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4-07 22:03张旭翔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效率高中化学

张旭翔

摘要:在新课改实施的教育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从学生本身知识的储备量出发,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白教学目标,结合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发展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越来越强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程教学基于这一背景也开展了相应的改革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本位为主,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如今随着教育新观念的提出,高中化学教育重视以学生本位的教学,在化学课堂中运用各种情境式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高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以及参与度。

一、运用图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教学工具更新,各种先进的信息设备已经成为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教师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信息设备具有图像展示的功能,使图像情境成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应当从化学教材出发,通过互联网资源库搜集一些相关的图像素材,并通过信息设备直观地展现出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降低学生在某些抽象内容方面的理解难度。

例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铝”“铜”“镁条”等图片,带领学生直观地认识几种金属,深化学生对“金属”这一概念的认识。其次,教师可以搜索并播放“镁条与盐酸溶液反应”“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等视频,通过视频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后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化学反应式。最后,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图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等现象,进而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使学生明确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金属活动顺序表”,为学生以后解答相关的化学习题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联系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设计一些知识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或合作讨论,由问题驱动学生。同时,教师还需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在教学中专门设置质疑环节,让学生大胆讲述自己尚未理解的内容,帮助学生解答一些普遍的认知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有利于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树立科学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化学能与热能》一课时,教师可以联系“化学反应会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这一知识,设计“在化学反应中,为什么物质的变化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是释放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呢?由什么决定呢?”等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能量守恒”“化学键”等知识展开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和“化学键”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例如,从“能量守恒”这一角度出发,学生能够发现“当反应物储存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储存的总能量时,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相反,化学反应则是吸收能量。”进而得出问题的答案、丰富自身的认识。

三、借助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观察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充满化学知识,如工厂生产原料、某些自然现象等。但是,部分学生不会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与化学相关的物体或现象,甚至对这些物体或现象知之甚少。新课改提出了教学综合化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科知识应当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生活情境的创设与应用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化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兼顾教材内容和生活素材,引入一些适用于教学的生活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观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热分解法”“热还原法”“电解法”等金属冶炼方法,引入当地冶金工厂的真实案例,播放冶金工人工作的视频,带领学生认识真正的金属冶炼方法。在讲解“海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海上石油开采”“海水淡化”的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学习海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

四、借助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

实验既是高中化学的一项知识内容,又是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教师能够将文字、图像描述的化学现象转化为现实,使学生透过奇妙的化学现象感受化学的魅力。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教师应当明确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需求,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化学知识创设实验情境,一方面,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通过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实验辅助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课,带领学生到正规的化学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自使用实验设备、完成实验。借助实验情境,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优化教学效果。

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分组实验,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学习机会。在教學中,教师先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中确定“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掌握容量瓶、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的实验目标,“借助‘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的实验原理等内容。在确定好实验方案后,教师便可将学生分成三人实验小组,让学生合理分工并依次完成“计算溶质的量,并利用天平和量筒称量”“溶解与移液”等实验步骤。最后,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单。在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不当行为和错误行为,通过反思与评价不断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五、结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有效地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保持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的本质,不断提高化学水平。老师应当以新课改为指向,将情境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化学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辛雪.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张英.高中化学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21):42-43.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效率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