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个人》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研究

2021-04-08 02:07左欣然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本土化话剧

左欣然

(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江苏 南京210000)

一、前言

《十二怒汉》是一部上世纪50 年代由导演德尼·鲁迈特执导的著名电影。经七十余年,该部电影仍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对《十二怒汉》均有改编,以电影、话剧等形式进行翻拍。但无论是以何种艺术形式展现,《十二怒汉》所具有的艺术形态都是十分丰满的,情节架构的完整性,在配合国情要素的融入,《十二怒汉》的改编往往能够折射出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是《十二怒汉》在日本、中国及俄罗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具体所在。1991 年,日本翻拍版本以《12 个温柔的日本人》命名,并且在陪审团中将“女性角色”加入其中,让剧情融入了更多植根于日本社会的思考面。2017 年,俄罗斯米哈尔科夫改编导演了《十二怒汉:大审判》,并将俄罗斯车臣战争后的宗教、文化等社会矛盾问题融入其中,是一次大胆而富有气魄的改变。

中国对于《十二怒汉》的改编有电影版《十二个公民》,也有话剧版《十二个人》。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改编,都是展现中国现实的作品。由中国导演田水根据《十二怒汉》改编的话剧《十二个人》于2010 年首次上映,先后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进行了四轮演出,获得了观众等广泛好评。因此,从电影《十二怒汉》出发,立足于话剧《十二个人》,就其本土化改编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探寻话剧《十二个人》成功的所在之处,是文化艺术的回归与审视。因此,本文从话剧版《十二个人》的视角,就其改编的成功与要素进行具体阐述。

二、话剧《十二个人》的成功之处

2010 年,由田冰导演的话剧《十二个人》首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演,随后在北京等地进行了四轮演出,均获得了良好演出效果,成为中国经典话剧。在话剧《十二个人》中,导演并未照搬《十二怒汉》,而是在剧情架构的基础之上,加入中国国情与中国人的性格与情感,让整个话剧的发展更加丰富精彩,让矛盾对立、善恶交织的碰撞铿锵有力。导演为了更好地达到演出效果,在演员选择、人性本质及弱点等的设置上,更加注重戏剧情境的多重性,让艺术形态的表现符合现代人的艺术审美观,让艺术与情感展现获得双重构建。因此,话剧《十二个人》的本土化改编是成功的,关键在于:

(一)本土改变要素丰富

在话剧《十二人》中,本土改编的印迹十分明显。无论是故事情节、人物设置,还是性格塑造,都让《十二个人》有着浓郁的中国色彩,能够在“法律问题”的围绕中,加入中国国情,融入中国人的情感、思维以及道德观,让整个话剧在演绎下来,都能带给观众强烈的现实情感冲击。在《十二个人》的四轮演出中,关于矛盾对立、善恶交织的展现,让激烈的冲撞似乎带有现实的影子。因此,虽然整个剧情设定环境是特定的,但在剧情、人物、矛盾等的本土化改编之后,能够有了新的艺术表现,引起观众的共鸣与深入思考。

(二)话剧意蕴精彩

话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在表现力等方面弱于电影等艺术形式,但是在《十二个人》的话剧构建中,其所蕴含的意蕴十分精彩。观众不仅仅可以看到跌宕起伏的剧情演绎,同时也能感受到来自人性善恶、道德标尺所带来的艺术冲击。因此,在整个话剧中,虽然场景十分单一,但故事的矛盾冲突、人性的多重展现,都让《十二个人》具有了浓郁的中国色彩,在不同艺术文化的演绎中获得了成功。因此,《十二个人》对《十二怒汉》的改编以话剧的形式进行展现,能够形成更贴近生活、更契合时代背景的艺术碰撞,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三)虚化与现实的结合

在话剧《十二个人》中,设定了虚化的背景,但又在虚化中将社会现实植入,让话剧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剧情的精彩,而更多的是在现实折射中,将人性的特点、善恶进行了展现,让情感的碰撞与共鸣带着观众深入走进话剧。因此,虚化的情景固然没有太多新意,但现实社会的植入,让《十二个人》对《十二怒汉》的改编获得了成功。尖锐的社会矛盾、人间善恶、道德标尺等,都成为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思考。对于话剧版本的改编,本土化的实现让故事更加贴近于生活,虚化与现实的结合,成为《十二个人》改编的显著亮点。

三、《十二个人》对《十二怒汉》本土化改编的要素

2010 年,由田冰导演的话剧《十二个人》在上海戏剧艺术中心成功上演,在接下来的4 轮演出中,《十二个人》均获得了喜人的票房,成为一部叫好叫座的话剧。实质上,《十二个人》在对《十二怒汉》的改编中,实现了显著性的本土化,这其之所以受到中国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此外,《十二个人》在本土化改编的过程中始终围绕“故事情节”、“人物设定”以及“性格塑造”等方面,在全方位的本土化改编中形成更加直接的情感导入,这让改编更加深入人心,体现时代社会发展的缩影。因此,《十二个人》在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中,成功之处在于“本土化”,将不同要素在不同层面中进行全方位展现。

(一)本土改编要素1:故事情节

在《十二怒汉》中,故事设定的虚化架构,在于英美等国的陪审制度。但对于陪审制度、法律正义的思考,正是每一个人对于人性善恶、公平正义的度量。为此,话剧《十二个人》虚构了12 个陪审员,每一个陪审员代表着不同的善恶、道德与公平正义,在不同的“化身”中,价值观的碰撞、善恶的交织,让整个话剧充满了精彩演绎。

首先,在角色上,《十二个人》设置了新的“变量”,旨在更好地契合中国社会背景,在虚化的情境中,让整个话剧的演绎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下去,这也是角色设定的重要标尺,这点《十二个人》做得十分成功,让不同的人物色彩能够契合剧情需求,故事情节的本土化,让话剧的表演性、客观性均得到显著性提高;

其次,在话剧《十二个人》中故事情节的表现形式相对简单,但在贴近实际的原生态表演中,故事情节的展现力、表达力均得到提升,这是《十二个人》的剧情亮点。围绕着的话题,展开的法律公平与正义,都在融入了中国现实背景、中国式人情社会中得到了升华,摒弃了《十二怒汉》的影子;

再次,故事情节是支起整个话剧演绎的骨架,在《十二个人》中,虽然也是十二个陪审员围绕“一名16 岁的男孩,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展开辩论,临时被召集来的“陪审员”是12个普普通通的人,素不相识,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利益和经验,正是这些让故事的演绎发展有了不同见解与价值审判。

(二)本土改编要素2:人物设置

在对《十二怒汉》的本土化改编中,人物的设置是一个变量,这需要基于不同的社会及文化背景,让不同人物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代表着各自的经验、利益与道德标准,这些是实现故事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此,《十二个人》在人物设置中,一是立足矛盾、在善恶、利益与经验的不同标准,让人物所代表的思想情感更加鲜明,让每一个人心中的“公平正义”在十二个陪审员中得到体现,这是话剧人物设置的目标要求;二是《十二怒汉》展现出了美国式的“偏见”。由于嫌疑犯成长于贫民窟,带着这层天然的偏见,11 位陪审团还夹杂了各自的生活经历与情绪,将自己对个人境况的牢骚与不满,都统统诉诸毫不相干的嫌疑犯身上。同样,在《十二个人》中,基于故事清洁的需要,人物的设定有建筑师、律师等,不同的角色代表着对公平正义的观念、对生命的审视,这让不同人物有着中国式的情感色彩。

(三)本土改编要素3:性格塑造

在单一的话剧场景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尤为重要,这关系到话剧思想精神的表达,也是推进剧情演绎的重要载体。为此,话剧为了更好地推动表演,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既遵循了原作的特质,同时又结合现实剧情,将人物性格的特质在不同的角色演绎中得到最大化,有着明显的中国色彩。

首先,在恰到好处的形体动作中,将每一个人的性格、情感进行展现,这需要表演者扎实的舞台表演功底;

其次,以精湛的语言技巧,将人物性格进行塑造,在矛盾冲突的引导之下,让人物语言的碰撞形成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12个性格迥异的人,在一个封闭的场景空间,需要在不同的性格塑造中,让话剧表演更加精彩。

因此,《十二个人》的本土化,最大的亮点在于人物性格塑造能够更好地满足于剧情需求,让中国人的情感更好地融入于其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十二怒汉》作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在六十余年的时代发展中,仍以极高的影史地位,受到现代人的推崇,这充分说明了《十二怒汉》所具有的重要艺术价值。话剧《十二个人》改编自《十二怒汉》,其成功之处在于坚守了《十二怒汉》的故事架构,在融入国情、社会元素及道德标尺与人性善恶中,让《十二个人》的本土化气息十分浓厚,让观众能够随着剧情而思考,代入感强、时代社会性突出,这是其改编的亮点所在。在本文研究中,《十二个人》在本土化改编中主要从故事情节、人物设置及性格塑造等方面展开,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以话剧的表演形式,让这部本土化改编话剧成功上演。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本土化话剧
话剧《坦先生》
话剧《二月》海报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