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教师如何规范课堂教学

2021-04-08 02:10亓臻
职业·下旬 2021年1期

摘 要:技工院校教师大部分来自工科院校,缺少职前正规师范教育,因此他们的课堂教学急需规范。本文从完善课堂教学理念、坚守课堂教学初心、明晰课堂教学规范三个方面,阐述教师保持课堂教学初心和规范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初心    课堂教学规范

课  题: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国家安全社区平台下的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编号SDQSN004,主持人亓臻)研究成果。

技工院校的功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技工院校师资的来源渠道。有关数据表明,技工院校绝大部分师资来源于工科院校,他们大多缺乏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培训,因此就职后存在对课堂教学方法不清楚、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不规范甚至用所谓的教学新模式来掩饰自身知识不足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的初心与规范缺失。基于此,本文从完善课堂教学理念、坚守课堂教学初心、明晰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保持技工院校课堂教学初心和规范的途径。

一、當前技工院校课堂教学现状

现代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等。其中,讲授法是技工院校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并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具体表现在课堂内容的创新上。讲授法摒弃了传统教学法的“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模式,添加了部分创新元素,如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但总体而言,讲授法仍未改变传授知识的本质特点,还停留在教师主导的层面。

技工院校在教学中还采用了诸如慕课风暴、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微课进课堂、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基于社交平台的线上教学等教学模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学模式改革,但尚未形成具有普世价值的教学模式。此外,部分技工院校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热衷于改革和模仿,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初心与规范,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仅停留在模式的形式上,尚未触及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因此,完善课堂教学理念、坚守课堂教学初心、明晰教师课堂教学规范,成为当下技工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保持课堂教学初心和规范的途径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师的尊严和名誉主要是在课堂上获取的。因此,教师讲授好课堂知识既是天职,也是检验教师水平的试金石。

(一)完善课堂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有敬畏之心。蒋克铸教授一直秉承尊重、敬畏课堂的工作信念,他认为认真地传授知识是对课堂最起码的尊重,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教学分为“教”和“授”两个不同的方式,“教”是教导、教育的意思,“授”含有传授、示范、心与心沟通的意思。其次,教师对待课堂应有期待感和兴奋感,在课堂教学中要有表现欲。课堂教学是教师充分发挥个人教学魅力、展现个人教学风格、传递个人学识的途径。教师只有充满了期望和表现欲,才能饱含激情地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二)坚守课堂教学初心

面对当下高等教育的浮躁氛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教育教学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当前,有的学校将技工教育视为就业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学校扭曲了技工教育的本质属性,将技工教育教学办成了普通高中教育;有的学校将技工教育视为在校理论知识学习和企业顶岗实习的简单叠加。

以技工院校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时,要依据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实现多种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紧紧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三个“坚持”,一是要坚持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即教学过程中要坚持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发展性原则等。二是要坚持改革与创新,即坚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坚持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坚持潜心课堂教学。三是要坚持初心,即坚持给学生提供一个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学会做人的课堂。

(三)明晰课堂教学基本规范

课堂教学具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规范,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过程,都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即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点。

1.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开展教学的前提和手段。上课前师生的互致问候,上课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手势与眼神等,都具有组织教学的作用。因此,可以将组织教学视为教学的预准备。

2.复习导入

检查、复习上节课内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复习导入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3.提出新课的目标和学习要求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学生能力的差距和范围,教师适时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

4.讲授新课或师生互动

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依据自己的教学思想、经验、特长,学生的水平,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实际的教学条件等来确定教学方法。这是一个能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创新过程。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指出:“最有效、包罗万象的教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每种教学方法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这是普遍的教学原则。”因此,没有一种教学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千“课”一面。但要注意这一过程中的“讲”与“动”。教师“讲”,就是必须精讲,而且要会讲,讲什么、怎么讲、重点如何落实、难点如何突破、问什么、怎么问都要考虑到;学生“动”,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些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

5.教学小结

教学小结既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学生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限制,对教材的结构性、系统性把握往往不到位。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结束后,教师必须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快速归纳总结提高,这也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小结

技工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教学过程具有跨界性特征,因此要求其教育教学过程不应局限于理论课堂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或单纯的教学规范,应根据技工教育的特征,实现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教学的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结合、规范教学与多元化教学的结合。作为一名技工院校教师,在充分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应在课堂教学中坚守课堂教学初心,依据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课堂内在的逻辑结构和基本规范,为学生提供一个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学习环境。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