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促进社会流动

2021-04-08 02:26瞿连贵李耀莲
职教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限度机理职业教育

瞿连贵 李耀莲

摘 要:基于职业的流动和基于能力的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本质特征。现实中,职业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区域空间和职业领域、提高收入水平和就业层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难以支撑受教育者向乡村流动,受教育者难以向高层次就业发展和通过职业与技能向上流动,以及他们返乡后生存发展遭遇新困境等。为此,有必要提升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发展能力的水平、拓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范围空间、构建旨在强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制度保障,以此加快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提升人才的社会配置效能。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流动;机理;向度;限度;进路

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与作用有利于受教育者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之间的有序流动,提升社会流动性,激活社会活力,促进劳动者增收和贫困人口脱贫,最终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优化社会结构,因而考察职业教育如何促进社会流动这一关键问题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认识,厘清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机理及其实践路径。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它还可以为乡村振兴中劳动力这一关键要素如何实现城乡双向流动、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提供建设性意见,以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有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1)职业教育何以能促进社会流动,其作用机理是什么?(2)职业教育具体通过哪些方面促进社会流动?(3)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中的局限性有何表现?(4)如何突破局限以更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

一、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机理

教育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条件,发展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关键举措。从应然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因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立足于劳动世界的职业和工作,通过赋予受教育者工作世界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促进其向就业市场过渡,并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就业岗位、实现职业发展,进而实现社会流动。从受教育者这一微观视角来看,这种流动背后的作用机理在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意味着向城镇和城市流动;通过阶段性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实现其向企业流动和工作过渡;通过岗位实践和积累,促进其能力发展、职位晋升、收入增加乃至阶层跨越,实现社会流动。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确定了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分析框架(见图1)。

(一)面向职业的人力资本开发

由前述可知,基于职业的流动和基于能力的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本质特征,这也意味着职业教育需要面向工作世界和职业领域,积极开发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

一是职业知识的习得。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职业对从业者的知识要求呈现新的特点。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应注重向受教育者提供从事该职业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事实上,这也是职业院校最为基础的功能之一。从现实来看,职业院校主要通过教师这一主体、课堂这一渠道、课程这一载体,向学生传授所学专业的职业知识。为提高传授此类知识的效能,职业院校引入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以为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奠定基础。

二是职业能力的生成。职业能力是对以职业知识为主的各类知识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为熟悉职业环境、胜任工作任务、运用工艺流程等。职业教育正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受教育者提供能力训练的场地和设备,并保证受教育者获得实践和动手的机会。鉴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职业能力尤其是具体操作运用的能力往往受到高度重视,并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特色的重要标准,这一导向有利于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生成。而从学生生涯发展的角度看,良好的职业能力更有可能让受教育者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三是职业道德的形塑。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对其所从事职业的整体认识和看法,并将其轉化为自己的职业行为。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能否实现持续发展、能否发挥更大效用,均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认识,职业院校十分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着力从制度、文化、活动等层面构筑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体系。职业世界的实践表明,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并更好地融入企业,使其在职业发展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二)循序渐进和一体化的实现途径

路径选择的本质是实现目标的最优方式的确定,但设定目标的背景和环境制约着路径的可选择范围。从现实来看,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职业教育是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导的制度设计。基于这一特定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职业院校选择通过循序渐进和一体化的方式,促使受教育者向职业和工作过渡和转换。

1.职业认知方面。面对刚入学的新生,职业院校大多通过企业观摩活动、专题学术讲座、开设课程等实施职业认知教育,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面向的企业、主要的职业、相应的岗位等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尽管这种职业认知的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仍在争论和探讨之中,而且在事实上还面临着资源支持不足、经费投入有限、企业支持不够等方面的制约,但越来越多的学校相信这种教育活动对学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职业院校大多与当地工业园区、企业组织、社区单位等合作,依托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和多形式的职业认知教育,试图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职业规划的主动性。

2.职业实习方面。职业实习是学生理解和认识职业、训练与形成能力的关键载体。在现实中,职业院校多采取阶段性教学实习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两种方式。前者与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将阶段性企业教学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安排相对灵活,而且实习的内容一般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岗位任务实习到综合岗位能力实习的规律。后者则多在毕业前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由学生顶岗实习,但却面临非对口实习及单一技能训练的难题,不利于学生岗位综合能力的形成。尽管国家早已将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制度,事实上职业院校也普遍推行顶岗实习教学,然而,因与企业合作的事项几乎依由学校和企业层面的协商,因此其合作深度、实习有效性和针对性等仍面临不少挑战。

3.就业工作方面。就业意味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从社会流动的视角看,还意味着学生实现由学校系统到社会的过渡,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身份转变,同时也获得进一步流动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职业院校因面向社会、行业和企业办学和培养人才,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而且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基于人才供求的合作机制,在大多情况下,学生毕业即可实现就业,为学生流动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多年来所创造的阶段性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制度使得学生在还未毕业即可进入企业、企业在学生毕业前可以试用和考察员工。这种制度创设在现实中产生了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的良好效果——因为企业可将学生实习期与企业试用期有机融合、提前挑选和储备人力资源,从而激发了企业的参与动机;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能较好地解决人才的输出和去向问题,同时也为学生的流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可谓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局面。

(三)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向度流动

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发展是以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基础和前提的。具体而言,他们通过就业获得流动的起点、以岗位晋升或职业变换为发展动力、以增加收入和自主创业为发展目标,从而形成内部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实现多向度流动。

首先,以就业为起点。职业教育毕业生因具备一定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岗位实现就业;而学生进一步的职业流动和生涯发展,也离不开职业能力的提升。一项针对中职汽修专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跟踪研究表明,参加工作后,大赛获奖学生的职位晋升速度和职业成长速度比未参赛同专业毕业生明显要快[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拥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技能)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收入、更快的职业发展,也更可能稳定地从事岗位工作。然而,由于实际上能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为数不多,尤其是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只有为数甚少的学生能参与其中,因而如何扩大其受益面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次,以岗位晋升或职业转换为主要方式。基于职业的流动主要有两种路径:(1)岗位晋升。这种流动大多缘于受教育者的岗位能力和工作熟练度的提高。通过向更高级别的岗位流动,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大的权力;而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看,通过让员工向更高级别的岗位流动,对其提出更高标准的工作要求,既可以形成企业的人才梯队,也可以让员工有获得感,这样可以发挥留住员工的作用。(2)职业转换。由于行业人才成长发展的特殊性,一些行业的员工晋升机制难以发挥留住员工的功能,致使该行业的一些员工在实现专业成长前便通过职业转换谋求新的发展空间。不过,有时候这种职业转换会形成一定程度上的人力浪费。如汽修行业的员工,在从学徒工到中工的1—2年里,工资收入基本只能维持生活,且时间较长。因此,虽然成长到中工或师傅后的收入很高,但迫于生活压力,很多毕业生在晋升为中工前便放弃这一行业,大多转行到其他行业发展。

再次,以增加收入或自主创业为目标。基于企业的组织属性和岗位的技术属性提高自身收入水平或依靠自身技术和经验创业,是员工在生涯发展中实现流动的重要可及性手段。然而,在现实中职业院校毕业学生的创业率并不高。2016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自主创业率为3%[2],其中有85%的创业者的创业动机是“机会型”创业[2](“机会型”创业包括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受他人邀请加入创业、未来收入高)。不难看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增加收入的途径主要还是职业流动,即纵向的职业晋升或更换单位(包括单位更换但职业没有变、单位更换而且职业也变),但无论是哪一种流动,职业能力发展均是基本的前提和要求。

二、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向度

基于职业和能力发展而流动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本质属性,這一流动究竟表征为哪些方面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确定考察社会流动的视角。已有的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基于不同标准,社会流动可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3]。还有研究者提出,学校教育赋予个体以实现就业流动的能力,这种赋能体现了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和跨时空联结[4]。基于对已有理论的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在社会流动方面的影响。

(一)思想变化:从传统和保守向现代和开放的观念转变

职业教育是受教育者思想观念转变的“启动器”和“发动机”,为实现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向现代和开放转变提供内在动力。正如王曙光所言,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并基于此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素质、有纪律性的产业工人,这批人的最大财富并不是他们所获得的技术能力,而是他们的纪律性、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其他素养[5]。他们的思想变化主要表现为:(1)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和生活空间的变化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念转变的土壤。(2)进入企业实习和就业,学习和空间的变化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念转变的直接动力。岗位工作要求和城市生活变化迫使受教育者进行调整和适应,如制度意识、公平竞争。(3)收入的普遍提高,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念转变的物质基础。在基本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后,对受教育者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受教育者而言,其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认同度或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4)少数受教育者实现从就业向创业的转换,这种经历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念转换的有力保障。

(二)空间流动:从乡村向城镇和城市的空间迁移

从职业教育的生源来看,受教育对象主要为农村人口,而职业学校主要分布在城市,接受职业教育意味着农村学生进入城镇和城市学习、生活和就业,学生学习和就业的过程就是适应城市生活和在城市就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职业教育既促进了农村人口的向外流动,又通过适应现代职业进而接触城市生活。但随之而产生的问题也日渐突显,如专业设置上的非农化、毕业生就业的离农化、农村人口就业的非农化等。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总体上是服务于农村人口向城镇和城市的单向流动。这种状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致使西部农村职业教育难以为当地乡村建设和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难以为其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三)职业流动:从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的就业转换

从产业结构的历史变迁看,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就产值和从业人员的占比而言,第一产业的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先上升再下降、第三产业的持续上升是一般的规律。这一普遍的发展规律对职业教育有着明显的影响,表现为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服务面向、就业去向等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具体而言,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越来越多地通过向二、三产业的非农领域转移流动获得就业机会并实现流动和发展,甚至还有一些农业从业者也转向非农领域就业发展。为此,我们也需要注重从职业转换这一角度考察职业教育在促进社会流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四)收入流动:从低收入向中高收入的渐进式跨越

基于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和产业自身发展逻辑,农业收入水平普遍低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收入,因而劳动力多从传统农业流向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嵌入到国家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职业教育受教育者通过转移就业,获得了更多在城镇和城市、非农领域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了收入水平的流动,普遍提高了收入,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有利于缩小低收入与中高收入之间的差距,壮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群体的整合。

(五)发展方向:从单一就业向就业与创业并存迈进

创业是高层次的就业,创业往往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从职业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看,职业教育具有技能训练和能力储备的基础功能,为受教育者从“打工仔”的雇员角色到“创业者”的自雇或雇主角色的转变储备思想和能力。从职业生涯发展的一般过程看,职业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在其特定的行业和专业领域创业,也正是这种前期的积累为受教育者实现职业流动、进而为其从受雇于他人向自主创业的跨越奠定坚实基础。从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情况来看,这种基于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创业是职业教育创新创业的重点且倍受关注,职业教育可以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限度

从教育的视角看,理解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限度应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职业教育的内部治理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在于,这些因素既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又对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理解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限度的重要元素。基于此,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限度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受教育者既难以扎根城市,返乡后又面临适应性挑战

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扎根城市的制度支撑体系还有待完善。在此情况下,进入城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尤其是从中西部流入东部的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家庭负担增加等原因,不得不再次回流。他们要么回流乡村,要么返回乡镇、县城务工经商。在此情况下,他们在流动中学会和积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很可能与返乡后的现实需求相脱节,因而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他们已经形成的一些思想和认识也难以适应返乡后的生活,一些经过多年的体验所持有的理念和想法或面临思想冲突,其生活习惯或又回到原点;对于一些返乡者而言,在城市习得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可能被带回到农村,或将产生负面影响。

(二)空间迁移以城市(镇)流动为主,难以实现双向流动

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更多地促进受教育者从农村流向城镇和城市。这种单一的流动在客观上会引发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经济衰退等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变得愈益严重和突出,原因在于:(1)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城镇和城市的发展优势对农村人口形成了强大的拉力,致使受教育者更多地选择到城镇和城市就业和发展;(2)在现代化和城市化潮流冲击下,职业教育自身难以支撑农村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有所削弱,如涉农院校减少、面向农业的专业萎缩、农业类毕业生非农就业突出等,成为职业教育难以支撑乡村振兴的痛点;(3)农业收入相对偏低的现实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在客观上催生了农村人口为寻找更高的收入背井离乡、抛家弃农、流入城市就业等行为。

(三)就业层次整体不高,难以向高水平发展

得益于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技能培训,农村人口得以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的职业转换。不容忽视的是,前者在就业上与农民工存在同类同层次岗位竞争的尴尬,后者则更多地流向低技能和低层次的就业岗位。这种流动状况不仅限制了该类群体的职业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他们长期锁定在相对单一的职业岗位上,并形成对该类岗位的依赖,不利于该类人口的职业流动和生涯发展。其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制造业发展中的高技术技能、高附加值、高收入岗位不多,对单一技能型劳动力需求还是较大,毕业生仍然通过普通岗位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对口的、有较高技能要求的岗位,因而不得不在普通岗位、低技能岗位上就业。在内外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大多数毕业生流向城市非农领域就业后,主要固著在低层次、低技能但收入却高于农业收入的岗位上。其结果便是,虽然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流动,但这些流动更多地是区域间的流动和职业上的变动,难以促进低收入群体向中等收入水平跨越和发展。而从教育与经济之间动态变化的需求看,这既源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带来强劲的和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需求的外在因素影响,也有职业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没有真正对接的内在原因。

(四)以收入流动为主,难以真正融入城市

多项研究表明,支撑流动人口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稳定的工作,二是丰富的工作经验。两者之间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稳定的工作往往会增加工作经验、提高熟练度,进而增加收入;而工作经验的积累往往意味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也会带来更高的收入。然而,现实中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更换率较高,处于频繁更换工作和缺少基于特定岗位的工作经验积累状态。据统计,2016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的离职率为43%(本科为24%)[2]。实际上,只有那些长期固定于某一企业或特定岗位上的工人才能获得随着时间延长而日益增加的收入。这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自身的原因。前者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不得不面对家庭照料、赡养老人等现实问题,他们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流动,难以保证长期固定在某一职业岗位上;后者则往往表现为因在受教育期间有过高的期望、所学与所用不一致以及难以适应单一枯燥的工作而引发的频繁流动。

(五)以务工就业为主,难以实现创业发展

农村流动人口通过流向城市就业开阔了视野、学会了新技能、积累了从业经验,在难以融入城市发展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寻求变通,从而出现了返乡创业以实现职业跨越的良好势头。然而,实现创业的人口为数极少,因为他们的创业面临诸多挑战,这成为制约农村流动人口实现阶层跨越的重要瓶颈。究其原因在于,职业院校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极为有限。在理念、师资、设备、投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农村职业院校难以提供切实有效的就业创业教育,以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积累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面向返乡人员的创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较为滞后,亟待加强。

四、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路径优化

从现实来看,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主要基于两种模式:学龄人口的学制教育和非学龄人口的短期技能培训。前者属于国家正规职业教育体系,后者属于面向成人的补偿性教育制度安排,目标均是促进劳动者的就业和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学制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具有共同的目标。而从其具体实现方式来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进行优化。

(一)提升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发展能力的水平

1.畅通学生纵向发展通道。畅通学生纵向发展通道是发达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共同选择。从我国实际来看,畅通学生纵向发展通道是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和发展类型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制度保障。原因在于,教育公平涵盖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畅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发展通道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从而打破目前基于学业成绩的筛选选拔局限。而从学生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就业或继续升入技术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实现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此外,还应看到,畅通学生纵向发展通道、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技术进步对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来看,畅通学生纵向发展通道有利于丰富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发展能力的内涵,突破现有的诸多瓶颈,更好地促进社会流动。

2.强化学生发展能力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指出,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准备的教育目的应该较多地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而较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6]。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业时有适度的流动性,以便于他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职业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到另一部分。但是,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对口就业的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可以考虑基于面向未来发展和面向岗位群的需要,注重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和适应岗位群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在行业内同一岗位的纵向发展能力和不同岗位间的转换能力。

(二)拓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空间范围

1.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从国际发展历史和我国当前的发展现实看,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是一个基本的趋势,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看,职业教育更多地发挥了促进农村人口尤其是劳动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功能。为此,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职业教育应如何更好地促进人口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保障这一关键问题。从职业教育自身来看,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乡村产业及特色经济发展需要开设专业,对接乡村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壮大,提升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贡献力;另一方面,要针对返乡创业人员的技术技能需求、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种养大户及农村实用技术提供及时有效的精准支持,为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提供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支持。如此,才能提升职业教育对稳定和促进乡村劳动力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力,以及支撑返乡创业人员的发展,而这正是当前拓展职业教育促进劳动者城乡双向流动的重点。

2.扩大向上流动的机会和成功率。从教育规律来看,初中后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应基于职业分工和个性化的自主选择,但在现实中两者的分流却是基于学习成绩(分数)的淘汰性机制,普职分流不自觉地变成了一流教育和二流教育的分水岭[7]。这种选拔性机制从源头上限制了职业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向上流动的功能发挥,而职业教育自身既无法回避这一现实环境,又要面对技术进步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应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实现向上流动,专注于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竞争渐趋激烈的时代,依然能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强化,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会发展中释放出的机会,实现向上流动。

(三)强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制度保障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方面,需要从职业教育自身找不足并加以改进,增强职业教育自身的贡献力,这在前面已进行充分论述;另一方面,需要从外部考察制约社会流动、阻碍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发挥的具体因素,并结合实际加以改进,以此构建和强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制度保障。

1.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价值等值制度,其重点在于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就目前来看,如何在用人单位层面落实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以确保劳动者享受同等待遇是首要任务。从长远来看,应加快职业教育自身的学位建设步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构建基于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技术学士学位,横向上加强与科学学士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纵向上注重技术副学士与技术学士、技术硕士及技术博士的衔接[8],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同等重要、同步发展的制度环境,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真正优化人才供给的结构。

2.落实技术技能人才享有同等待遇的政策,其关键突破点在于要真正建立人才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理论研究型人才相衔接、待遇相当的制度体系,并将这一体系落实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这样,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用人单位能够获得与普通人才相同的待遇,同样可以在岗位和职业上取得事业上和收入上的成功,从而可以有效缓解返乡难和向上流动不足等突出问题。此举还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3.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机会均等。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已纳入国家人才政策体系,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利。然而,在地方层面和各级各类组织层面,真正尊重应用型人才的政策环境、制度保障、文化氛围还未真正形成,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积累、职业能力发展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相应的保障。为此,要想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各类人才流动、优化人才配置的效能,关键还在于打通政策实施中“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将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机会均等落实到用人单位层面,让各类人才平等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人才工作的灵魂。

五、反思及建议

反思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实践及其限度,从职业院校这一微观参与者来看,有值得深思和改进的必要。就职业教育的过程和人才培养的功能来看,应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如图2所示),其关键目标在于实现持续的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社会流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从生源保障来看,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既是基本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是一种消费品,消费者在不同的竞争主体间进行选取。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只有强化竞争意識,才能获得生源,也才能谋求发展。第二,从留得住人来看,职业院校应突出满足学生需求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点,强化服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一切服务于学生发展需要、服务于学生成长为合格劳动者和全面发展的人的需要。第三,从有效培养来看,应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专业特点和就业需要开展教育教学,实现通用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向社会劳动力的成功转型和过渡。第四,从能够就业来看,一方面,要树立适应劳动力市场的意识,站在劳动力成长发展的角度来规划学校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要拓展校企融合的深度,创造条件,使企业全程参与校企融合,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和就业环境的能力。第五,从学生发展来看,应从服务学生终身成长发展的需要,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要点,构建支撑学生长远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和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苏敏.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大赛获奖毕业生追踪调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1):87-92.

[2]麦克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2017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5,26,24.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23-324.

[4]胡琰.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空间性思考——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的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0(2):85-95.

[5]王曙光.中国农村:北大“燕京学堂”课堂讲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9.

[7]张济洲,黄书光.谁读职校——基于社会分层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2015(9):31-37,114.

[8]肖化移.我国高职本科技术学士学位的设置:问题、借鉴与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20(5):110-115.

[责任编辑    曹   稳]

猜你喜欢
限度机理职业教育
How to Get Slim?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指责也该有限度
近年化学反应机理图示题的考查例析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