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比德观与墨竹绘画
——以郑燮为例

2021-04-06 19:35王蓝图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墨竹比德品格

王蓝图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青岛266000)

一、儒家比德观的内涵

儒家将自然物的本质属性与人的道德品格相比拟,使自然物象具有人一般的品格,成为人道德品格的具体形象展现,使人们可以明白直观的看到道德观念的具体形象。儒家比德思想最具代表、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首推孔子。

儒家的比德活动是主体内心情感与客体形象特征相似性的契合,并能使主体获得美的体验。比德的美首先体现在形象的象征之美,孔子的言论将其形象的象征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他在《论语·雍也》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一句最具有代表性,这里他把水的源远流长、奔腾不息比喻君子博学进取的精神;以山的稳重象征君子的刚毅沉静。其次,比德的美体现在形象的寓意之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的许多植物与昆虫等都是美好寓意的象征,有的是由于同音异字,如“鸣”与“名”、“鹿”与“禄”,寓意官职名位;有的是由于独特的外貌让人联想到一些寓意,如以锦鸡华丽的外观来传达富贵祥瑞的寓意。最后,比德的美是净化心灵的美,它给予我们视觉审美感受的同时,同时也会引起心灵上的共鸣,看到高山自然就想成为胸怀博大的人,让我们为这种美所倾服。儒家的比德观以物来象征人格的崇高,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比德观与墨竹绘画

(一)儒家比德观与墨竹绘画的兴盛

“比德”在于中国绘画发展史中可谓是经久不衰,当今社会的画家依然喜欢表现具有比德意义的梅兰竹菊等题材,并用以象征人的高尚品格。而竹子最先实现了人格内涵的形成,它挺拔坚韧,中空外直的自然特征和它不畏严寒,折而不断的精神同文人刚正不阿、谦虚高尚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名利的道德人格相契合,所以竹画成为体现文人画家道德品格的最佳形式,自古文人雅士对墨竹都有着独特的偏爱。“李衎艺术观点的内核,为重视人文道德的儒家思想,是一位务求不逾生态常规,融小我于大我,与社会伦理规范共存,以竹比德的画家。”①李衎的《竹石图》,画竹林一角,表现了山石、四竿翠竹、小树丛和杂草。图中竹子采用了双勾填彩的形式,设色清雅,这种技法与程式是对宋代竹画的继承与发展。竹子占据画面的大部分位置,画面中的禽鸟并不突出。这种以竹子为主体进行描绘,突出体现了文人画家赋予墨竹特殊的道德品格,其表现形式在宋代花鸟画中是极少的。李衎对竹子的表现一改当时其作为花鸟画背景的常态,使竹子成为画面的主要描绘对象,李衎这一新图式改变了两宋时期竹子仅作为大幅花鸟画铺陈的常态,使竹子成为全图的唯一主体,为宋代院体花鸟画竹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之后的郑燮,尤善画竹,一生所作竹画无数,每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二)儒家比德观与郑燮的墨竹画

清代文人的绘画不仅体现出当时的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会体现自身的精神品格和人生追求。最典型的是郑板桥的墨竹。板桥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尤爱儒家里面的“比德说”,他认为自然物象比人之道德,会体会到自然的美和人格的美。郑燮的墨竹是自然界中竹子的美与其自身谦虚劲节,一心为民道德美的结合。

郑燮的《竹石图》画面简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竿修竹,后面是巨大的湖石。此画在构图上非常独特,采用柱石居中,左竹右诗的章法。竹竿有粗有细,高低分明。嫩竹取斜势,温柔和顺;老竹取直势,高耸坚韧。竹石右侧留出一定的空白用以落款。款两行,上下留出合适的距离,位置适宜。整个画面错落有致,浓淡配合,自然生动。在笔墨上,竹叶用浓墨和淡墨交替表现,采用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密中有疏,乱中显正,充分体现出竹子的刚劲和挺拔,同时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活力。竹竿用笔简练,中侧锋并施,体现出坚韧而劲挺的气质,同时也折射出作者高岸倔强的性格。柱石以中锋勾勒,笔法瘦硬秀拔,较少皴擦,在皴染间以笔法描绘嶙峋湖石的体势与质感。右边的行书题诗,作者用著名的板桥体“六分半书”写成,行笔融合隶情篆意,奇畅不羁。作者用诗文题款,以表现主题,诗文生动有趣,一如其书字,不拘小节,细细感悟,别有情趣,给人以清新雅逸之感,体现了作者正直刚强的君子品格。

公元1740年赠予饮牛四长兄的《悬崖兰竹图》画面题:“饮牛四长兄,其劲如竹,其清如兰,其坚如石,行辈中无此人也。屡索予画,未有应之。乾隆五年九秋,过予寓斋,因检家中旧幅奉赠,竹无干,兰叶偏,石势仄,恐不足当君子之意,他日当作好幅赎过耳。板桥弟郑燮。”②通过题跋我们能够看出,他给予兰竹题材深刻的精神内涵,将兰竹石的自然属性和人的道德品格紧密联系,以兰竹石来象征人,将真挚的情感和客观事物融入艺术形象之中,别开生面。画面描绘了一处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兰竹,简单的几笔淡墨折带皴勾出悬崖,笔墨并不灵动活跃,但却洒脱涓秀,并含有一定的金石韵味,生长在悬崖的兰草参差不齐,竹叶苍翠挺拔,以浓淡分前后,行笔迅速劲利,实按而虚起,甚是别致。其画面的布局也是十分独特的,兰竹与悬崖峭壁相互映衬,浓淡配合,虚实相生,富于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题款,好像也成为构成悬崖的一部分,使画面更加协调。通过这幅画,我们体会到板桥坦率和真诚的为人。

最为人熟知的作品《衙斋卧竹图》,是乾隆十一年(1746)郑板桥在潍县任县吏时呈给山东巡抚包括的,画上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③其画面主要由四株浓淡相宜、疏密有序的修竹和一首意义深远的题诗组成。这四株修竹,墨色较重的两株清瘦挺拔,另外两株则柔弱娇嫩,好像孩童依偎父母一样,从侧面也体现出百姓的美好生活也需要依赖于正直清廉、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官。画面布局恰到好处,题跋可谓是点睛之笔,极富诗情画意,且意义重大,增加了画面的形式美。

从题跋上可以看出板桥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本思想,为百姓呐喊的可贵精神,通过四株修竹的萧萧作响之声,体现出他关心百姓疾苦、一心为民的情感。通过一幅竹画表现出对百姓的关怀,通过绘画创作以警示官员关心百姓,体现了一位文人画家内心忧国忧民、心怀百姓天下的高尚人格。这幅作品至今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艺术魅力,题画诗也成为名垂青史的典型,读着这首诗似乎可以听到从画面传来的萧萧竹声,更让我们看到了郑板桥在衙斋因为担心百姓而寝食难安的情景。

竹子就代表着“君子”的形象,它那种清雅不俗,高风亮节,坚韧挺拔的精神本来就会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净化人们的心灵。先是栽竹养竹,后是观竹赏竹,再后来是颂竹画竹,从手、到眼、到心、到画,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希望与理想人格,竹子被深深地记画着。技法上的提高,内涵思想的丰富,竹子的意义已不再是植物的竹子,是画家们精神的需求,是思想观念的进步。

三、儒家比德观的影响

(一)比德对教育的影响

比德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具有教化功能,它将所追求的人格从自然万物中得到启示,孔子系统的对其进行整理和总结最早从理论上将此方法加以总结,并应用于德育,形成了“比德”的教育模式。在儒家思想中,一直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这种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成为追求君子人格的思想根源。

(二)比德对绘画的影响

比德对绘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花鸟、人物、山水绘画中均体现着儒家学派中的比德观念,先秦儒家的典籍中记载着孔子松喻以抒情言志。梅兰竹菊等题材自宋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是画家们乐于表现的题材,并保持着活力不断向前。题材的持久不变恰恰是以思想不变为前提的,画家受儒家比德观的影响,在绘画中不仅得得到精神的愉悦享受,而且可以在心灵上排除一切世俗牵累,得到生命本源的“真”和灵魂纯净的“善”。

儒家比德观的精神内涵,给予很多画家丰富的精神养料,它可能在他们的失落与怨恨的时候给予安慰,也可能陪伴他们的快乐与宁静。只要愿意,他们一定能从先辈的艺术中获取品德启发与滋养。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为培育和熏陶高尚品格的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四、儒家比德观的感悟

先前的艺术家以艺术比德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感受、表明自己的志向,四君子题材就是典型的显现。杰出的文人画家文同,他尤爱墨竹且绘画技艺精湛,又受到苏轼的启发和推动,竹子这个物象被文人作为比德对象。人的穷达悲欢就如同竹子的荣枯,文同的《墨竹图》表现的是竹子挺拔素色的身姿,他将墨竹第一次赋予了人格魅力,虽然在文同笔下的墨竹技法与其他的画家没有很大不同,但是文同思想内涵上的高度是完善了竹子的“真善美”的内涵。文同的墨竹、华光长老的墨梅、郑思肖的兰花等等艺术实践都将“四君子”题材的比德艺术发展传播。比德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应继续加以继承和发展,将比德思想与绘画紧密结合,运用于当代的德育工作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儒家的比德思想对绘画的影响至深,把人品与画作相结合,既能够给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予精神的调适与愉悦,也能够给失意的文人予性灵的抒发与宣泄,从而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一种可贵的艺术品格与道德人格,在这样的传统文化中,我们自觉的想成为山一般具有博大胸怀、水一般不断博学进取的君子。

注释:

①范斌,马青云,薛帅杰.湖州竹派与中国人文精神[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58.

②党明放.郑板桥年谱[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杜,2009(07):110.

③(清)郑板桥.王其和(点校).板桥论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04):14.

猜你喜欢
墨竹比德品格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王光先国画作品
季后赛高光时刻乔尔·恩比德没有遗憾
“胸有成竹”
过程
大帝重生 乔尔·恩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