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探索艺术的时代性

2021-04-06 19:35玄陈颖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艺理论文艺作品时代性

玄陈颖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524088)

一、前言

在文艺理论界,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对于艺术时代性进行探索的学说,却往往忽略掉原本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对于艺术的时代性这一领域进行探索过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源于西方,而后的发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这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在提醒着我们:只要涉及到文艺理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有关文艺的领域是不可或缺的。

二、科学的方法论指引着艺术“生命”的长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所形成的科学理论,由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造完成。马克思与恩格斯俩人奋斗一生,只为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使无产阶级和全世界的人民都能够得到解放,他们为文艺理论界所做的贡献具有着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与恩格斯为无产阶级创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被运用到文艺的领域中来,这对文艺界来说是一件值得被记入史册的事情,因为其对文艺界的影响程度是不可估量的。作为新一代的文艺青年和文艺工作者,我们既要学会用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方式来研究和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又要学会用它们来解释文艺的现象,要熟练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中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文艺工作的实践活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生活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幸福,从而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艺术的各个领域开始发展,更多具有思想性、价值性、时代性的文艺作品诞生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能够如此迅速的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主要是由于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科学方法论的指引,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目前发展的还不够成熟,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科学的方法论对我国文艺事业的重大影响是不可置否的。

三、劳动使艺术产生“美”

人们在进行文艺创作时,总是会在各方面在体现着人与世界的感性和表象关系,并且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抽象思维的作用、信仰、价值取向和达到行为目的的意志,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且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物化,在这个物化的基础上能动的实现二重化,从而使他的个性在其中体现出来。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人的审美活动与劳动活动相连接,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与美有关起源的探索,并以此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观点,成为了第一个对美的起源的问题进行阐释的人。对于劳动作用重要性的探索,黑格尔其实要比马克思更早的进行了研究,但由于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抽象的精神劳动上,完全忽略了劳动对于人类最根本的重要性是什么。马克思从黑格尔的理论当中提炼了有关劳动理解合理的成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加工后,明确指出人类迄今为止的全部活动就是劳动,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属于我们生活中的美以及人本身的美也是由人的劳动所创造的,这些精神上的产物包括美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劳动创造了美。

在人类的实践活动当中,美的规律具有着极其独特的性质,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是他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动物的生产活动相比较后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之后做提出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将“类存在物”的人的生产活动和动物的生产活动做了区分,他说:“动物也要生产……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而人则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得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在马克思看来,动物的生产活动也有着衡量自身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这一“尺度”是根据动物本身的尺寸、重量来进行生产的规模,当然,人也有“物种尺度”,否则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将会失去意义。当然,人不仅有“物种尺度”,还有着动物所不具有的“内在尺度”——人所具有的自由意识和自觉意志。动物本身是自然的存在物,因此,它的生产往往是自发的、无意识的、机械的,然而人类除了是自然存在物以外,还是不受限制的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人类可以用自身的劳动实践来创造性地改造世界,这种创造性活动其实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改造活动。

四、不可或缺的艺术时代性思想

恩格斯总是从一个时代所需的角度出发,来评论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他通常认同有着正面的创作思想,批评部分具有负面创作倾向的作品,他认为文艺作品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应当相互连接,进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9世纪中叶,诗歌和散文成为了反应社会思想的主流文化,社会思潮被分、成了两派,分别是小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思想派别,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

20世纪初,为反对古典芭蕾僵化的训练体系,与之运动体系相反的现代舞出现在了世界舞台上;

到了40年代,美国盛行起了抽象艺术,抽象派的绘画由此兴起……这些艺术都是在不同的时代产生的,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它们的生产也在不断的产生变化,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时代的不断进步,艺术也在不断变化。

作为文艺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应着重强调社会的实践性,将时代的思想性篆刻在作品当中。未来主义总是想要推翻传统的政治思想和艺术主张,他们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城市总是对人们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是由于这些不断在进步的技术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体现了文艺的时代思想性。文艺作品创作与生产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不断繁荣。文艺工作者要对文艺作品的创作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所创作的文艺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要高度结合,这样才能使文艺创作不断发展下去。题材的选取是进行文艺创作的重要步骤,创作者要熟练的掌握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才能一眼抓住好的题材,有些创作者的作品在专业的角度来说是能够得到认可的,但是由于与大众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被他们所接受,这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以及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对作品的形式和风格有着不同的要求和看法,由此,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为文艺的创作与繁荣所要做的工作之一。

当下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结构、东西方的力量对比都在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个变化对中国来说是机遇,但也充满挑战。生活在这个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需要博大胸怀,再次睁眼看世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长处,同时也要有超克现代性弊病的意识,不是取而代之,以我为中心,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文化多元、政治经济更加平等的世界体系。作为一名文艺作品创作者要增加理论知识的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一些评论者说,过去一百多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文艺家,大多是基于中国失败的经验进行思考、创作,他们的精神产品充满了模仿、追赶等现代性焦虑,今天,不是说这个主题已经完全过时,而是历史的必然在迫使每个人更新认识,新时代要求文艺工作者展现恢复了自信的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

五、在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中继承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重要规律之一,它表明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断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是由一系列存在着内在联系的阶段性过程的统一。文艺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文艺作品的继承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因此才能流传至今,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直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宗旨,传承不能是一味的包揽所有,而是应该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保留下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借鉴与创新。借鉴传统文艺作品是创新的必经之路,但借鉴不等于照搬,应该是借鉴别人作品的优点和长处,以此来弥补自身的短处,使得自己创作的作品更加具有文学意义。戴爱莲先生的《荷花舞》在20世纪50年代掀起了一阵浪潮。当时,由于我国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为了迎接印度代表团,周总理要求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在会议期间出演一部带有荷花形象的舞蹈作品,因为印度这个国家的人民十分喜爱荷花,并且荷花也有着和平与幸福的寓意,对促进两个国家的友好交流有很大的帮助,一部美而经典的作品由此诞生了。如今,时代背景有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对精神的需求不断增加,过去的经典作品已经不能达到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荷花舞》就成为了后人为创作符合新时代审美标准的作品借鉴的宝库,他们保留了《荷花舞》原有的步伐,在服装荷花裙摆的位置安装了LED灯管设备,并且将它搬下舞台,放在水面上去表演,当演出场所的灯都被关闭时,只剩下荷花裙摆的光线,仿佛一朵朵真正的荷花在水面上飘荡,观众们都很喜爱。

六、结语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中对艺术的时代性有着综合性的阐述,作为文艺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使文艺作品的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一个新时代,文艺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仍有许多的问题尚未解决,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使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让新时代的中国艺术开出繁荣之花。

猜你喜欢
文艺理论文艺作品时代性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下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建构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