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在校园语境下的变异
——从呈现方式入手

2021-04-06 19:35殷雪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涂鸦艺术作品雕塑

罗 红 殷雪嘉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长沙410000)

一、前言

高校的公共空间是师生互动、沟通交往的必要场所,这些场所是公共艺术自由发挥的最好场地。设计师需要能够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特性,但非常多的大学由于没有良好的利用这个空间,导致公共艺术十分凄凉与孤独,本文分析了国外校园语境下的优秀公共艺术,它们犹如一面镜子,照应出国内校园公共艺术的不足,也是一盏明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校园公共艺术有何之美

近年来,国内的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对大学校园里的公共艺术有着褒贬不一的看法,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不一样,校园公共艺术的审美要素除了创造性以外还包括审美交流,通过审美活动建立起艺术作品和学生之间的审美体验。一个公共艺术的美丑定义,在创作者和观众的眼中是完全不同的,创作者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表达清楚自己的概念,考虑到作品的形式美感,还需要考虑到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达到符合这个时代当下人的审美需求,从而创造出被大众认可、喜爱、欣赏的艺术。当我们以一个客观的角度去欣赏一个校园公共艺术之时,会发现它的美是既是感性的,又可以说是短暂的。

(一)感性之美

在感性的认识中,校园公共艺术作品的审美叙事解读应该抛开自己对物化所形成的先验理论,不能将艺术作品的外在形象表达与现实物化等同于一体,在校园中我们看到一个外在形象与生活物品很相似,我们不能将生活物品的功能挪用过来对这件艺术作品进行解读,哪怕是外在艺术语言真的很像生活物品。拼贴、挪用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是公共艺术的常见表现方式,介入到公共艺术特有的参与性当中,艺术审美叙事语言不再成为视觉上的单纯的享受,更加注重观众的五感体验。

(二)“短暂”之美

大学校园中的短期公共艺术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这源自于短期公共艺术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就犹如近年来非常流行的街头快闪活动,富有激情与活力,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呈出其创造力。短期的公共艺术一般承载着当时的社会热点,以倡导公众参与为主,是一项大众参与的教育活动。其“短暂”之美犹如烟花,一瞬即逝,但由于社会热点的变化和高校中热点话题的转变,短期公共艺术也成为了校园风景里的一道风景线,在表达艺术情绪的同时还引人深思。

三、国外高校公共艺术分析

国外的公共艺术比国内的公共艺术起源要早,形式和内容都更加多样化,在校园里的公共艺术应用也是如此,从国外高校不同种类的公共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在不同校园的语境下产生的不同变化。

(一)日本九州产业大学——广场景观

日本九州产业大学的景观设计包括:中央广场、梯田景观、北大街,但是这三者之间没有不协调的元素,它们共同在校园的开放空间中形成一个景观,三者互相联系但不互相打扰。广场景观可以从多种维度欣赏到不同的美,梯田景观用立体构成的法则,颠覆了传统梯田的概念,在原有的斜坡上,运用不规则线条设计出梯田景观。广场上的建筑变成了一个标志性景观,搭配着俏皮的线条,让人仿佛进入了游乐场一样的公园内。大学的广场景观通常是给人提供休憩、娱乐的场所,日本九州产业大学通过广场景观的塑造,给学生和老师营造出一个舒适轻松愉快的环境。

(二)哈佛大学——人文雕塑

哈佛大学校园内有多种多样的雕塑,反映着不同时期对学校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或事件。比如座落于哈佛礼堂前的《哈佛雕像》,雕像所展现的哈佛先生端坐椅中,表现出沉思的姿态,右腿放置一本打开的书册,一副才华横溢抱负满怀的青年学者的样子,与校园的文化完美融合。在国内的大学中,雕塑随处可见,但摆放位置需要再重新规划,校园内大多的雕塑都暗示着高校的校风与培育人才的目标,例如哈佛大学的《反战》雕塑,表达出培育学生拥有保家卫国的情怀。

(三)悉尼大学——涂鸦艺术

21世纪的涂鸦艺术向多元化发展,年轻人的喜爱把涂鸦和嘻哈元素结合,比如说悉尼大学的涂鸦走廊,它是校园公共艺术灵魂自由的代表,是学生和老师的创想天地,不限制内容和风格,每一副涂鸦作品都表现出个性化,随意不拘谨,自由又开放。学校是场地的提供者,学生和老师就是设计师。看似杂乱无章的涂鸦墙,都饱含着年轻人对社会和生活的种种思考。

四、国内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

从多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国外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在校园的语境下并没有呈现死板单一,而是更加充满活力。给国内高校公共艺术的设计带来了灵感与反思。

(一)杂乱之殇

国内的大学并不缺少公共艺术,但是对于公共艺术的处理却非常粗糙,公共艺术随意摆放也显得杂乱无章;再者,大量的公共艺术作品随着时代的变化,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没能及时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再加上缺乏人员管理,使之成为校园里的杂乱之殇。

(二)个性之失

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不是在于它的形式有多大,而是在于能否与人产生共鸣,与这个时代的精神相呼应。目前国内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现状,多以单一形式为主,雕塑和水景喷泉占了大多数,缺乏对校园公共艺术的深入思考,缺乏新意。公共艺术应该反对历史风格在设计中的重复。校园公共艺术的建造要保持多样性,比如其材料与形式应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雕塑、水景,还应尝试其他艺术形式,如AI互动艺术、墙绘、大地艺术等。

(三)互动之弱

我们经常在空间里看到一些公共艺术,没有人会停下来观看或参与其中,原因是缺乏亲密感或缺乏人性化的设计。高校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师生创造更好生活环境的元素,如今却成了人们忽略或忽略的对象,如功能性景观椅、石椅等没法坐,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校园公共艺术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和普及,因此要增加师生互动,摆脱过去艺术形象“高冷”的局面,使之成为师生可以理解和欣赏的艺术作品。

五、结语

公共艺术作品不再是艺术家个人所表达的意向,而是要融合校训校风与美育等因素,设计出更加人性化,互动性更强的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作品才能在高校校园里焕发生机。在设计上除了要考虑人性化和风格协调外,还要考虑环境对师生的影响。通过长期和临时两种创新设计形式的互补,创造一个宜人的校园环境,让人在其中不断思考、记忆和梦想,从而有效地传递公共艺术所承载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最终达到提高认识、塑造学校特色的目的。在国内的综合性大学中,公共艺术虽然没有专业艺术院校的具有个性,但是可以结合每个大学的强项进行艺术的跨界合作,体现在校园公共艺术之中,不仅是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也是一种公共艺术的创新之处,给综合性大学的公共艺术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涂鸦艺术作品雕塑
巨型雕塑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创意涂鸦
创意涂鸦
涂鸦等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