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大堂速通门配置数量解析

2021-04-04 08:16刘禕羽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区办公楼设定值

刘禕羽

(科进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 200052)

关键字:电梯厅的面积;电梯的额定容量;速通门的通行速率;识别精度和转化速度

速通门的数量受到诸多参数的制约,包括电梯厅的面积、电梯的额定容量、速通门的通行速率、附加识别设备的识别精度和转化速度等条件的制约[1]。由于速通门的具体设置数量设计规范并没有强制要求,因此项目实际应用中常常还会受到设备造价的影响、美观的影响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本文从客观数据上讨论速通门的配置数量,不考虑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本文的计算结合实地考察数据,对设备产品手册上给出的理论参数值做了85%的系数修正[2]。

图1 上海恒隆广场办公大堂速通门(作者自摄)

1 高层办公楼电梯厅速通门设置

高层办公楼往往设计有高区和低区两个电梯厅,上下班高峰时段能有效运送大楼里上下班的人员、避免电梯厅人员积压、排队等现象是高端办公楼设计必须要考虑的一部分。因此电梯厅速通门的设计,成了高端办公楼设计的重中之重[3]。加之在上海,公安局对办公楼租客及来访人员实行严格管控,所有租赁办公楼设置来访人员的人像身份采集设备,包含人脸识别摄像机及二维码读卡器,还需提供与上级平台进行集中数据交互、应用等功能。因此图像采集识别的速率,与速通门本身数据交互的速率、速通门摆翼开打的速率都会影响到上下班高峰期人员通行速度[4]。

此外,造成高峰期电梯厅人员滞留积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电梯厅可以容纳的人员空间,以及电梯的运送能力。在电梯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因为电梯本身的设计载重不同,会造成电梯厅速通门数量不同的现象。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统筹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5]。

2 电梯运能设计说明及电梯厅理论空间定义

2.1 电梯运能设计

高层办公楼常选用的电梯载重为1600kg电梯、1800kg电梯和2100kg电梯:

以一个成人体重70kg为标准:载重1600kg电梯,一部电梯最大额定承载人数约为1600÷70=22人。载重1800kg电梯,一部电梯最大额定承载人数约为1800÷25人。载重2100kg电梯,一部电梯最大额定承载人数约为2100÷70=30人。

注:电梯运能计算是按照5min为计算单位开展的[6]。

2.2 电梯厅理论空间

电梯厅空间设计需同一时刻满员上、下以及一半倍数的转换空间,因此电梯厅空间应至少为2.5倍电梯满载人数,并以此为设计最低值。在实际应用中,高层办公楼电梯厅的面积满足3倍以上电梯满载的站立空间为合理和舒适[7]。

2.3 速通门通行速率定义

按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人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通用技术要求》GA/T 1260-2016:第5.5.4条规定,速通门设备允许通行时间宜在2S内可调(包含认证识别的时间)。

速通门的设计参数来自于设备厂家产品手册,目前较常用的高档办公楼速通门依然以进口品牌为主,根据多年项目设计经验,进口速通门品牌的参数和国产速通门参数并没有太大差异。

1)常用人行通道闸疏散速率参数,根据产品手册可知双摆式速通门客流通行量参数归纳为下表

速通门宽度600mm 900mm日常通行状态 30人/min 25人/min高峰通行状态 45人/min 40人/min紧急状态 120人/min 120人/min通行状态

2)速通门通行速率实地测试,上海地标要求《单位楼宇智能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DB 31/T099-2018:第5.1.4.5条规定,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应具有活体检测功能,识别率应不小于85%,人脸识别距离应在300~800mm之间,识别平均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S。

根据实地测试,采用人脸识别或二维码通行时,由于使用习惯和站立角度不同,会对通行速度造成影响。因此上文所述每分钟通行人数是根据厂家产品手册中的理论数值,实际应用中应当适当折损。本文下述设计计算按照85%的折算率展开[8]。

3 项目概况

某超高层办公塔楼T1相连地上三层商业裙房,总高250m,共50层,电梯厅分为低区4层至18层、中区19层至36层和高区37层至50层,其中低区有8台额定载重1800kg的电梯,中区有8台额定载重2100kg的电梯,高区有7台额定载重2100kg的电梯。T1低区电梯厅面积61m2,中区电梯厅面积50m2,高区电梯厅面积56m2[9]。

3.1 电梯厅速通门布局示意

图2 电梯厅分布(作者自绘)

3.2 通行人数计算

公式:5min内支持3倍电梯额定载重人数

T1塔楼低区电梯厅:25×8×3=600人次;中区电梯厅:30×8×3=720人次;高区电梯厅:30×7×3=630人次。

3.3 人行通道闸配置数量计算

T1塔楼 (低区)电梯厅最大承载运能人流量分析

标准通道:峰值通行量:45人/min;正常通行量30人/min;疏散通行量:120人/min。

加宽无障碍通道:峰值通行量:40人/min;正常通行量:25人/min;疏散通行量:120人/min。从2+1速通门组合(2个正常通道加一个加宽通道)开始验算。

①紧急疏散情况下:2+1速通门组合的运能为120×3=360人/min,5min的疏散人流为1800人,满足实际电梯运能和电梯厅设计。紧急疏散情况通常为火警疏散状态,此状态下人员疏散速率不需要乘以折算系数。

②峰值情况下:方案1:2+1速通门组合的运能为45×2+40=130人/min,5min内可支持650人通行,乘以折算率85%,650×0.85=552人,不满足(差48人)极限设定值600人。方案2:3+1速通门组合的运能为45×3+40=175人/min,5min内可支持875人通行,乘以折算率85%,875×0.85=743人,满足极限设定值600人[10]。

③日常情况下:方案1:3+1速通门组合:运能为30×3+25=115人/min,5min内可支持575人通行,乘以折算率85%,575×0.85=488人,不满足(差112人)极限设定值600人。方案2:4+1速通门组合:运能为30×4+25=145人/min,5min内可支持725人通行,乘以折算率85%,725×0.85=616人,满足极限设定值600人[11]。

④关于T1塔楼(低区)速通门通道数量的建议:同时满足峰值和正常通行的指标:需设置4个标准宽度600mm+1个加宽宽度为900mm的通道速通门,即4+1方案。

T1塔楼中区、高区电梯厅最大承载运能人流量分析

参照低区计算方式依次计算塔楼中区和高区数据如下

高区及低区标准通道:峰值通行量:45人/min;正常通行量30人/min;疏散通行量:120人/min。加宽无障碍通道:峰值通行量:40人/min;正常通行量:25人/min;疏散通行量:120人/min。从3+1速通门组合(3个正常通道加一个加宽通道)开始验算。

①紧急疏散情况下:中区:3+1速通门组合的运能5min的疏散人流为2400人;高区:2+1速通门组合的运能5min的疏散人流为1800人,均满足实际电梯运能和电梯厅设计。紧急疏散情况通常为火警疏散状态,此状态下人员疏散速率不需要乘以折算系数。

②峰值情况下:中区3+1速通门组合运能5min内可支持875人通行×折算率85% =743人,满足极限设定值720人。高区:3+1速通门组合运能5min内可支持875人通行×折算率85% =743人,满足极限设定值630人。

③日常情况下:中区:5+1速通门组合运能5min内可支持875人通行×折算率85%=743人,满足极限设定值720人。高区:4+1速通门组合运能5min内可支持725人通行×折算率85%=616人,基本满足(仅差14人)极限设定值630人。

④T1塔楼中区、高区速通门通道数量的建议:中区:同时满足峰值和正常通行的指标:建议设置5个标准宽度600mm+1个加宽宽度为900mm的通道速通门,即5+1方案。高区:同时满足峰值和正常通行的指标:建议设置4个标准宽度600mm+1个加宽宽度为900mm的通道速通门,即4+1方案[12]。

4 数据分析

虽然低区和中区的电梯数量相同,但因电梯的载重不同,且中区的电梯厅面积小于低区电梯厅面积,这就对中区的客流疏散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区人行通道闸的配置数量比低区数量多[13]。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建议布局形式见表1数据分析。

表1 电梯厅速通门配置表

5 一些技术问题的特别说明:

5.1 关于人脸识别屏的差异:

1)半球形式。外观比较小巧,但识别时,无法看到图像,故需要找寻适合的位置,需要培养习惯方能提高速率。

图3 上海瑞安广场(作者自摄)

2)独立屏幕方式。外观较大,较明显,因识别时候,可以看见图像,故容易尽快进入识别区,识别时间快,达到较高的速率。

图4 上海长宁来福士(作者自摄)

5.2 速通门的选择

就速通门的规格大小而言,目前市面上的速通门样式及系列繁多,一般最短速通1.2m,较为理想的常闭型速通门长度1.6m,空间足够的情况下可提供1.8m及1.93m的长通道。

6 结语

一套(一个通道)进口速通门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几十万元左右,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大堂速通门的配置数量往往会从投资成本考虑,而忽视折损系数的影响,有时也会受到大堂精装修工程的制约。速通门的配置数量并没有强制标准,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因向建设方阐明利弊,最终达成一致。

猜你喜欢
中区办公楼设定值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基于测点实测高程修正重力中区地改误差评价方法的探讨
冷轧镀锌光整机延伸率控制模式的解析与优化
圆锥曲线弦中点问题处理策略之点差法
SYNEGIC公司办公楼
魅力仁川中区的历史与今天
西气东输二线人机交互界面的防呆系统
目标设定值传感器的原理与检修
对工频耐压试验跳闸电流设定值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