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粮食质量安全

2021-04-04 21:46
现代农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粮油粮食体系

金 泽

(盘锦市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心粮食产业服务中心,辽宁 盘锦124010)

古人云:“安民之本,必资于食,安谷则昌,绝谷则危”。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占具着重要的地位。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及其加工产品的安全日益关心。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也接踵发生,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地沟油到塑化剂、“黑心烤鸭”等等。此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粮食污染事件也频有发生。所以本文从粮油种植、贮藏运输、加工、消费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粮油质量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从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与监管体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粮食法律法规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管制度体系等3个方面的基本现状,并结合自身从业经验提出改良建议。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 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及改良建议

粮食问题是与我国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粮食质量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和心理需要。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油作物生产国与消费国,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稳定,因此,必须重视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加强粮食市场的质量监管,保障粮食的质量安全,把好国民餐桌安全关。

1.1 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因素

1.1.1 生产环节。现代农业中,粮油作物的种植结构、种植方式有着很大改变,然而在产量得到提高的同时,植物的病虫害也随之加重,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每公顷土地的平均使用化肥量超过410公斤,远超美国及欧洲所定的每公顷225 kg的安全标准。施用化肥可大幅度地提高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产量,但是过量施用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研究表明,大量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失去疏松结构、相互板结,导致硝酸盐在土壤和作物体中大量累积,人体摄入后,在体内合成亚硝酸,与血色素相结合,使血红素失去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导致血液不能继续运输氧气,严重时致使机体窒息死亡。亚硝酸在人体中还可能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随着全球变暖,农作物的害虫防治难度增加,目前,我国每年所销售及使用的农药量大约为170万吨,超量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逐渐增加。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固体废物污染。随着工业化和机械化进程加快,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使得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逐渐恶化,造成了土壤酸化、灌溉水污染、土壤重金属化等危害粮油作物生长发育的问题。

1.1.2 储存环节。目前,我国虽然一再强调加大科技储粮的投入,但对于广大的种植者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原来的农耕意识上,粮油作物在收割之后基本上就是随意堆放,疏忽管理,加之若气温升高则会造成粮食大面积发热霉变等现象。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因产量大,收割时粮食水分也大,玉米水分最大能达到40%左右,稻谷最高能达到25%左右。农民没有烘干设备,堆放在田间地头,这对粮食安全埋下隐患。对于储存在国家粮库的粮食,如果在烘干过程中没有完全烘到安全水分以下,直接将粮油作物贮藏起来,一旦环境温度合适,大量的霉菌真菌就会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为粮食质量安全埋下隐患。故粮油作物宜储存在通风、干净、干燥、阴凉的环境下。

粮油作物储存环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还有熏蒸残留污染、微生物污染及储存环境差三方面。目前我国粮食企业储备库中杀虫主要使用的熏蒸剂品种为磷化氢,在长期使用中,储粮害虫会产生抗药性,致使药效下降,从而造成使用药量及用药次数不断增加,熏蒸剂在粮食中的残留超标,当粮食出库时,也不能有效地做到残留物的检测和过筛清理工作。而由农户自行保管的粮食,由于储粮条件差、装具简陋,加之缺乏安全有效的抑霉、杀虫、灭鼠等措施,造成虫霉鼠害猖獗,部分农民随意喷洒剧毒性农药,这些都可能形成污染,造成粮食质量的安全隐患。

1.1.3 加工环节。一些粮油食品的生产者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降低成本,利用监管上的漏洞以及市场消费不成熟的心理,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如香精、色素、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或违规添加国家明确禁止使用的如矿物油、吊白块、工业用盐、工业酒精、硫磺等非法添加剂,直接或间接地对食用人群造成伤害。

同时,企业由于考虑成本,可能会减少或者简化筛选、磁选、分化、去石等清理工序,或因设备陈旧,无法达到彻底清除粮油作物中沙石、泥土、金属屑等物质的效果。另外,部分粮食加工企业周围环境恶劣,一定程度地存在有害气体、烟尘、灰尘、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扩散性污染,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使用到含有毒物质的容器和包装,如含有铅、砷、锌等金属元素污染物的玻璃容器;含有荧光增白剂、多环烃、油墨等的包装纸;含有毒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塑料制品,同样会危及成品粮食质量安全。

1.1.4 消费环节。消费者自购买成品粮油至食用前之间,同样存在着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必须严格按照产品包装上规定的储存方法进行储存,同时需注意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关注产品保质期。

1.2 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及监管体系现状

1.2.1 检验监测体系现状。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质检队伍呈现出波浪式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筹备组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到2004年《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与《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相继出台,明确了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职责,并以此为契机,大幅度地恢复了粮食质检人员、机构的作用。2006年,国家粮食局启动了国家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对全国隶属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1200个检验监测机构中,择优授权挂牌近300个机构,作为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骨干。

目前,已挂牌的国家级粮油质量监测机构有144家,这为建立完善的粮油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发达国家粮油检测体系相比较,依然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很多机构的检测仪器设备存在老化、检测速度慢、频繁故障和缺乏质量安全检测的仪器设备及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无力购买价格昂贵的大型专用仪器,导致无法开展如粮油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菌群指标等国际已经普及检测指标的检测任务。此外,检测能力不平衡。县乡级与省市级粮油检测机构检测能力差距较大,县乡级检验机构和收储企业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一些复杂的质量安全项目检测工作的需要,对社会上关注的粮油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卫生指标存在无法检验、检验数据不准确等情况。

1.2.2 监管制度体系现状。在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均以卫生部和农业部作为粮食质量安全的管理部门。而在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中,农业、质检、卫生、工商等不同部门均对粮食质量安全有管理权。这些部门各自为政,农业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粮油作物的生产环境、农业材料使用情况;质检部门负责制定粮食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监督检查粮油生产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卫生部门负责监督管理所有涉及粮油有关场所及审查粮油生产经营的资格;工商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在监督销售方面的执行情况。这种多部门的多头管理制度,使分工更为详细,各司其职,但也出现了各个部门监督管理的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清,无法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

1.3 解决我国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对策

目前环境污染、使用禁用限用农药、伪劣农资仍是影响粮食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极端气候、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也会严重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为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必须从源头入手,及时发现隐患,要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粮食扩散,确保粮食质量安全。

首先,国家政府应加快粮食立法的速度和进程,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粮食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管理者的从业行为,为依法生产经营粮食、依法行政监管粮食质量安全提供依据。此外,国家政府应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体系及检验监测能力的建设,及时发现并监控污染粮食,把好粮食质量安全的源头关。其次,国家及地方粮油监管部门应组织粮油、食品、营养和卫生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同时需制定完备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总则、粮油中化学污染物含量评估指南等一系列配套的风险评估规范,有序推动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政府的行政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一方面,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另一方面,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今后对粮食生产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数量安全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还需加大污染粮食安全应用的研究,以安全合理地使用粮食,以求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的粮食资源,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 结论

做好粮食质量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要想实现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长治久安,必须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全面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执法队伍建设,从源头上减少粮食污染,落实建立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严格的科学监管制度。面向社会宣传,普及教育,使全民都认识到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粮食产业的整体素质才会得到提升,诚信公平法治的粮食市场才能得以建立,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从而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总体的提升。

猜你喜欢
粮油粮食体系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我的粮食梦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