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S医院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对策

2021-04-03 16:22苏臻颖陈叶如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收费科室价格

苏臻颖 陈叶如

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内部价格行为管理理念、职能、内涵及管理范围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只是执行传统的医疗收费管理,而是指对医院诊疗活动中发生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病种收付费(含疾病诊断相关分组)、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行为的内部管理。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医疗服务项目多、医用耗材多以及医疗收费交叉环节多、相对独立的信息化模块多等都会给医院价格管理增加难度[1],加上医院对价格管理重视不够、各职能部门间职责分工不明确,信息化程度不够,文章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于医疗机构内价格行为新的管理文件的指导精神,结合S医院现状,及作者多年医院价格管理研究与实践,对新形势下医院价格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职能定位进行探讨,以期与同道共同推进医院价格的精细化管理[2]。

1 S医院价格行为管理现状

(1)价格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不够重视。医院领导和科室负责人对价格行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浅薄。医院方面重医务性收入增长,而轻价格管理[3]。对价格管理缺乏认识,没有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 造成一些不规范的价格管理行为存在却没有改善措施。

(2)价格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系统、全面、规范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石,制度不完善,必然导致落实行动时无章可寻,管理混乱。梳理S医院现有价格管理制度。虽然现有《物价管理制度》《医用耗材管理办法》《医疗收费项目管理办法》《物价投诉管理制度》等相关规范准则,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医学技术提高、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医改的要求,现有的价格行为管理规章制度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无法解决现实问题[4]。对于还没有形成的制度,不得不依据实际情况临时决定,破坏了价格管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医院价格管理软件不完善,导致价格管理工作沟通不畅。医疗系统、护理系统、财务收费系统,无法实现统一匹配,统一口径,数据提取困难,对“三单不一致”以及药品、耗材溢库、缺件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

(4)相关人员责任不明,未形成工作合力。医院内部价格行为管理是一项融合医学、信息、管理、财务、医保政策等多学科专业为一体的工作。如果医院的价管理部门及财务、医务、护理、医保、信息、药事、物资管理、医技、质控、设备等部门间分工不明,各自为政,必然导致价格管理混乱,遇到问题互相推诿[5]。

(5) 医院价格管理人才不足。由于医院价格管理的发展需要融合医学、经济学、信息、管理等多学科专业知识,一位合格的价格管理者应是跨界融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我国各院校没有医院价格管理专业,S医院的价格专职管理人员多为财务、护理专业,少数出身卫生管理、经济学专业,导致全方位的管理人才缺失[6]。

2 S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对策

随着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卫财发〔2019〕64号)等文件出台,明确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思想,也对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价格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医院经营效益及社会声誉[7],为此S医院提出了相应改善医院价格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医院价格管理机构设置

成立由院领导、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违规收费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此次专项治理工作。其中院相关职能部门包括:经管办、医保办、医务部、护理部、设备处、药学部、信息管理中心。同时由这些职能部门抽调人员成立医院违规收费专项治理联络员工作小组,每周召开小组会议,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协调各部门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2.2 落实院内各职能部门责任

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落实责任,避免遇到问题找不到牵头科室,互相推诿,影响工作进程。S医院部署分工,再一次明确各部门责任。形成由经管办负责牵头医院价格管理工作,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宣传上级政策文件精神、组织自查自纠与相关培训等工作;医保办负责对医保方面价格相关问题的宣传培训、督促整改并落实奖惩等工作;药学部负责贯彻执行医药价格政策法规,审核药品价格工作;设备处负责执行阳光采购平台政策,及时调整价格管理系统的价格标准并做好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信息技术支持等工作的责任分工[8]。

2.3 加强专项培训

为改变以往全院对价格管理培训不重视,绝大多数人员长期得不到有关价格管理知识与政策的培训和提高,从而导致其缺乏操作规范,价格管理工作随意,出现误差增多的现象,S医院开始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收费单元学习收费标准,对发现的差错及时修正,进行政策解读,杜绝违规收费行为,发现一项,纠正一项。邀请外院专家讲解我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及收费规则、医用耗材收费、医疗收费管理及常见医疗收费等问题,帮助与会人员深入理解内部价格收费管理。同时对于上级下达的价格政策及时宣传落实到位,强化医院内部人员价格收费政策意识,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9]。另一方面,加强价格管理人员对卫生、医保、财会、经济、管理等相关业务知识,定期对业务科室开展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及主要成本构成以及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变化组织学习。

2.4 逐步完善价格管理制度

完善医院价格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医院价格管理工作有效进行[10]。建立健全医院收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医院收费管理领导责任制,落实院领导责任制度,细化各临床收费管理和医院收费管理科室责任,S医院在现在制度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修订《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工作规范》《临床医技科室医保违规责任处理办法》《内部价格管理规定》《内部价格违规惩处实施办法》《新增医疗收费服务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管理办法》6份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要求全院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规定,增强工作责任心,依章办事。

3 S医院内部价格管理改革后取得的成效

3.1 明确了责任体系

建立由院领导、经管办、医保办、药学部、设备处及临床科室组成的价格管理体系,科学管理、合理监控医疗服务成本。细化了各部门职责,明确了收费责任与收费管理责任。同时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到科室、责任到人的收费管理制度。

3.2 增强工作合力,改造业务流程

以此次自查自纠工作为契机,将原先散落的管理职能串联起来,打破了管理孤岛的现象,如原来由医务部门负责的医嘱与护理工作站收费工作脱节,信息系统缺乏控制手段的现象得以纠正[11]。同时通过联络员工作小组的建立,调动各部门、各科室积极性,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各收费单元也因此改变了被动管理的局面,变为主动咨询、主动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同时主动反馈,提出建议意见,形成了良好的双向沟通机制[12]。

3.3 物价智能审核系统得到推广

S医院已安排智能审核软件全院上线,运用PDCA循环管理原则 ,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流程闭环管控模式。事前整理和总结医院常见的医疗价格违规行为,结合《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最高指导价格表》,创建医院特色的物价核查规则库,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事中对在院患者进行费用审核,对于系统审核出的费用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对于已经出院结算的患者,系统提供事后审核与分析功能,并形成一个统计分析报表,纳入绩效考评中。智能审核软件全面覆盖医嘱、收费、执行各个环节,对医疗收费进行审核,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软件上线以来累计稽核违规规则合计17条,涉及收费项目101项,明细5 037条,涉及患者1 829人次,完成退费金额402 992元。

重视医院内部价格管理,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现代化管理进程。各医疗机构要在思想上重视,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防止侵害患者利益的价格管理违规行为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能够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获得双丰收[13]。

猜你喜欢
收费科室价格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