的统筹能力,所以很好地把控好实际设计和各个施工环节的衔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1.2.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缺点

(1)建设方在监管总承包商环节仍然较为薄弱,主要表现在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限制了其行为,所以实际施工中参与度往往相对较低,这样一来也就造成建设方在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很难得到提高。(2)作为建设方会把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风险以合同的形式转移给总承包商,所以对于EPC总承包商而言,只要在选择环节稍有差错,都会波及整个建筑企业的经历状况,造成的损失,随着财务风险的增加同样会使项目建设受到一定的影响。(3)整个工程中,EPC总承包商的角色很重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该角色必须要面临投资收入以及经济风险的问题,EPC总承包商比普通的工程建设项目费用高,而且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的承包模式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中间产生比较大的利益冲突。

2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结合我国在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现状来分析,很多业主在这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缺乏客观性认识,使得该模式很难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其应该有的价值和作用,自然没有办法得到业主方的认可和肯定,所以正是因为EPC总承包模式的认可度低,才使得更多的业主更加愿意选择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即包含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业主三方分开施工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2.2 操作不规范

EPC总承包模式的工程中依然存在各种操作规范度不够的问题,比如方案设计不规范,工程施工图存在不足,此为许多后续工作造成了困扰;工程实施阶段为了节省时间而随意缩短工期,为工程建设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建设意图不明确,很多时候业主提出的部分工程当中的变更问题往往没有办法协调合理的费用。

2.3 存在市场乱象

目前EPC总承包企业的承包水平依然表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欠缺一些资本相对雄厚而且技术领先并且综合能力强的企业。一般能够顺利实施工程项目建设EPC总承包模式的企业往往都是设计单位假装,而且在企业当中竞争力度也是相当薄弱,这样就造成了EPC总承包模式水平低的局面,市场乱象问题随处可见。

2.4 EPC总承包模式存在的诸多风险

在EPC总承包项目中承包商必须承担所有的包括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及采购在内的工程阶段,而且EPC总承包项目相比较以往合同模式当中承担风险的几率都会增加很多。结合银皮书条例分析,建设工程承担的风险范围EPC总承包商模式明显要比传统模式大。具体地对比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4.1 风险的客观性

鉴于总承包商工作环节比较多的缘故,它的覆盖领域往往也比较广,这样导致合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突出了许多主观因素,一定会造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此外,一些客观风险主要源自于政治环境、自然环境和当地的市场环境等方面,特别是国际EPC总承包项目,针对其无法预测的工程环境或经济法律等环境都没有办法诱发其风险。

2.4.2 风险管理的机动性

对于我国目前的EPC总承包模式依然还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处于初期阶段,而且几乎所有承包商的总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再者因为EPC项目管理在工作经验方面不足,以及总承包商不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基于此,对于我国目前的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而言,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风险规避,彻底激起我国EPC风险管理的机动性。

3 EPC总承包管理对策

3.1 创建完善的总承包管理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立足于国家政策角度进行分析,在法律政策方面,EPC总承包模式依然亟待完善,同时为总承包模式的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另外,国家在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方面,也必须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和规范,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规范性。

3.2 推行工程化管理模式,注重人才培养

一般在面临工程项目当中表现出来的业主方的问题均由以下几个途径进行解决:首先,选择合适的工程管理模式;其次,对业主及工程等各个参与方的有关责任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开展实施建设工程较为统一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界定工程项目的参与方具体的责任及义务,进一步提升各个参与方的工作意识。最后要求加强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从国家政府方面而言,必须要全力做好建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该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各方的有效洽谈,帮助业主未来更好地发展。

3.3 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业务能力

仔细分析当下EPC总承包项目模式当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从整体项目管理系统的各方面入手持续性进行完善,进而完善并建立起较为统一而且标准的企业内化管理运行流程模式,对此要求必须从组织体系、项目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结构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不间断地提升企业的业务水平。不仅如此,必须要在一步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运行水平,加强企业内部设计及施工采购工作的有效结合,在可以合理地控制好施工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把控好整体的工程质量,尽最大可能满足业主方提出来的建设要求,在这基础上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

3.4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一般在工程开工前期阶段都需要将各方面的工程参与人员组织起来,全力把控好工程项目当中的重点内容。具体要求分包商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帮促其树立正确的施工理念。工程施工前期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开设专业的技术讨论会议,加强施工方案的建设,并且定期不定期开展施工前的专业化培训,将技术监督工作做到位,促使工程施工中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熟知整个施工过程,并整体把控好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

3.5 定期总结,持续改进

一定要切实做好EPC总承包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整理工作,出现了问题及时进行统计,并且不断修改完善,全方位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此外还必须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给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尤其要注意必须对号入座,但凡涉及设计的问题必须反馈至设计单位,另外还要第一时间处理好各个工作环节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避免问题反复出现。最后重点强调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原材料问题,鉴定原材料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力量的提升,技术日益更新,而在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EPC总承包模式又为工程总承包安全管理工作贴上了新的标签,赋予了新的内涵。企业以工程总承包商的角色正在不断地尝试于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谋求发展路径和市场地位,因此,各个企业又必须依靠自身独特的优势,以竞争的方式夺得一定的市场,凭借自身的能力把自身推出去,在市场中找到一席地位,同时赢得市场。

猜你喜欢
承包商业主工程项目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2018中国承包商80强和工程设计企业60强揭晓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承包商如何做好FIDIC建造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业主社区的兴起及其自主治理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