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稀土

2021-04-04 12:44
稀土信息 2021年11期
关键词:稀土材料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走访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2021 年10 月15 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浩、常务副秘书长王晓铁等一行7 人走访了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稀土”)。

南方稀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竹兴,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钟瑞林,党委委员、总工程师何巧燕等5 人热情接待了杨文浩秘书长一行,并在会议室展开交流座谈。李竹兴总经理详细介绍了南方稀土2021 年前三个季度生产经营、“十四五”及中远期发展规划等相关情况,以及近几年南方稀土在矿山治理、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扶贫攻坚等领域取得的优秀成果。

杨文浩秘书长对南方稀土近年来在市场份额、科技创新、工艺研发、产品质量、市场信誉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南方稀土是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的副会长单位,是协会重要的会员企业,要继续发挥南方稀土行业引领作用,加快离子型稀土矿绿色高效无污染开采及开采规范性工艺研究,积极推广应用离子型稀土矿绿色开发新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尽快集成更加科学优化的生产工艺和设施,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保障稀土原料供给;同时征求了企业对行业协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双方还就稀土原材料供给、价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贵州省科技厅调研锂资源、稀土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科技创新工作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近日,贵州省科技厅杨松副厅长率队调研贵州省铝土矿伴生锂、织金地区磷矿伴生稀土、黔西北威宁地区稀土矿、萤石(锂)资源综合利用现况及技术需求。贵州科技厅高新处、重大专项处,贵州大学有关专家参与调研。

调研组赴贵州省地矿局与专家团队进行交流座谈,了解贵州省锂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六枝平桥萤石-锂资源选冶工作、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伴生锂资源、织金新华地区磷矿伴生稀土选冶、威宁地区稀土资源选矿研究等相关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调研组赴贵州省地质科技园听取贵州锂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关于六枝平桥锂(萤石)矿综合利用工作汇报,并前往六枝平桥萤石(锂)矿山进行现场调研矿区平桥萤石及伴生锂资源整体赋存、勘查进度情况。

(贵州省科技厅)

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召开“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

2021 年10 月15 日,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组织召开了“十四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洪杰、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杨文浩、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晓铁、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等8 位稀土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共同参会。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吴苏海、科技电子处处长彭武华、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涛(代)及创新中心董事长王伟生、总经理刘威出席会议。会议由张安文副秘书长及许涛秘书长主持。

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同步讨论的方式进行,创新中心总经理刘威就《规划》的具体内容向与会领导及专家做了详细介绍。与会专家听取了《规划》内容后,对具体内容进行提问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专家提出,一是要站在大局的角度,审时度势加强资金的管理与运用,按时间节点进一步细化中试线建设内容;二是在稀土功能材料的重点领域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三是要明确、细化保障措施及创新中心的功能和作用,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服务和孵化稀土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四是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专家组商榷了《规划》的评审意见,并形成了书面评审结论,各级与会领导也对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创新中心将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终稿报送国家工信部。

(国瑞科创)

包头稀土研究院三项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2021 年10 月21~27 日,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6 日下午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科技、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

展览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共分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重大专项等12 个展区,集中展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一批重大标志性科技成果,彰显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经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推荐,包头市四项稀土领域科技成果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在本次展览中亮相。包头稀土研究院“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稀土纳米断热剂”三项科技成果在本次展览中亮相。包头长安永磁电机有限公司的科技成果“一体化水下电机”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

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包头稀土研究院以创新为基石,突破了一大批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本次展出的高端伺服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辐射磁环,是由包头稀土研究院率先进行研发,采用聚合成型方式开发的高壁烧结钕铁硼辐射磁环,目前已基本形成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批量化生产技术,产品应用于高精度伺服永磁电机。入选的高纯金属镱靶材,其纯度大于99.95%,杂质元素含量小于0.05%,为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形状的差异化需求,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了靶材产品规格的定制化服务,从单一的圆柱形产品,拓展到薄片状、颗粒状等多种规格的高纯金属镱蒸镀材料。亮相的稀土纳米断热材料,可见光透光率在75%以上,最终实现95%红/紫外线断热效果,能够实现3 小时内快速降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姜佳鑫)

2021年1~3 季度包头稀土高新区规上稀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5.2 亿元

1~9 月,包头稀土高新区38 家规上稀土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55.2 亿元,同比增长86.9%。

从产业类型看,原材料企业、新材料企业、终端应用企业分别完成产值76.5 亿元、66.76 亿元、11.94亿元,同比增长114.5%、85.2%、5.3%,分别占总产值的49%、43%、8%。新材料企业中,永磁材料企业、储氢材料企业、抛光材料企业分别完成产值60.73 亿元、4.28 亿元、1.75 亿元,同比增长90.9%、59.8%、11.8%。从经济类型看,8 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总产值87.7 亿元,同比增长106%,占稀土工业总产值的56.5%。

(包头市工信局)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调研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21 年10 月28 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到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企业技术创新、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坚守主责主业,加强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加速推进高端新材料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全力打造有色金属行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有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晓晨,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熊柏青陪同调研。

郝鹏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企业工作情况汇报。他指出,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有研集团牢牢把握转制院所定位,一心一意谋发展、促改革、抓创新、强党建,成绩令人欣慰、工作值得肯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切实抓好科研院所改革攻坚,深入推进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打造科研院所改革标杆。要牢记“国之大者”,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稀土等有色金属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大力提升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和产业培育能力。

赵晓晨代表有研集团党委重点围绕充分发挥党委坚强领导作用,统筹推进、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多措并举、不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改革、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深化融合、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做了汇报。他表示,有研集团将把郝鹏书记的鼓励肯定转化为下一步工作的动力,上下一心,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党的建设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把郝鹏书记在国企党建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此次调研座谈提出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十四五”工作部署中。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科技创新、改革发展、人才建设等重点工作,继续发挥好有色金属工程技术领域的行业国家队作用,围绕集成电路、稀土、新能源等领域,努力打造一流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转制科研院所的样板标杆,做强做实有色金属领域的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国资委办公厅主任殷长波,研究局局长董朝辉,改革局局长郭祥玉,科创局局长苟坪,企干二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廖华军;有研集团黄小卫院士、外部董事、领导班子成员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有研集团)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走访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10 月22 日,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浩一行3 人走访了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虔东稀土”)。虔东稀土董事长龚斌、副总经理黄海波、赣州艾科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南红等对杨文浩秘书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给予热情接待。

座谈交流期间,龚斌董事长对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长期以来对虔东稀土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虔东稀土2021 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及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相关情况。

杨文浩秘书长对虔东稀土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和工作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行业和市场剧烈变化的形势下,虔东稀土致力于技术创新、精益管理,努力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形成了集稀土基础材料、功能材料、应用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稀土应用开发产业链,供应市场60 余种产品的格局,成绩来之不及。同时,杨文浩秘书长表示虔东稀土要坚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及市场拓展能力,完善稀土基础材料、功能材料、终端应用产品一体化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为市场提供高性能增值产品和多元化解决方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挑战、稀土价格对行业市场影响、稀土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

四川省稀土技术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2021 年10 月22 日,四川省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在成都揭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副书记刘东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该中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牵头,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共同建设。未来,该中心将聚焦稀土产业的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稀土技术创新中心为目标,建成一个多元协同创新网络,打造稀土重大关键技术与标准的输出高地和稀土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形成先进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四川省科学技术厅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赵敏主持会议并宣读四川省稀土技术创新中心组建批文。

新中心将以关键技术研发为核心使命,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为区域和产业发展提供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和发展提供创新服务,为支撑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战略引领作用。

四川省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在省内具有良好的协同创新基础,能够紧密凝聚众多专业的科技人才资源,同时还与国内稀土领域的重要创新主体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稀土全产业链前端-绿色勘探开发,中端-冶炼分离,后端-功能材料及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形成了四川省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技术装备最先进的稀土创新平台,为四川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下一步,创新中心将在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瞄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及应用问题,集成“绿色勘查-高效开发-新型材料-生态修复”全产业链,打造国际一流的新型创新机构。

(四川省科技厅)

“稀土材料产业化应用与市场、储氢材料和氢能应用”交流会在成都成功召开

2021 年10 月23 日下午至24 日,“稀土材料产业化应用与市场、储氢材料和氢能应用”专题报告会在中国稀土学会的指导与支持下,在成都成功举办。此次会议是中国稀土学会2021 学术年会的重要分会场之一,由包头稀土研究院、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及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邀请到了来自中国稀土学会及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中科院、南开大学等企业及研究院所的16 位特邀专家,围绕国内外稀土市场、稀土材料产业化应用情况以及储氢材料与氢能应用做了学术报告,与会学者专家针对报告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北方稀土董事张日辉、包头稀土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建利主持了分论坛。

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陈占恒、内蒙古包钢稀土国贸公司孟志军、盛和资源控股公司王延莉以及包头稀土研究院信息中心王彦分别从全球稀土生产及应用状况、钕铁硼关键元素供应与需求、稀土产业链价值分析、我国稀土进出口、新技术、国际组织影响以及新国际产业环境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稀土产业形势、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机遇。

全球双碳目标的实现给钕铁硼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存在原料供应的压力。钕铁硼废料回收是原料供应的重要补充,同时从LCA 角度来看,无论从资源二次利用、能源消耗以及环境压力都低于矿产品生产的钕铁硼产品。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平的《全国钕铁硼废料回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钕铁硼回收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内蒙古大学许轩老师的《电化学法回收钕铁硼块体废料》报告,从学术角度介绍了用三种电化学工艺回收钕铁硼块体废料的可行性。包头稀土研究院金属所刘玉宝从钕铁硼的原料—稀土金属及其合金制备技术以及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张军、南开大学杜亚平老师、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宋立军与林凤龙老师、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帅从稀土在功能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分别做了详细的解析,内容包括:稀土纳米材料、稀土超细纳米材料、稀土在功能高分子中的应用、稀土基PVC 热稳定剂及其抑烟性能研究以及稀土纳米合金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高度集中的信息产业发展集群与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稀土永磁材料应用的强力拉动力。岭南稀土产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吴海明作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高性能磁材的机会》的报告,对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是优质的二次能源。氢能在21 世纪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应用技术也将成为21 世纪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双碳目标下,氢能应用成为主要方向之一。来自包头稀土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杨丽、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的朱用洋、以及内蒙古科技大学理学院的李永治教授分别从稀土在氢能产业链的应用、稀土合金及其应用以及稀土镁基金属氢化物在大规模非移动式储氢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使与会代表对氢能应用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稀土产业经济、稀土金属及合金、稀土在钕铁硼、高分子材料、氢能产业链以及催化剂中的应用、稀土市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进行了研讨交流。该分会场为与会代表与学者提供了学术与市场交流的平台,通过此次会议,了解到稀土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趋势,为学者以及企业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王彦 张小琴)

广东省国资委:配合编制广东稀土产业发展规划 做强稀土产业

2021 年10 月27 日,广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主任李成带队到广晟集团所属广东稀土集团、广晟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广晟有色调研广东稀土产业发展情况。

李成表示,要做强做优做大广东稀土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广东稀土集团作为国家级六大稀土集团之一,要全力以赴推动广东稀土产业不断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增强中高端稀土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延伸稀土产业链,稳固提升价值链。

同时,要推动广东稀土产业规划落地实施。要配合有关部门高标准编制广东稀土产业发展规划,增强广东稀土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强化对广东省制造业发展的原料支撑作用。

(证券时报)

上海市稀土协会成功召开稀土微论坛

2021 年11 月4 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在上海先进激光创新中心召开了由稀土磁性材料和稀土光电材料两个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微论坛,主题是“打造多功能激光与现代磁材应用的新链接”。微论坛由上海市稀土协会副秘书长崔中倪主持,磁性材料、光电材料会员单位代表约25 人出席。上海市经信委新材料处一级主任科员金叶、上海市稀土协会会长张修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果与产业技术处处长温磊到会并致辞。

张修江会长希望通过本次稀土微论坛的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光机所在激光领域的优势,以及磁性材料广泛的应用市场,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把稀土领域两块高端的领域,多功能激光和现代磁材应用联系起来,合作起来,补短板,拉长板,为服务上海乃至全国的稀土高端应用建设形成新的交汇点和未来新的发展导向,也为打造国内激光和磁材应用新高地形成新的基石,从而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上海安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永芳、上海三环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饶晓雷、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激光智能制造中心主任杨上陆研究员、曾爱军研究员,分别就“磁材加工检测装备的研发及应用”、“稀土永磁材料相关话题”、“激光制造在稀土永磁材料上的机遇和挑战”、“激光检测技术在稀土磁性材料领域上的应用”四个专题作了精彩的专题演讲。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与会的各位专家就激光在稀土加工领域的应用、激光检测的优势、磁性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复杂零件的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各自在技术研发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此次上海市稀土协会开展的微论坛形式新颖,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协会的组织优势和协调优势,形成的话题充满了挑战,也具有前沿技术的交叉,希望未来能充分发挥上海稀土高端应用和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专家委员会,更好的向政府发声,建言献策,还要继续发挥好枢纽型协会的服务功能,更快速更深度的行动起来,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举措,开展更多稀土材料领域和下游应用领域的对接,从而推动稀土产业乃至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稀土协会)

猜你喜欢
稀土材料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2年3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焊接材料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稀土铈与铁和砷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废弃稀土抛光粉的综合利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