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06 18:43宋波陈建耿悦杰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导师制

宋波 陈建 耿悦杰

摘 要:高校的教师队伍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如何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是提升育人质量和水平的核心要义所在。北京科技大学自2018年开始在广泛吸纳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构建起具有北京科技大学特色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回归初心,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关键词:导师制;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是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贯彻精英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先进育人理念。本科生导师制的提出使教师回归本心,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一对一的指导,弥补目前高等教育中大班上课、轮班上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导师制的实施也激发着导师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育人、以德塑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充分發挥教师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在2011年实施本科生班导师的基础上,于2018年全面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学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育人机制,是坚持“以本为本”的重要抓手。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以导师为主导、研究生辅导本科生、高年级本科生帮助低年级本科生的纵向链式学习科研团队,引导本科生早进实验室,促进教研融合、师生相长,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召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启动会”“2019年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走访了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总结各高校的先进经验;教务处协同各学院及部门积极推进创新工作,通过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构建

1.以“全员覆盖、全程指导”为原则拓宽服务学生的广度

学校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是导师制的发展和创新。不同于其他一些高校的新生导师制、书院导师制等形式,其基本原则是“全员覆盖、全程指导”。全员覆盖,即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开。不仅涵盖普通的本科学生,而且还为留学生、与其他高校共同培养的双培生、委培生等各类学生配备了导师,覆盖学校全部院系和所有专业,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和外国留学生等在学习方面的特殊问题,将学校的导师制真正做到“一个也不少”。全程指导,即本科生导师制贯穿大学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从入校开始,甚至从接到录取通知书开始,就有导师联系学生。这一举措不仅让家长放心,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度。导师会陪伴学生四年本科生活,从立德树人、学业指导、学术指导、职业/学业规划指导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程辅导。在导师们专业严谨的治学态度、广博进取的人格魅力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在攻读研究生时继续选择自己的本科生导师,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师生传承的美德在大学校园中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2.构建“3+3”创新型服务模式,挖掘服务学生的深度

学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最大的特色是构建“3+3”服务学生模式。导师不是一个人“单兵作战”,是在学校已有的“授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基础上,增加“导师+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导师所指导的高年级本科生”,构建起“导师主导、授课教师主教、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六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组织模式。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融合、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融合。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优势,弥补单纯课堂教学和学生工作“一对多”的不足,通过“学长经验分享”“专业介绍讲座”“成长规划讲座”“导师研究领域介绍”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对一”的新型“智力生态环境”,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六位一体”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校高等工程师学院为例,学院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取“书院制+学院制”的形式,开设了材料、冶金、资源等六个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与各专业学院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在导师的选择上,学院汇聚相关学院、研究所的优质师资,导师至少每月进行面对面指导、线上不定期的咨询。学院定期组织导师制工作专题研讨,分享导师工作经验、探索导师制发展方向。学生从大一就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旁听高年级学长的组会,成为学长的“小跟班”。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等使学生们组队独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增加指导频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指导的深度。

3.建设“高层次、多元化”导师队伍,保障服务学生的效度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学校的导师必须是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且在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一年以上的专任教师,对学校了解、对政策熟悉才能担任导师。正高级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大于副高级指导的学生数,副高级指导的学生数大于中级指导的学生数,充分发挥导师和团队的育人作用。学校5位院士亲自指导本科生,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青年“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100%担任导师。全程导师制实施以来,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对本科教育教学更加投入。在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满意度调查中,91.93%的学生认为导师态度热情。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增强,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逐年提升,2019年达到96%。

4.建立“同向同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学生的力度

学校成立校院两级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务、学工等多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发挥学校规划、院系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动的“四个主体”作用,形成全校师生同行、各方协同联动的良好育人氛围。学校负责顶层设计,完善政策,配套经费,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共识;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制定细则,选聘导师,落实落地;导师发挥育人作用,全程指导,精准施教;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施两年来,教师投入本科教学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育人成效

1.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升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2018级学生,大一必修课的不及格率比未实施导师制的2017级降低3.17%,比2015级-2017级的平均不及格率降低3.79%。13个本科招生学院中,有8个学院的不及格率降低。2018级不及格人数由2017级的937人减少到838人,减少99人,减少10.6%。2018级不及格人次由2017级的1,999人次减少到1,668人次,减少331人次,减少16.6%。2018级加权平均分由2017级的78.8分提高到79.17分,加权平均分提高0.37分。从导师与学生的互动来看,导师全程对自己的学生投入真情实感,把陪伴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遇到原来无从下手的问题能在导师处得到专业的解答,这在学业发展上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学生科研积极性明显提高

在创新创业项目上,学生参与积极性显著增强,2019年申报905项,比2018年增加286项,参与学生人数由2,631人增加到3,595人,其中将近一半项目由学生全程导师指导。高等工程师学院、材料学院2018级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覆盖率超过90%。参与教师由2018年的361人增加到543人。2019年,由学生的全程导师指导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439项,占所有项目的48.5%。

导师制的实施催化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也催生出了大量科研成果。师生共同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数量增加。2019年,学生参加校级以上竞赛获奖3,347人次,较2018年增加了13.65%。其中,获得国家级、国际级奖项651人次,增加了23.06%。2015年-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1,172所本科院校中列全国第35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海(境)外交流本科生比例不断提高,2019年达到16.8%,较2018年增加2.94个百分点。

3.学生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导师是学生的引路者,导师制的实施使导师广博的专业知识与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产生碰撞,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涌现出的多个创业团队已经孵化为实体公司。“孟子居”扶贫创业团队创始人杨国庆作为发起人,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心得感悟,得到总书记回信并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

学校作为材料冶金行业特色高校,肩负着为国家钢铁行业输送人才的历史使命。作为艰苦行业,就业形势是学校面临的棘手问题。作为全国乃至世界名列前茅的冶金、采矿等专业毕业的学生鲜有愿意投身到一线钢厂 、矿山工作。导师不仅要思考“如何培养人”,更要答好“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不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导师制实施以来,本科生深造率、签约率、就业率稳步提升,2019年冶金行业(三重行业)就业比例从8.25%增加至9.41%,本科生投身到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比例从2018年的12.15%提升到14.71%。在导师以国家需要为己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精神引领下,5年来,选择国有企业就业比例逐年增加。2019年,1,251名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453名毕业生主动奔赴基层就业。

结语

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以来,学校进一步形成师生互动密切、感情深厚、立德树人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突破口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特色更加鲜明、成效更加显著。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为内核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接轨世界、进一步趋于一流。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和“課程思政”为抓手申报的“‘三全育人理念下基于‘双核驱动的教师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获批2020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学校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既得到留学生、外校双培学生的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受到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新闻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考试报》等多家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报道。以导师制为内核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见效,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改革导师制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导师制国内研究综述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校企一体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
实践知识与教师教育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